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以創新產品的行銷精神為大學教材灌注可看性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劉典嚴
期數 / 第136期

    以創新產品的行銷精神為大學教材灌注可看性


朗讀:

儘管商場上的活潑動態,讓出版商注意到了「產品包裝」的重要性,而逐步加強了大學教材的設計、排版…等精美度,外加不少教科書的理論內涵深度十足,可惜有關書籍的撰寫精神,仍就欠缺使用者導向
網路上留傳一則名為《台灣多的是》的笑話,敘述一列火車上,坐著一位泰國人、一位韓國人,一位台灣教授以及一個台灣大學生。途中,泰國人拿出幾顆榴槤分給大家吃,然後將剩下幾顆往窗外丟。「你這樣不是太浪費了嗎?」台灣教授問。「泰國有的是榴槤」泰國人驕傲地說:「我們根本吃不完。」不多久,韓國人也拿出幾株高級人蔘分給大家吃,但他自己吃沒幾口就把它扔了。台灣教授驚訝地問:「這可是上好的人蔘!怎麼扔了咧?」韓國人不在乎地說:「我們韓國有的是人蔘,怎麼吃也吃不完。」台灣教授沉思了一會兒,然後突然站了起來,硬把身旁的台灣大學生塞出了窗外……
在台灣的大學院校座位數已多於報考人數的情況下(有些科系確實已遭遇過招不到學生的窘境),然而坊間商業管理類的大學教材中,仍有不少無法符合「市場需求」。其間的一個問題出在不少大學教科書採教條式闡述法,讓著述有如一成不變的「古董」。
當我們捫心自問:「為什麼愛好某個產品?」,多半會得到「因為它很好用」、「因為我很喜歡它」這些答案,換句話說,對消費者而言,產品除了基本功能之外,還帶有情緒上的意義。沒錯!商業競爭刺激了企業在製造產品時,懂得多花心思在滿足消費者的欲求上。如果……大學教科書也可以令使用者有這番感受,相信,當可降低治學過程的索然無味。
儘管商場上的活潑動態,讓出版商注意到了「產品包裝」的重要性,而逐步加強了大學教材的設計、排版…等精美度,外加不少教科書的理論內涵深度十足,可惜有關書籍的撰寫精神,仍就欠缺使用者導向,這可能是因為台灣不少大學教材的作者忽略了一件事情,人性是愛聽故事的,然而「故事」並非單純的於每個章節之間,附上幾件個案即可解決,還要在課文內容的字裏行間穿插講述才會顯得精彩,甚至融入「個人情感」。我國的教科書多半秉持「中規中舉」的撰寫精神,總以為「指導中立」、「避免主觀」是治學最重要的考量,也才是該有的「學術本色」,惜哉!此即不能激發讀者興味的關鍵。
至盼國內學者著書立說時,可考慮朝向「講故事」的風格而寫,甚至讓一些標題與內文的處理,頗有「雜誌體例」的格調,這樣一來,或許對每個主題「高談闊論」了些,也「不正經」了些,但絕對不走「精簡」路線的方式,當可降低讀者「失之於不知所以然」迷茫。這樣的立意乃在於:(1)儘管外文書撰寫風格活潑,但因不少國人未聽聞的商業個案貫串其間,以其施教頗有隔靴搔癢之憾;(2)規避一般台灣出版的講義式、條列式教材,以激發學習興趣。
總之,要讓執教者原本提升治學水準的美意,不流於一廂情願的迷夢,除了授課時的用心,撰寫出版品的風格也需常有新意。(作者為育達商業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系講師)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從壽險人員淘汰潮看直銷競爭力

善用簡報軟體行銷自我理念

誰說世界是平的?

部署最佳卡司,發揮組織最大戰力

加強服務,顧客滿意的最佳保證

群雌並起

看不見的敵人更危險

從抓住身邊的人開始

重回組織競爭之路

行銷就是一種藝術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