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美創意,找出暢銷產品的需求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劉典嚴
期數 / 第157期
比美創意,找出暢銷產品的需求
朗讀:
市場已經從「滿足偏好」躍向「刺激需求」了,原因在於偏好者經過大量的分化已經失去主導性,眾多的流行資訊倍數加快流行的腳步,同時也倍數的縮短商品的生命週期,消費者能跟上趨勢的都不容易了,還問的出未來嗎?
2004年開發出全球最小的奈米軸承,並通過美國英特爾、日本新力的專利認證的協禧電機董事長謝新茂表示,「所謂創新,其實考驗你如何從一百個想法中,只找出一個叫好又叫座的產品。」舉例而言,iPod狂賣,但其實它剛推出時,全世界可是沒幾個人看好,賈布斯因此是在整個電腦工業冷言冷語的環境裡,一步步堆起他的競爭壁壘。等到2004年底大勢明朗,各家公司要急起直追,卻發現蘋果築起的科技高牆既高且深,這盤豐收的果實只能眼睜睜看蘋果「整碗端去」。
從刺激需求到開創需求
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思:賈布斯當年是如何在冷漠的世界中「相信自己」能夠「刺激需求」;不!應說是怎麼「開創需求」。他是如何產生強烈的自信,又如何能說服半信半疑的工程師,跟他去這拼博看似機率之外的運氣?不了解他身上的這類人格氣質(ethos),我們這些財經雜誌後見之明所做的各種各樣解釋,無非是拆掉了地基的語言樓閣而已。
行銷人能了解為什麼流行可以預測嗎?這並不是像梅爾吉勃遜所主演的電影《男人百分百》中,行銷人在家中刮一刮腿毛、試穿一下就可以產生賣絲襪的創意。這更不是上網學一些名詞,就可以侃侃而談的事。在公司內理性的贏,很可能會在感性的市場中輸,因為這已經是一場「創意比美」的競爭了。有資格在舞台上的,只剩下極少數天才拼鬥創意,成與敗比的是誰能綻放出令人驚艷的作品。
創意,就像足球的攻門一樣,當攻擊球員第一次無法將球射進門時,其他球員必須在球門外密切留意,抓住第二次進球機會,直到得分為止。世界上的發明,很少有第一次問世就十全十美的,通常要經過好幾代的改良,才能達到讓使用者方便舒適的境界。而改良的時間也許需要一、二年,或者要一、二十年,但是每一代的改良者,都會在原先的創意上增加新的元素,修正起初的錯誤,讓每回的改良都能產生新意。
避免策略錯誤導致銷售危機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商學院教授葛霍夫(Andew Gershoff)和強生(Erice Johnson)指出,產品銷售的危機是在策略制定過程中出現錯誤的認同與盲點。在市場分析與資料蒐集的過程中,許多企業常以自己過去的經驗來判斷,過度誇大產品功能與過度自信產品的銷售力。為避免陷入策略制定過程中,不具行銷創意的盲點,除了記取時代在變,消費群和客戶的喜好也容易跟著變的觀念,更應聽取廣大的意見,有了廣義的市場分析藍圖,將有助於評估自己的預測是否客觀和切實際,而擁有不同背景與經驗的團隊,對避免主觀的思考判斷,亦有助益。
所以說:「行銷人放手吧!」與其霸著傳統舞台沉淪,不如開創新的舞步更為有利。一旦創意領導市場競爭,就該交棒給感性的人了。
(作者為育達商業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管理系講師)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