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識企業文化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石滋宜
期數 / 第68期
重新認識企業文化
朗讀:
「企業文化」一詞早在1983年我就開始談論,但直到今天仍舊有許多人無法掌握它真正的內涵與重要性,及其背後所隱藏的一股力量,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究竟什麼是企業文化?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重新認識「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攸關公司強弱
觀察美國歷史上前五百大企業的發展,我們可以發現歷經時間的考驗,至今仍存活且相當活躍的企業並不多,舉凡Johnson & Johnson、P&G、IBM等世界級的大公司,當我們仔細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時,實與這些公司建立強有力的企業文化有密切的關係。
有人稱企業文化為管理哲學,或稱經營理念,其實就是指企業中的一種風氣,一種共同的價值觀與使命感,同時也是組織成員所共同默認的價值觀,一種思考及行為的規範體系。
由於個人的思維模式深受組織文化影響,因此任何組織(企業)的改革,企業文化的革新應是先決的條件。倘若組織的文化不改變,人的思維就不會改變,人的思維不改變,習慣與命運就無法隨之改變。我認為,要發展出強有力的企業文化,最重要的是領導風格和塑造活力環境,而活力營是創造活力環境的捷徑。
一直以來,這種看不見的企業文化是左右企業成敗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想塑造強有力的企業文化之前,我們不能不談領導風格。
70年代末期以經營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反敗為勝而著名的總裁艾科卡(Lee Iacocca),他的成功最了不起之處在於他的果斷。他更以身作則,一年只領一塊錢薪水,還說「犧牲平等,有難同當」,使得克萊斯勒上上下下員工體認到環境時局的艱困,不僅解決了克萊斯勒瀕臨倒閉的危機,此舉後來更成為課堂上的活教材。
這些成就非凡的領導者所擁有的領導風格特質,大約有以下幾種,包括堅持品質、堅持原則貫徹承諾、不斷學習、包容、給予(Give)、培養人的能力、不怕風險的行動能力、自我不斷革新的意願以及熱忱等。
創造有活力的環境
接下來更重要的就是要如何創造出一個有活力的工作環境。事實上,企業中真正的力量(power)是在員工手中,除非他們發揮潛在力量,否則不管企業擁有多少資金和高學位之幹部(有MBA或PHD的頭銜),也無法給你的顧客提供好的產品或服務。最重要的是你用什麼樣的眼光來看你的員工;你認為他們是動腦筋的亦或只是動手聽指令的機器人?假如你認為他們是人而不是機器人,你就需要傾聽(Listen)他們的意見,當你開始傾聽時,你點燃員工燃燒的意願(Burning Desire).
當你要許多的員工點燃他們意願時,你就要學習如何去傳達信息(Signal)。你的行為是最好的證明,你要不斷地經由正式或非正式的溝通,傳達你對企業的價值與理想,使所有員工確認你所說的價值與信息。
舉辦企業活力營的集訓將是落實企業文化的第一步,透過活力營的方式,初步建立企業內部員工的共識,培養一種員工不怕犯錯的環境,如此員工才勇於表達自我的看法,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因為在錯誤不罰的情況下,才有人願意做新的嘗試。
透過活力營施以人性面教育的訓練,才能使人人達到意識態度的革新,企業文化才算是真正地落實到每一個員工身上,也才能看得到成效。
擁有具前瞻性領導風格的企業領導人,創造有歸屬感、有成就感、有成長與發展以及積極的氣氛,創造一個能使大家發揮潛能,肯定自我價值的環境,如此才可以加速企業文化的塑造,讓個人目標、部門目標與企業目標三者結合為一體,形成「一加一不等於二」的效果,更進一步成為「相乘」的強大效果,如此一來,更能激發企業的突飛猛進,使得企業全體的「力量一致、結果相乘」,這就是「企業文化」的魅力。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