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人新春投資大計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38期
直銷人新春投資大計
朗讀:
《總論篇》
為年終獎金找個好歸宿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此開春的二月,先前辛勤耕耘了一年的直銷界朋友,總得適時的休息一下,歇歇曾經南北奔波的兩腿、代步的車子和聲嘶力竭的嗓門,「年節」過後,再規畫出未來一年的新計畫、新目標。
今年景氣不甚良好,百業的營運狀況也不佳,唯獨直銷業界蒸蒸日上,公司年經營業額成長,直銷商在努力耕耘之下,農曆年的「大紅包」莫不麥克麥克。
正因為直銷業界的前途頗被認同及看重,因此新的一年裏,直銷人該如何規畫新的全年度計畫?而在生活開銷上要如何開源節流?有何消費性的支出,單身者有單身的計畫,有家庭的又如何規畫?擁有小孩的,又該將計畫實施?且看本題分解!
工作與生活新規畫
對於經營直銷事業才兩年多的馬卿華而言,新的一年計畫將目前為主任級階級晉升到鑽石階級,釐定好工作目標,便可以努力經營。她謙虛地表示自己為直銷界的新兵,但已非常明確地規畫出她的未來。而直銷公司市場部經理謝世淳,未來的工作新計畫,是期許自己將份內的工作做得更好。談到此,她明白地指出兩個方向:一是增加新產品,二是再賦予產品使用方式新風貌。
未婚的馬卿華,是將生活計畫和工作計畫相互配合,外形亮麗大方的她芳心早有所屬,堅持著「先立業再成家」的理念,雖然事業上已有所成,馬卿華計畫等男友退伍之後就完成終身大事。
又忙工作又需兼顧家庭的謝世淳,是充分運用時間來安排自我的人,工作一忙起來是全神投入,遇上週六、週日假日時,會同先生來個小休假。輕鬆一下,而且也會安排夫妻倆到國外休閒;若配合公司業務,則會蒐集相關資訊,瞭解先進國家的情形。但總是以渡假的心情,悠悠哉哉地去看待一切。
謝世淳對自我進修是以一顆學習的心來不斷充實,工作忙餘,她偏好心靈潛修,會選擇書報雜誌以及講座、演講課程,來變化自我,目前雖忙,如果政大公企中心或中國生產力中心有相關課程,謝世淳是絕不放過的。
而對高階直銷商韓玉玉來說,公司若有潛能訓練、幹部訓練課程,能使自我成長、有所收穫的課程她一定參加,同時外面的相關活動也不放過。以勤學、多聽、多學來經營事業的她,遇到直銷高階領袖,她均會虛心前往求教,甚至自己掏腰包,出資聘請專業醫師來為組織體系上課,而別的領袖有授課時,韓玉玉也多鼓勵下線前往聽課,以不斷求取新知。
理財規畫妙方多
對直銷商來說,可以將目前收入區分為3個部份:
1.生活費用:預計佔1/3左右,馬卿華目前租房子,謝世淳則與家人同住,因此在吃、穿、用方面開銷絕不可少。房屋租金、貼補家用的金額,建議在收入時即可先規畫出來。
2.儲蓄:大多數會留存1/3部份金錢以為備用,馬卿華會運用此筆金額在置裝、學習開車的補習費上,而謝世淳則與先生取得共識,將此筆金錢做中短期的投資(如股票、基金、上櫃股票等),做妥善的運用。當然,最好視個人需要,撥一筆固定金額買保險,給自己和家人多一分保障。
3.其他部份:剩下的1/3,馬卿華用在自我學習成長方面,這部份對她而言是極重要的,而且她會在工作範圍之內,選擇演講課程來參與,再者本身即對藝文活動和舞台表演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也會挑幾齣好的舞台劇來欣賞。對韓玉玉而言,等兒子放寒假的時候,會帶著兒子到國外旅遊,一方面放鬆自我,一方面獎勵兒子。
開源節流新點子
收支平衡與否和家計費用的取捨,是相當傷腦筋的問題,如果養成記帳的習慣,對家用開銷有莫大的助益。
在減少支出方面,倒有不少好方法可提供大家參考。馬卿華說,談公事時避免在餐廳,儘量選擇安排自己辦公室或會場裏,經濟又便利;另外在交通工具使用上,以機車代步,如此一來比搭計程車省,如果到中、南部拓展組織時,就運用大眾運輸工具如國光號、火車,一來可做陌生推薦,二來可抽空休息一下。
馬卿華建議,可多利用書報雜誌來做精神食糧的補充;而謝世淳表示,商店折扣逛街買東西時少用信用卡,把手邊的錢固定跟會,或在銀行、郵局裏以零存整付的方式,強迫自己儲蓄,都是不錯的方法。
資訊日新月異,直銷界的業者也不斷地在做自我調整,新的一年如何打點自己,照理家庭、衝刺事業,您心裡有數了嗎?
《自我投資篇》
成長進修─充實內在美
一年復始,萬象更新,對於直銷商而言,這新的一年中,雖然不知道會有那些推薦對象,也不確定是否能如願地登上理想的「職級」寶座,更不知會遇上什麼樣的挫折,但聰明、積極的直銷商,總知道要做好一年度的成長規畫、做好自我投資、讓自己「好,還要再更好!」,也讓自己的事業、前途能夠「一切盡在掌握中。」
《直銷世紀雜誌社》
社長李久慈表示,所謂學習應是隨時隨地把握機會,直銷商平時大部分時間都在事業上衝刺,所以一有空檔就該把握時間自我學習,「好像一個作戰部隊,除了打仗之外,平常時間都拿來保養武器,以及不斷地出操、訓練。」
加強自我診斷設定成長目標
追求成功首先要從認識自己開始,知道自己的優點、缺點,有那些不足之處,人生的定位在哪裏,才能按照方向訂定計畫進行。直銷公司副總經理張琳琳表示,直銷商要先從「自我診斷」著手。倘若直銷商自己都還未建立起自信心、或對於從事直銷仍存有心理障礙,則她建議這些人先去上一些成功激勵的課程,如目前時下最流行的「潛能激發課程」。透過這些課程的激勵,勇敢地挑戰自己,追求成功;若直銷商對目標已很明確,自信心也很足夠,則可針對自己不足之處加以補強。通常他們比較需要一些實務性的課程,如「說話技巧」、「時間管理」、「目標管理」、「人際溝通」,以及醫學、美容、健康的專業訓練。
美商直銷公司總經理周由賢認為直銷商在設定目標時,應非常明確,其中還應包含時間管理(含時間規劃表),而後徹底地去執行。例如,他們公司有一本「富蘭克林手冊」(Franklin Day Planner)給所有的直銷商做時間管理用,包括公司產品及制度的介紹,以及行銷技巧等等,宛如一本「直銷辭典」,並會在固定時間邀請台灣富蘭克林總經理到公司開「手冊研討會」,致直銷商如何「使用」及「活用」此本冊子。
傳智顧問公司總經理劉豐銘也表示,時間的規畫是達成目標最重要的動作。目標設立的「過程」遠重於目標的「結果」。直銷商要達到成長的「結果」,必須設定好「急迫」與「不急迫」的目標,依照自我需求的緊急性與重要性,選定該上什麼樣的課或閱讀什麼樣的書。
善用學習資源配合收入目標
大部分直銷公司及體系都會為直銷商規畫一系列的學習課程,統稱為「教育訓練」。不像一般傳統行業,公司雖偶有訓練,但並無一套完整的訓練課程,只不過「零星散佈、偶一為之」罷了。所以,有心從事的直銷商,如果按部就班的接受訓練,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穫、成長。但是,單單是接受公司的訓練,仍無法成為一位全方位成功的直銷人,因為除了業績排行、職級獎銜等外在「冠冕」、「黃袍」加身之外,內在修為、涵養、領導力等方面也必須不斷提升,才能成為真正的「領導人」。
公司以外的課程、訓練也應列為進修目標之一。直銷領導人洪貴蘭表示,她和先生經常透過公共場所的文宣海報,如社教館資訊,來選擇演講或專業知識的課程。她們常會選擇說話技巧訓練、醫學專業、成功激勵等課,至於直銷世紀辦的「與大師有約」、「潛能激發」與菁英課程,均是她們喜歡參與的。此外,她們也會從書籍方面獲得啟發。她認為在睡覺前,甚至在化妝室時,都可以隨時把握機會看書。
李久慈社長表示,除了公司或體系提供的教育訓練外,他個人建議直銷商:1.每個月看《直銷世紀雜誌》;2.每個月至少看一本書;3.每個月至少聽一場演講;4.每一季參加一次訓練活動。如此長久下來,必會有很大的收穫。
劉豐銘強調,自我成長進修計畫不一定要透過課程訓練,最快速的方法是「看書」─透過逛書店、參加讀書會,一樣可以達成目標。此外,透過機會「運用、實習」所學過的東西,也可達到成長的目的。譬如:上完「口才訓練課程」後,就找機會上台演講,這樣便可達到「複習」的功效。
周由賢認為,直銷商應時常與積極正面的人在一起,才能保有積極正面的思想。
直銷商除了要有積極向上的動力與學習的方向外,也要有達到目的的預算、開支,才能實踐目標。劉豐銘表示,直銷商在設定「業績目標」(或「收入目標」)的同時,也會為了達到目標而更加努力,而努力之後,收入便隨之增加,這是一種良性循環。
如何設定「好的業務目標與個人目標」?以下有一個「目標卡」(摘自「目標管理實務」一書),可供各位直銷商參考。除了書籍之外,電腦軟體裏面也有各式各樣的財務管理、專業管理。麥金塔(蘋果電腦)前幾年即出了一套專業管理的軟體,叫Mac Project Pro,有整套完善的Project規畫設計,最適合做小組計畫(Team Work)使用。而微軟電腦也有一套簡單易學的“Microsoft Project”,操作這些軟體的同時,您就必須將個人需要投資多少預算輸入,包括上課、買書的花費,如此,您就可以依自己的經濟能力掌握該做哪些投資了。
配合公司訓練加強專業能力
直銷商自我成長最直接快速的途徑,便是來自於公司及體系的教育訓練,只要是積極進取、有心經營事業的人,都不會放掉這個管道所提供的資源。而且,通常在公司及體系所辦的活動、費用都比自己到外面上課低得多,對於初加入直銷、沒有足夠預算的人是很「經濟實惠」的。直銷體系領導人林育進表示若有必要,他會儘量以「外聘」的方式,請專家到體系來講課。因為假設到外面上一堂課需花費幾千元,同樣的課請講師到公司,則只需花幾百元,一般內部辦的活動也都只酌收場地費約300元。在直銷商自我充實方面,他們每天早上會有一個鐘頭的「讀書會」,不但研讀專業的營養免疫、健康醫學知識,更會互相討論帶領組織的相關事宜。
一般而言,公司及體系所設計的專業課程都是在初階時給予產品基本知識,以及零售、推薦等基本技巧訓練,OPP、NDO更是必備的課程。也多會為直銷商灌輸信心、加油打氣,如潛能激發課程;從中階到高階階段,就要加強專業訓練,例如化妝品公司就會培訓美容講師,或協助輔導其開美容工作室的能力。同時,在組織方面,開始培養領導力,如「專業講師培訓」課程。
上了高階以後,並不能因此而停頓下來,就如化妝品公司副總經理張琳琳所言,「中階到高階階段的直銷商是要學習如何『帶兵』,而進入高階以後則要開始學習如何『帶將』了。」帶兵有帶兵的方法,帶將有帶將的謀略,這時,他們要接受的是「組織規畫」、「組織管理」等高深訓練。
最後,在此簡單扼要地將幾本好書介紹給直銷商,供各位參考:
1.《新領導力》John W. Gordner著 譚家瑜譯 天下文化;探討如何成為一位走在時代最前端的組織領袖。
2.《個人趨勢家》Gerald Celente著,薛美珍、薛美珠譯,天下文化;追蹤現在趨勢,以預測未來家庭、教育、環境、媒體、政治、軍事等的潮流趨勢。
3.《個人時間運用學入門─24小時最高效率活用法》黑川康正著,袁美範譯,遠流出版社;教你一天生活中從早上起床到晚上如何利用時間、節省時間。
4.《心靈地圖》派克著,張定綺譯,天下文化;我們的心靈寶庫蘊藏著無盡的潛能地圖,成長不需外求,圓融的人生其實就在眼前。
5.《與成功有約─全面造就自己》柯維著,顧淑馨譯,天下文化;全面成功需具備七大準則,唯有追求事業、家庭、人際關係、個人成長等方面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6.《贏得一生尊榮與自在》John Fogg著,蔡淑賢、戴淑如譯,直銷世紀文化;作者敘述自己如何從一位平凡的人,因遇上了一位「不平凡」的直銷領袖而改變了他的一生。
7.《30天超級老鷹繁衍術》Tom Schreiter著,林瑞唐譯,直銷世紀文化;本書告訴你如何在兩年內,強力推展出10萬名積極下線。
《財務投資篇》
有效理財─小錢生大錢
今年百業蕭條,在一片不景氣聲中,很多耳熟能詳的企業如台熱公司、新偕中建設等,都應聲倒地,即使勉強苦撐的企業亦叫苦連天,在企業獲利不佳的狀況下,最直接的受害者自然是員工,尤其在年終將至,即將發放年終獎金的前夕,不免令員工人心惶惶,擔心今年的年終獎金大為縮水,而讓這個年不好過。
據業界揣測今年的年終獎金至少和去年相差一半以上。但是這個問題對於直銷業的直銷商來說,可說是完全不存在。
直銷字典裡沒有「不景氣」
因為根據最新的資料指出,'95年直銷業總體的營業額已達500多億台幣,和'94年的400多億元相較,業績成長達20%以上,顯見去年大多數直銷公司的表現都盡如人意,可想而知在這個行業中奮鬥的直銷商們自然也可以分一杯羹,個個口袋裏麥克、麥克。
當真是應了某直銷公司總裁陳明宏的一句話:「景氣好時推銷產品,不景氣時做人才推薦,直銷業的字典裏沒有不景氣這三個字。」
但是口袋飽飽是一回事,如果不懂得做最適當的配置,再多的銀兩到手也只是過路財神,所以直銷業者或是直銷商在為高年終獎金或是分紅大喜過望的同時,別忘了要將心靜下來想一想,到底該如何配置這筆錢最恰當。
投資宜長期且穩定
如果你也想讓你的所得像直銷運作一樣呈等速倍增,那麼將錢拿去投資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由於直銷商必須將大多數的精力花在教育下線以及增加業績上,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照管到投資大業,在此狀況下,建議投資人最好考慮一些較為穩定的長期性投資,比如定存或是購買基金或績優股、甚至跟比較有保障的互助會,都還算不錯。
以銀行定存的利率來說,目前銀行存款利率最高的還是華僑銀行,雖然預期年底各家銀行為因為資金需求增加而調高存款利率,但是要想超過目前華僑銀行的水準,還不太可能,所以直銷商如果只單純想存款,可以考慮選擇華僑銀行的定期存單,儲蓄時可以考慮3~5個月的定期存單,等到期後,再視當時利率調整的狀況權衡。
至於投資方面,由於未來一年台灣股市可望因為總統大選過後政治趨晴朗化,而有大幅揚升的機會。此外日本股市亦將因為景氣明顯反彈,股市潛力不可小覷,基於以上的市場發展,怡富投資顧問公司建議:「1996年的投資比重,可以調整為台灣股市50%、日本股市25%,東南亞股市20%、歐洲債市5%。」
當然以上的投資建議,只是針對一般直銷商的特性來做配置。由於每個投資人的生活現況及對於未來的生活規畫並不相同,有些直銷商目前還孑然一身,況且短期內沒有成家計畫,有些直銷商打算在最近購屋,成為有殼蝸牛,有些打算娶個美嬌娘,有的人願望更大,打算在近期讓自己五子登科(包括妻子、兒子、車子、銀子、房子),凡此種種都必須與你的投資計畫做一結合。
權衡本身風險承受度
所以在規畫此筆年終花紅如何投資的同時,你可能要先坐下來想一想,到底自己3年內的理財目標為何,然後再將達成此目標所需的金錢計算出來,反推回去,如此就可以知道扣除掉這筆年終分紅,自己每個月還必須賺多少錢,每個月必須做何種投資,是高風險、高獲利,還是低風險、低獲利的投資,或者兩者之間如何做一個適當比例的調配。
一般來說風險承擔能力是依個人所需扶養的家人人數以及負債總額來做判斷,如果所需扶養的人數愈多、負債(含房貸、欠款、汽車貸款等)總額愈高,代表個人的風險承擔能力愈小,最好選擇低風險性的投資工具,反之,則比較具有放手一搏的本錢。
若將國內投資工具的風險性由高而低依序排列,得到的排行依序為期貨、外匯保證金(屬最高風險),股票、黃金收藏品(屬高風險),跟會、共同基金(屬中風險),債券(屬低風險),定存(屬最低風險。至於國外投資工具的風險性排行榜,則依序為認股權證基金(最高風險)、單一國家股票基金(屬高風險)、區域型股票基金(屬中風險)、債券基金(屬低風險)、貨幣基金(屬最低風險)。
依屬性考慮投資組合
如以以上的金融商品屬性分析,富達投資顧問公司建議扶養人數較多(3個人以上)或負債較重的直銷商,最好能夠採取保守的投資策略,投資組合為30%於最低風險的投資工具、30%中風險的投資工具、40%低風險的投資工具;如果扶養人數只有1~2個人,負債並不造成個人負擔,還可以每個月如期償還者,可以選擇20%最低風險的投資工具、30%低風險的投資工具、40%中風險的投資工具、10%的高風險工具;至於扶養人數只有1人或是全然不用扶養家屬,只有小額負債的人,則可以選擇積極型的投資組合:含20%低風險的投資組合、30%中風險的投資工具、50%的高風險的投資組合;至於全然沒有家累而且短期內沒有成婚打算的單身漢,則可以選擇冒險型的投資組合:含30%的中風險性的投資工具及70%高風險性的投資工具。
以上的投資建言,只是一般泛論而已,至於投資組合的權衡還是必須由直銷商自行決定,不過在進行投資時,原則上應以不影響到本業的操作為原則,如果發現投資舉措已經造成個人的困擾時,就應立時收手,以免發生投資過當,負債累累的後遺症,早期有很多直銷商的直銷大業就是因為投資失當而告失敗,前有殷鑑不可不慎!
《生命投資篇》
正確保險─鈔票換保障
過年,是大家荷包最飽滿的時候,一年的辛勞,在此時有了最實質的回饋。直銷人終日忙碌奔波,最需要的是一份對自己及對家人的保障,拿到年終獎金或紅利分享,如果糊里糊途地花掉,實在有點可惜;若能善用這筆額外所得,為自己規畫個合適的保險計劃,換一時的快樂為一生的心安,不是更有意義嗎?
考量需要及能力投保
由於國民所得的增加及保險觀念的開放,現代人已不再視保險為忌諱,反而認為是保障生命與生活的必要投資。然而,保險的產品五花八門,所繳保費差距頗大,條文規定亦多如牛毛,一般人難得有心思去研究個透徹,在一知半解、甚至半知不解的情況下,只能對保險經紀人言聽計從,頂多來個討價還價,一份關係自己一輩子的重要契約,就這麼迷迷糊糊地簽定了,想來怎不教人捏一把冷汗?
其實最了解自己需要的就是自己,保險經紀人不只是就其專業立場,提出建議,供投保人參考斟酌,不須照單全收。我國的保險市場已是個開放市場,土產的、舶來的自由競爭,消費者的選擇性增加了,大可化被動為主動,好好地盤算盤算這個「終生」大事。
統一人壽經理朱敏輝表示:直銷人在投保前應注意核算自己可能支付的保費,約略估算所需的保險額度,訂出適合的壽險主契約與附加險,挑選信譽良好的保險公司,尤其要慎選可靠的保險經紀人,「壽險顧問就跟直銷商一樣,不能光憑舌燦蓮花的嘴唬人,必須有一顆為顧客權益著想的心,才值得信賴。」
保費的繳交通常是長期且固定的,而獎金的多寡卻不一定,因此不能將年終獎金扣除年節必要開支後的餘額悉數用於保費支出,原則上每年的保費支出以不超過1個月的固定所得為宜。
買保險最主要的目的,是儲蓄應急所需的資金,以防當我們無法再工作賺錢時,家庭用度不至陷於困窘之竟。中國人壽壽險顧問劉玉省指出:「通常壽險保額的計算標準是,身故或重殘時實際所需的金額減社會保險所給付之金額,再減掉自有儲蓄或資產以後,不足的部份就應投保的保額。」而這裏所指「實際所需的金額」,是包括貸款、負債、子女教育費及家人生活費等;教育支出可依目前學費水準概算至孩子大學畢業為止,生活費則可依目前每月之生活雜費打7折再乘10(年)求得。
一般來說,壽險可分為定期壽險、終身壽險、養老保險及年金保險,有的公司也推出增值型及綜合型險種。處於不同的人生階段,選擇的險種也會有所不同,原則上:
●社會新鮮人:由於收入不豐,可選擇保費低、保障高的定期壽險,或是小額的終身壽險附加高額的定期壽險;若能力真的不足,基於從事直銷事業的需要,至少先買一份意外險。
●工作已穩定者(約25~35歲):可選擇終身壽險或增值型、多倍型的終身壽險。
●有家庭者(約30~50歲):這個階段應特別重視保障是否足夠,可選擇較科額的終身壽險,再附加定期壽險,意外險的部份也可加高。可能的話,配偶應各自擁有一張主壽險,畢竟現代夫妻(尤其是直銷界的夫妻檔)對家庭的付出是一樣的。
●當收入更豐或已不需再為兒女付出時(約40~65歲):可以選擇養老保險或年金保險,來獲得老年生活的尊嚴。
●為小孩買保險:若為長期有效免稅的贈與,可替14歲以上子女購買還本型的終身儲蓄保險;當然若想花較少的錢,讓子女提早擁有保障,也不妨考慮終身壽險或增值型終身壽險,等子女成年後再更換要保人,由孩子自己繳費。
買保險也是投資理財
除了依人生階段的需求來選擇險種外,也可按個人理財觀念來挑選。例如:若預計10年後有一筆固定金額回收,可選10年期的生死合險(即養老險);同樣的保額,繳費年期愈短,每年所需繳的保費愈多,繳費年期以不超過退休年期為宜。
若覺得保險理財獲利較小,那麼純粹購買保障型的終身壽險即可,省下的保費可運用在個人擅長的理財項目上,獲取更高收益。有房貸的人不妨多利用列舉扣除的方式,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只要有房貸利息再加上為家人投保每人每年24,000元左右的保險,則每年的稅金約能省下數千元至上萬元,既有保障又可節稅,直銷人可別辜負政府的美意。
壽險的保障,大部份被保險人自身都無法享受得到,唯有附加險才是在人生旅途中照顧我們的最好護士。附加險的項目繁多,主要有:附加定期壽險、附加重大疾病定期壽險、附加意外傷害險、附加意外門診醫療險、普通住院醫療險、高額住院醫療附約、附加防癌險、附加家庭平安保險、家庭醫療險等。目前附加險大都由保險經紀人初步了解被保險人需要後,提出建議,消費者應與保險經紀人充分溝通,才能設計出實用的險種組合。
此外,朱敏輝強調:「保險公司的形象、穩定性及回饋性也很重要,有些保險公司的產品條款或實際作業規則無法從表面的說明建議書窺知,投保前最好能先行了解契約條款的內容或要保書的注意事項,免得花了錢卻得不到真正想要的保障。」
寧可換約也不宜解約
至於已經購買保險者,此時不妨順便檢查自己現有的保單內容,是否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看看原投保公司有沒有更好的附加險推出,是否應轉換或增加,以符現在所需。
倘若原有的險種不盡理想,不擬續繳時,可以契約轉換的方式換成適合的險種及保額;不過有些保險公司規定不能轉換,這時可考慮用減額繳清(以後不用再交保費,但保額縮小,保障期間不變)或展期保險(同樣不需再繳保費,但保額不變,保障期間縮短)等方式,來處理不滿意的保單,不要輕言解約,否則損失會更大。
現代人投保的動作積極多了,但大部份並未再深入研究,朱敏輝感嘆說:「一般人只有在繳費、申請理賠、要小贈品時,才想到找壽險顧問,真正諮詢保險新資訊或保單內容的並不多。」甚至有人投保時因身體狀況不佳,被保險公司加費或限制條件承保,也未再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改善。事實上若能透過保險之核保或體檢而發覺身體的問題點,未嘗不是一個預期的功能。
壽險的標的物是人的身體,保險是為生命與身體提供一份保障;直銷人平日忙於事業,如能藉由保險,提醒自己對身體健康的重視,才是保險投資的主要意旨。
《生活投資篇》
控制消費─荷包不縮水
手上拿著白花花、剛出爐的年終獎金,每個上班族都不免會在心中,勾勒出一幅幅「花錢樂樂無窮」的想像畫,更何況是今年可以過個好年的直銷商。
但是口袋裏錢多沒有用,重要的是要會規畫,如果不懂規劃,再多的銀兩,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說到年終獎金要怎麼花才叫有規劃,那可是見仁見智。如果你從未做進一步的規畫,何妨聽聽理財專家陳忠慶的說法,陳忠慶認為:「既然年終獎金是一年辛勞的成果,當然到年終就應該給自己一些鼓勵,所以年終獎金的第一個用途,應是買下自己一年內捨不得買或吃的東西,犒賞一下自己。至於剩下的餘額,除提領一部分做為壓歲錢及補稅金外,則可全數投入投資。」
錢要花在刀口上
不過犒賞自己雖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犒賞必須有個限度與原則,最好是在消費時能夠奉行「將錢花在刀口上」的準則;所謂將錢花在刀口上,簡言之,就是不當花則不花,當花則要花得恰到好處。
要如何做到「不當花則不花」呢?對直銷商來說可是相當容易,只要直銷商在做花錢美夢時,順便將公司的獎勵制度列入考慮即可。
由於大多數的直銷公司都會針對不同的業績給予一些獎賞,內容包括汽車、旅遊、美鑽不一而足,直銷商可以構思自己最想要的獎品,到底要花多少心力,才可以免費得到這些獎勵?如果不很費力,也不用花太多時間,大可以藉此管道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這種做法一方面可以幫直銷商省點錢,不必樣樣動用到自己的年終獎金或紅利來購買,另一方面也可以激發自己向上的心,不斷地向業績挑戰,可謂一舉兩得。
至於要如何做到「當花則花得恰到好處」呢?對於直銷商來說,只要在消費時兼顧個人、家庭、事業的需求,即算達成此項要求。
其實符合此3項需求的消費很多,諸如買衣服、打點門面、出國旅遊、購買家電、換新房子都是不錯的提案。
就購衣而言,今年年終也確實是一個不錯的置裝年;由於今年景氣持續下滑,很多服飾廠商在抵擋不住景氣的考驗之下,紛紛急速地將換季折數一再挫低,預估今年還未到舊曆年過年,消費者就可望享受到3折的換季優惠,這是往年罕見的情形,如果直銷商想打點自己的門面,趁今年年終多買些衣服備用,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但是買時最好能夠挑選一些樣式比較不具流行性的衣服,比如材質較好的襯衫、西裝外套,這樣來年還可以再穿,無形中幫自己省下了一筆置裝費。
再來,為自己或家人安排一個旅遊計畫,也是個不錯的提案,旅遊業不景氣由來已久,為了拉攏客人,很多旅遊業者都紛紛推出超低價,直銷商大可以趁此良機好好安排一下,讓自己有個身心全然放鬆的機會。
搭機也可省錢之道
至於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花小錢大享受?也許以下的方法可以幫一些忙:
1.利用航空公司本身舉辦的促銷活動:由於航空公司的競爭日趨激烈,為了贏得更高的業績,各家航空公司只得與飯店、旅遊社結合,提供比較優惠的價格以吸引遊客,如復興航空的「鑽石包活動」、國泰航空的「萬象之都」香港遊等,都是屬於此類的促銷活動。以復興航空為例,該公司的做法,即使要乘客在預約機票時表明要參加該項促銷活動,即可以比較優惠的價格,取得一夜特約飯店的住宿、與1~2天的旅遊行程,由於此類促銷活動標榜的就是價廉、自由,所以十分適合半自助旅遊者利用。
2.利用航空公司推行的貴賓卡,累積行程,以兌換機票:常常有出國需求者,何妨專挑一家服務滿意的航空公司來搭乘,這樣即可以參加航空公司的貴賓俱樂部,得以享有累積行程兌換機票的服務。如果你並非「空中飛人」,無法享受以上的優惠,那麼也可考慮申請一張可以累計消費兌換機票的信用卡,這樣只要你消費達到一定標準,一樣能向信用卡公司兌換機票。
3.申請航空公司發行的認同卡:日前馬公航空公司與寶島銀行、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合作發行的國內第一張航空公司認同卡,強調只要持有該公司的信用卡,購買馬公航空國內航線機票,即可以享8折優惠,而購買國際線及台金線者可以享有9折優惠,這種立即消費立即取得優惠的做法,對於消費者而言,可說十分划算;不過想申請此張認同卡者,最好能將信用卡的年費也算計進來(該公司信用卡終身年費半價制,即金卡1200年,普通卡600元)否則極可能發生取得的折扣還不夠支付信用卡年費的現象。
4.趁淡季時出遊:由於旅遊業是個淡旺季十分明顯的行業,有時淡旺季的差價可能達到五、六千元,所以如果你不是很急著要出國,不妨挑淡季再去旅遊,這樣可以幫你省下不少支出,更重要的是淡季遊客少,服務也會比較周到。
消費應設定底限
另外,今年年終獎金還有個頗值得的消費,就是購買家電用品,每年年關前(由元旦起到農曆年前)就有不少家電廠商會推出降價求售的年終家電促銷活動,據家電廠商表示,今年的降價活動將有近1成的降價幅度,其中降價幅度比較大的商品,包括應景家電,如微波爐、燜燒鍋、電磁爐、電暖爐等,以及84年所推出的較新款商品,如環保冰箱、寬螢幕電視、影音光碟機等,其中寬螢幕電視和去年初剛推出時的售價比,應該會下降2~3成,值得考慮買進。
在購車方面,由於今年汽車業競爭趨烈,很多車商都紛紛推出低頭期款甚至零利率的購車專案,使得購車所需的自備款大幅降低,如果可以趁此時機搶先買部車,一來犒賞自己一下,二來可以充作家庭房車,到郊外旅遊,促進家庭和樂,三來還可以用跑業務,讓自己明年有更多的收入,也不錯。
至於購屋方面,由於房地產不景氣已經持續多年,在目前房價不斷下滑之際,自住型的購屋者已經可以考慮進場,至於投資客則還得多加觀望,以免被套牢,不過金本上由於購屋所需具備的資金較多,並不是每個直銷商光憑自己的年終獎金就可以成事的,再加上購屋是筆大投資,並不適宜在領到年終獎金的興奮心情下去搶購,所以除非購屋已計畫良久,否則並不鼓勵直銷商躁進,以免買了後悔。
就理財的角度來說,犒賞自己、幫自己打氣雖然很重要,但是卻不能佔太大的比例,因為除此之外,年終獎金還很多用處,包括還債(償還房貸、車貸)、給壓歲錢、投資、買保險、個人進修,所以如有可能,最好能將其比例控制在年終獎金的5%~15%為限,然後依照自己所想擁有的商品順序,依次購買,等到快超過底限時,即告中止,這樣才不致讓自己在享受購物快感之餘,還留下了無限的悔意。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