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VS.公關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林訓民
期數 / 第14期
直銷VS.公關
朗讀:
直到如今,直銷公司對一般社會大眾而言,仍舊是令人好奇或懷疑的企業,因為大家對直銷所知有限,政府及學術界過去也常把直銷視為「特種行業」,所以才會有「直銷管理辦法」的頒布與施行,直銷公司與媒體間關係也始終處在十分敏感又微妙的情結中!
直銷公司常有形象的困擾與挑戰
如果仔細檢視過去十餘年來,台灣所有直銷媒體曾對直銷與直銷有關的報導內容與標題,我個人粗估應是:1980年到1985年幾乎都是負面、批判、渲染的;1986年到1990年代以後,一方面由於中華民國直銷協會的不斷釐清與運作、說明,尤其是有關直銷方面資訊的提供及對各界有關直銷的宣導教育;另一方面則因公平交易委員會對直銷業的管理與澄清,使媒體有關直銷的報導漸趨公允及深入。所以負面、扭曲或質疑的語句及標題已日漸減少了。
但正如俗話所言,「好事無人知,壞事傳千里」,直銷業稍有風吹草動的事故發生,透過業界人多的口頭傳播,加上電傳、電視媒介的普及、便利,即使發生在美國、日本、馬來西亞或韓國的某家直銷公司的法律案件或司法調查案,常在數小時內,國內也早已傳聞不暇,甚至整套的電視新聞錄影片或印刷傳真內容,不出幾日即已流傳至國內各處。由於直銷業的特性及以人為主的複雜性,加上媒體過度對直銷業的偏愛,因此常使直銷公司產生形象的困擾與挑戰!
中大型直銷公司設有公關人員編制
由於直銷公司,特別是以直銷方式來經營的公司,常有公司形象的困擾,特別是外界大眾及傳播媒體,屢把直銷公司和老鼠會公司畫上等號,混淆不清。因此,為了有專人來處理這些與外界溝通的問題,一般直銷公司,尤其是外商的直銷公司均設有公關主管人員或成立公關部門;有的則是採雇用外界專業公關公司來處理這類問題。
直銷公司因直銷商人數眾多,本來在溝通、聯繫上已較繁複,加上商標、法務、直銷商相關權益問題,以及總公司有關新商品上市、訂價調整,甚至分公司開幕、新的發貨中心或儲運服務點設立等事項,都會對外與對內發布消息。一方面是向消費大眾告知服務及促銷訊息,另一方面也有轉達直銷商訊息,並為其所有直銷商造勢之意義。
以本土性面貌出現的直銷公司,一般而言尚未有公關部門或專人的編制,這一方面與公司經營決策者對公關的重要性之認知與心態有關;另一方面也是與公司規模與人員編制的大小有關。企業或任何組織在現代社會高度競爭、變遷快速、關係複雜與利害衝突尖銳化的行銷環境之下,都必須重視企業的公關活動,而公關是種專業化的職能,最好的做法是,必須由受過專業訓練或有經驗的專人或專門部門來負責執行。至於是由公司內部自設或選聘外面的專業公關顧問公司擔當公關之責任,則各個直銷公司應由專業能力、公關目的、對象、任務及成本等,各種決策因素來評估決定之。
直銷公司公關活動實例
直銷公司可依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的時機、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訴求或溝通對象而從事許多不同類型的公關活動。例如能與並贊助直銷協會的活動,還有定期舉辦「直銷相關產業媒體記者午餐會,也就是所謂『Press Lunch』」;另外,像安麗及如新公司也在美國總公司或亞太也區負責人同意下,分批每年安排招待相關媒體記者赴美國總公司進行參觀訪問,也就是公關界常說的「Press Tour」;其他如雅芳台灣分公司贊助環保推廣小冊子及幼童安全手冊的出版;安麗公司贊助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的全國大專論文比賽、贊助世界地球清潔日活動;台英公司贊助成明合唱團及雲門舞團,並捐助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的新人徵文,以及捐助成立中華民國直銷教育研究基金會等等,都是直銷公司公關活動之實例;另外像雙鶴直銷公司供養公園,或泰瑞直銷公司贊助球賽的活動,都是一種相當具有意義的公關活動。
其實在現代行銷的範疇下,公關即行銷;有時公關的行銷效力更大於直接訴求的廣告,此點相信應是很多人均有的共識。而公關是個很需要專業素養及累積經驗的工作,尤其與外界的溝通,特別是媒體記者的聯繫、對外新聞稿發布、公司危機處理,甚至部分與直銷業整體或個別直銷公司法案的制定與修訂、直銷業界與個別直銷公司如何表達立場或爭取對自己較有利的發展,這些都是一種長期累積,持續性的公關之作,直銷公司應以更積極、更專業的做法行之才是!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