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直銷業公關與危機處理」座談會紀實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51期

    「直銷業公關與危機處理」座談會紀實


朗讀:

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有些直銷公司遭到消費者控訴,索賠鉅額賠款,有些則因其他事件,引起大眾關注,在業界引一陣震盪。

居安思危備戰應戰
不少業者指出,這類事件幾乎每家公司都遇過,影響度可大可小;因應得當,便可將事件消弭於無形,若是慌了手腳,嚴重的話,也可能賠掉江山。
面對隨時可能發生的交易糾紛及虎視眈眈的投機份子,直銷業者絕不能毫無危機意識。有鑑於此,本刊特舉辦「直銷業的公關與危機處理」座談會,邀集業者,專家共聚一堂,分享經驗,交換心得。
本座談會主要議題有四,分別為:1.直銷業者與直銷商應如何避免交易糾紛?2.應如何防範有心者對公司與直銷商的詐欺、勒索?3.直銷業界應如何建立並維持適當的媒體關係?4.面臨突發的危機時,直銷人該如何處理?以下就與會人士發言順序摘要報導。

安全裝置減低傷害
林銘儀:直銷業的最大特色就是參加人數眾多,加入門檻低,龍蛇雜處在所難免。在這個「有聖人也有騙子」的產業中,產生危機誠屬必然,業者要預期危機的到來並準備面對。
為了防患於未然,直銷制度中應加入「安全裝置」,例如消費者滿意保證及直銷商購回約定。因為直銷商在購買產品時並不一定全然明瞭將承擔的風險,容易因無知造成傷害甚至受騙。雖然過程已無法挽回,但安全裝置卻能使受騙者有機會全身而退,將傷害減至最輕,直銷公司也不會因此蒙受陰影。
趙義隆:目前與直銷業者較有關係的法令,除了直銷管理辦法外,即是消費者保護法。消保法的精神之一為「產品標示不全或告知內容不實、不全時,可能對消費者造成傷害。」直銷公司雖然在產品上有清楚標示並提供各式的輔銷資料,然而直銷商在宣傳或銷售時自行口頭說明、強調、舉例等補充的言語,常會超出公司預期的範圍。
事實上,消費者是必須被告知、教育與訓練的,愈充份了解,愈不會誤用,使用熟悉後便愈知道如何保護自己,而銷售產品的直銷商也應該盡告知之責,避免過度承諾。

發現問題即刻處理
徐仕松:直銷界的體質與傳統行業不同,因此更應有完善的規劃,以下幾點謹供參考:
1.直銷商加入會員時,應加強權利義務關係的了解,此乃上線直銷商最重大的責任。
2.直銷商應研讀公司的事業手冊、管理規章,切實照規範執行,方能減少糾紛。
3.身為一個有誠信的公司,當產品確實發現瑕疵或副作用時,應告知消費者暫時停用,切忌勉強拖延,以免被有心人士利用或製造是非。
4.專業團隊的建立:成立法律諮詢中心,醫護專案小組,並建立發言人制度,統一說法、步調一致,方能臨危不亂。
喻修萍:只要是正當合法的直銷公司,在直銷商的加入申請單(契約書)中,都應該會明文規定直銷商的權利義務與退換貨辦法,白紙黑字將可減少爭議。
直銷商人數眾多,在面對各式各樣的人時,教育就顯得益發重要,上線有責任教導下線有關公司的種種規定與直銷的倫理。
如果糾紛仍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則可視嚴重程度依次由上線直銷商、公司及法律顧問加以處理,謹記心平氣和,盡量緩和對方情緒,表現誠意解決問題。

成立危機處理小組
宋明德:交易糾紛其實天天在發生,只是大眾知不知道而已。為了減少問題,所有公司都嘗試由教育著手,但是如何使廣大的消費型直銷商接受完整的教育訓練是一大課題。
這些消費型直銷商平時不來公司上課、不接受教育訓練、不進入會場學習,習慣以自己的方式解說產品,是最容易發生問題的族群。
由於直銷界體質脆弱,新聞媒體對直銷業又十分敏感,有心人士便看準了這個弱點,利用小事件勒索業者,面對這種情形,業者最好循法律途徑處理。
張博夫:我曾在傳統行業待了數十年,傳統行業中勒索、敲詐事件也是層不不窮,而在直銷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成立危機處理小組勢在必行。
每個公司中都應由業者、直銷商、法律專家等組成危機處理小組,並透過平時的密切合作養成良好默契,才能在危機突發時迅速反應。
此外,也希望在業界團體中能納入消費者及官方代表,聽取各方的意見,否則形同獨立於社會之外,自己在走自己的路,十分可惜。

秉持「理法情」原則
葉明華:大多數公司會成立客戶服務部或080免付費服務專線,然而因為直銷事業具有人際行銷的特色,當消費者使用產品有問題或抱怨時,大多是與直銷商接觸,因此針對事業型直銷商的各種教育訓練一定要落實。
教育訓練包括產品原理課程及售前、售後服務的訓練。了解產品原理,才能正確解說、指導消費者使用;而密集的售前售後服務、登門拜訪更可將消費者的疑慮減至最低。種種服務皆由直銷領袖親自達成,公司要做的是,訓練直銷商和公司負責人一樣了解產品,對消費者負責。
吳鼎:交易糾紛通常都是小事,會越演越烈的糾紛大多是勒索、敲詐的型態。然而,媒體及法界對直銷仍存有歧視,只要直銷界一有風吹草動,便容易成為大新聞,造成對整體產業的影響。因此,重新塑造形象是所有業者的當務之急。

堅持立場團結一致
直銷公司在處理危機事件時,應秉持「理→法→情」的順序進行,一切以說理為先。藉由這個事件為教育範本,提醒直銷商謹言慎行。
朱昌田:由於直銷業近來發展快速,令人側目,「樹大招風」,有心人士的攻擊很難防範,只有堅持立場,才能不讓敲詐者得逞。
此外,身為此弱勢產業的一份子,業者應團結一致對外,千萬不要在其他公司發生糾紛時幸災樂禍,甚至存著漁翁得利的心態,互相攻擊只會削弱整體的力量。
紀政:直銷界每年創造幾百億的傲人業績,擁有2、3百萬名直銷商,然而卻處處被歧視、被誤解,實在是很不公平,希望在愈來愈多專業敬業的從業人員努力之下,共同把直銷的美名找回來。

多與媒體聯絡溝通
劉頤:面對隨時可能發生的事件,直銷公司平時即應有憂患意識,包括建立發言人制度並與線上媒體記者良好互動、成立危機處理小組。
而當糾紛發生時,危機處理小組也應秉持以下原則:1.大事化小、小事化無;2.承認應承認之事實或錯誤;3.開誠佈公、主動告知(建立與新聞圈互動的管道);4.化輿論的攻擊為支持,化危機為轉機。
林添貴:要使一個產業成長十分不容易,但要傷害一個產業卻十分容易,直銷業多年來在風雨中走過,體質著實比一般產業更脆弱。
為了讓社會大眾更認識直銷,減少因單一負面事件產生偏頗的印象,業者平時即應與媒體保持連繫,包括設定固定窗口、統一口徑、定期發新聞稿。長期耕耘或許在平時看不出成效,但若有事發生時,媒體記者便會因平時的了解接觸,減少斷章取義或錯誤報導的可能。
李久慈:去年景氣低靡,連帶影響直銷商的銷售業績,加以多起新聞事件打擊直銷業形象,在一次次的風波之中,直銷業者更應正視公關的重要。
教育訓練一直以來即在直銷界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由於直銷商份子龐雜,有的兢兢業業努力經營事業;有的則屬於消費型直銷商,並不參加公司的教育訓練,自有一套做法;更有甚者,則伺機想牟取不當利益。面對各種人,直銷公司與直銷商勢必要隨時提高警覺,以應變各種突發狀況。
產業公關在過去並未被直銷界重視,再加上媒體的懷疑眼光,使得直銷人的形象無法提升,面對大環境的挑戰,業界尤須團結一致,主動提出新形象的訴求,才有助於整體業界的正向發展。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全方位美容服務,伯慶旗艦店漂亮出擊!

直銷業的服務系統

贏在人生的起跑點上

敬業精神新挑戰

女性直銷的柔性優勢

以投資觀立直銷不敗之業

探討成功直銷人的特質

善用輔銷工具,借力使力少費力

網路與直銷

創造一個雙贏的直銷空間直銷業行政支援大閱兵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