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內的行銷守則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劉典嚴
期數 / 第200期
攘外必先安內的行銷守則
朗讀:
在「顧客滿意」風潮席捲全球後,企業莫不強調服務行銷的功能,以吸引顧客源源不斷的消費,從而達成企業永續經營。問題是,企業是個法人,必須透過自然人(所屬員工),才能從事上述一切任務。因此,除非企業先行關心、瞭解並滿足同仁的需求,否則難以使其心甘情願的提供良好的服務給顧客。
從顧客滿意到員工滿意
於是「內部行銷」思維趁勢興起,此意味企業將對外的行銷手腕,「內化」運用到組織員工上,並將他們視為「內部顧客」。原則上,內部行銷的基本精神在於重視員工、尊重員工,並以「員工滿意」為依歸。
惠普科技與亞都飯店,均為門戶開放政策的擁護者。惠普的走動式管理就相當出名,藉由主管人員主動關懷,可觸及那些不問就不會說的組織成員。至於在亞都的夏令營裏,則會安排與高階主管面對面談心的階段,讓有話要說的員工能直接向高階主管一吐胸中塊壘,有效增強內部凝聚力。
當然,傾聽員工的意見與心聲必須落實雙向式溝通,而非單向式的發洩。在收到員工的意見後,一定要有所回應,且不可敷衍了事,甚至要讓大夥免於大鳴大放後可能遭「秋後算帳」的恐懼,否則仍不能博得員工的信賴。
心手相連,共打江山
組織中的高階主管對消費者而言,雖有如「藏鏡人」不直接提供服務,但他卻是顧客滿意度的重要推手,是故強調高階主管在內部行銷的重要性,自然有其必要。
我們可將高階主管視為「後場人員」,基於供應鏈連鎖效應,A提供給B的服務品質,會影響B提供給C的服務品質,可知後場人員對「前場人員」(第一線面對客戶的基層員工)的服務士氣有重要影響,即所謂:優秀的內部服務品質,是外部服務品質的良窳。
然而,大多數企業仍普遍缺乏行銷運作應「由內而外」的正確認知,而常常在內部未充分溝通的情況下,冒然對外部展開行銷,以至於整體行銷攻勢未發生預期的效果。因為多數商家慣常認為外部顧客才是行銷活動的目標市場,干內部顧客何事?尤其是,不少企業甚至不清楚內部顧客為何物。
事實顯示,透過內部行銷的協助,企業在外部行銷的推動上,將可達到如虎添翼的加乘效果。玉山銀行就深知內部顧客對外部行銷順利推動的重要性,因此該銀行的媒體宣傳,不論是傳單、海報或電視廣告,很喜歡啟用公司內部人員直接「下海」擔綱演出。
該公司認為,如此的好處除了加深員工的參與感及榮譽感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這種行銷運作模式,可以向所有同仁傳遞出明確訊息:公司在廣告裏對顧客所提出的承諾,就是公司對員工的期望。
總之,內部行銷非常重視生命共同體的理念,不僅要幫助企業排除一些原本可能存在的障礙,還得產生讓員工自我鞭策的效果,唯有如此,公司整體業績才能獲得顯著提升。
(作者為育達商業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助理教授)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