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你可以10,000元創業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28期

    你可以10,000元創業


朗讀:

《趨勢篇》


創業有方致富不難


時間的場景不停地變換,人們的思維、知覺也不停地增長,90年代的世界局勢已不同往昔;冷戰結束,地球村時代來臨,共產國家嘗試發展民主機能,各國期望經濟合作,而非軍事對立,亞太地區逐漸興起,女性聲音出現,個人特性戰勝團體服從。紛紛擾擾的變化,象徵世界人們所做的種種努力,皆是在為下個世紀所準備。

20世紀將要結束,新的一千年正在倒數計時,未來世界會呈現何種面貌?我們不敢評斷,但可肯定的是「個人價值」會日益受重視。個人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再隱藏於團體內,做小螺絲釘或濫竽充數。
過去,為了養家糊口,個人每天背負沉重的工作壓力,面對上司「敢怒不敢言」,成了「薪資表」的俘虜。現在,許多人憑著獨樹一格的創造力,憑智慧與創意,塑造出自己的黃金時代,不再屈就於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新世代新觀念
在英國,人們稱16歲至24歲的年輕人為「Y世代」。Y世代的青年,有著滿腹的理想,卻不是理想主義者。他們知道自己要什麼,也有毅力朝著目標全力以赴。為了生活的目標,他們唸高中時,便開始籌劃未來。有些人按著「就學─就業」的程序;有些人則是唸完中學即就業。
決定他們「唸書、就業」的原則,在於「何者對他們較有利?」這樣聽起來或許過於現實,但他們相信及早拋掉夢想,認清現實,朝理想打拼,克服環境障礙,才是他們該做的事。因為他們知道,「成功的關鍵,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一切靠自己」的個人價值觀,不僅襲捲英國,台灣也不例外。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顯示,台灣地區1993年的就業率為98.55%;1994年為98.44%,降低了0.11%。
而1994年的失業率,以大學畢業生(包含大學以上)及專科高職畢業生高居1、2名,分別為2.38%及2.12%。
以這些數據來看,大專畢業生就業機會減少,他們或許是找不到適合的工作,或是不願為五斗米折腰,以致失業率大增。
造成高學歷、高失業率的現象,個人意識提升,應是個不能忽視的原因。許多大專畢業生或社會中的白領、藍領階級,在個人價值觀抬頭的今日,慢慢自覺到「自我實現」及「個人自由」的重要性。他們或是厭煩舊有環境,或是不滿工作報酬,皆不願再只從事傳統的工作,亦不願再是知名企業的無名英雄。他們企圖憑藉自身的眼光與才智,開創屬於自己的事,做自己的主人。

自行創業 謹慎抉擇
想自行創業的人們,不論是新鮮人或中年轉業,手邊多半有一小筆存款,從一萬元到十萬元,金額不一定,但一定是未來事業的基礎。因此,如何妥當運用,善選工作型態,將是有心投資個人事業者,於規劃生涯藍圖時的必修課程。
觀察現在社會情況,創業的途徑,可區分下列幾種情形:
1.金錢交易型:純粹的金錢交易,如股票買賣、外匯操作等以錢滾錢的金融行為。一旦投資錢財下去,是贏是輸全在一念之間。投資此種個人生意,有可能賺大錢,也有可能賠得傾家蕩產,風險極大。加上台灣股市、外匯市場的不穩定,對手邊積蓄不豐的人們,並不是個適當選擇。
2.擺地攤:即我們經常在東區所見的「免稅商家」。以這種方式,創業時只需有小額成本,加諸跟上流行的眼光,到服飾批發處採買貨源,添以三寸不爛之舌,通常是個利潤頗豐的小生意。不過,常跑警察是個令人頭疼的缺點,有時遇到鐵面無私的長官,一張單子數千元,一個月幾次,亦可說是血本無歸。而且,逃稅不是守法國民應有的行為,對臉皮較薄、較守法、跑得較慢的人,此型工作亦不是長久之計。
3.精品店:開個有特色的小店,是許多年輕人的夢想。只是要開店,房屋租金、水電費、人事費、進貨成本等雜七雜八的費用加在一起,起碼要數萬元。儘管這筆小錢,日後生意興隆,即能賺回,可向親友暫借,但生意做不順虧本呢?或親友家境亦不豐裕呢?潛在的風險,顯示出開店亦不是個伐算的小額創業之道!
4.文藝創作:如果有滿腦子的文采與鬼點子,或許可以個人名義向出版界接「個案」來做,假以時日可以發展出個人工作室,留名於後。然而,並不是每個人皆有文藝細胞,且接個案的生活,亦有「吃不飽」的風險,對重視生活品質的現代人,不具相當大的吸引力。
5.推銷員:加入一家公司,代其銷售產品,是個不花成本的行業。但這種沿門兜售的推銷工作,一般大眾對其印象不好,常給推銷員吃閉門羹。若是做得不出色,不僅有業績壓力,對個人能力亦會產生懷疑。這種打擊,以年輕人而言,還有機會站起;就中年人來看,便不是那麼容易。
6.直銷:以人銷售方式行銷產品,不同於推銷員。他們給人的印象,多半是「交朋友」的心態,不買產品,也可以做朋,無形中讓大眾減少許多壓力。況且從事直銷,開始花費不過1~2萬元之譜,不論對新鮮人或中年轉業的人們,負擔都很少。
此外,成為直銷商後,公司會安排課程教育,不只產品知識,舉凡營養、保健等常識,皆可成為其教育內容,使加入者在潛移默化中,和新認的眾多夥伴一起成長。這種行業,沒有成本風險,又可增長知識見聞,拓廣人際網路,應是最符合「追求自由、崇尚個人價值」的新生代追尋的創業類型。

五種階層 分領風騷
想經營直銷,何種產品是大眾的最愛?以公平會'94年的資料顯示:健康食品、健康器材、美容保養品、衣著、清潔用品分別佔居年度排行榜的前五名。
而原先各行業的翹楚,轉入直銷後,又可憑恃何種獨家的經營之道,累積財富,滿足精神物質的生活呢?針對此種趨勢,本刊編輯策劃了大專就業、二度創業、白領轉型、藍領出頭、藝術創作等五個類型,配合前五名商品,試圖以know-how的方式,探討這些直銷領袖的成功之道!
■「畢業就失業了嗎?」前年從中興大學畢業的呂淑娟在偶然機會下接觸直銷,以微薄的資金,加上向上線借貨,戰戰兢兢地經營直銷。也由於她善於運用循環毛利,並能妥善規劃時間、財務,使她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擁有近700位下線。她的例子,證明了「畢業不等於失業!」只要找對方向,認真經營,直銷是最好的創業途徑。
■男人去銷售保養品,會不會賣不出去?「正好相反!」開過花店、自組電腦公司的王孝傑說,男性以認真的態度,銷售保養品,女性多半會接受,購買度很高。從白領階級轉型至直銷商,王孝傑把投資的2~3萬元,皆用於購買產品上,為的是能體驗產品功效,作活見證。此外,他按百分比將直銷收入用在不同用途上,亦更讓他深信,以直銷轉型,是不悔的抉擇。
■從事美容沙龍達15年之久的江淑貞,因健康器材改變原本虛弱的身體,並想在閒暇之餘,找份能兼顧家庭、改善家境的工作,直銷便成了她中年轉業的不二選擇。現在,她擁有進口轎車、別墅、店面及豐厚的存款,物質充實之餘,她表示,她會再在直銷路上繼續衝刺,以實現更多的願望。
■不願一輩子埋沒在女工生活裡的戴寶珠,穿上調整型內衣後,有如童話故事中的灰姑娘,整個生命有了極大轉變。開始,她以借貸方式購得第一套產品,慢慢做零售生意,拓展組織網。她日以繼夜的為生活奔波,並發展出獨到的銷售哲學,在加入直銷9個月後,終於擺脫過去的陰鬱,享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和童安格、李宗盛同為好友的余崇聖,是個音樂創作者。他認為直銷人應重視產品,若產品效果好,直銷商不用說什麼,就能以倍增速度銷售。以10,000元創業,余崇聖表示,利用信用卡的周轉功能,將是以小錢賺大錢的致富方法,選擇信用卡時,要找消費額可抵年費的銀行,省年費這種小錢,對起步維艱的人士,亦有幫助。

低成本創業時代新趨勢
趨勢預測家約翰‧奈思比(John Naisbitt)曾經表示:未來的趨勢,在於個人戰勝團體。日漸高漲的個人價值觀,帶領人們不斷反覆思考「我要的是什麼?我能做什麼?」而台灣現今社會的種種變化,更指引人們多開源,方能有富足的生活。
直銷,可以小額成本創業,只須憑著己身的毅力與智慧,即能創造出令人稱羨的個人事業,不僅符合世界趨勢,亦能滿足台灣社會需求。
時代在變,人們的工作觀念也在轉變,如何掌握時勢,改造一生,將是現代人最值得深思的課題。

《創業守則篇》
創業如何讓人歡喜,讓人憂?


創業,對許多人而言,是一個很刺激的夢想;夢想有一天可以掙脫朝九晚五的平淡無奇,夢想有一天不必再看人臉色。創業、對許多人而言,也是一件極為艱鉅的事;找下線、覓夥伴,不知何者是良才,何者能同心?拓展市場,若沒有兩把刷子,怎麼收效?帳冊、報表不知如何整理,也許一個不留神,產品賣不出去;一個不留神,資金周轉不靈;一個不留神,好夢成空。

在台灣,每20個人當中就有1位是老闆;表面上看來,寶島似乎是個「創業天堂」,創業的故事一個接一個地出現,我們不斷地看到有人意氣風發地登台演出,卻「刻意」忽略那些黯然退出舞台的「敗兵之將」。意氣風發加入直銷的新鮮人,奮力朝功成名就的力上衝刺後,當下線組織穩固、收入步上軌道,需覓固定訓練場所時,可能需以領袖的角色,考慮籌組公司。一來可以節稅,二來可以運作得更有效率。
一旦成為公司負責人,可就要負責任的,經營績效與風險全部得一肩承擔,沒有推拖的餘地和藉口。天塌下來,你必須是那根頂天的柱子。
當然,創業也絕不是闖業,不能單憑一股衝勁和企圖心;創業,其實是一項按部就班的工程,它的夢想必須建基於一步一腳印的執著,它的完成必須靠詳實的計畫和充足的實力、充分的準備。
基本上,創業的步驟包含了:
創業前:行業的選擇、風險的評估、資金的籌備、夥伴的尋覓、及其他各類準備事項。
創業中:規畫生涯、開發下線、自我充實、教育訓練、培養專業、感化眾人。
創業後:規劃行銷通路、開發有效客戶、做好內部控制、建立管理制度、研訂發展方向等。
感覺上,在直銷領域內創業好像比較有彈性,不過該有的動作一樣也不少不了。從事直銷事業,一旦媳婦熬成婆,有了穩固的下線組織,形式上就等於公司組織一職,這樣的創業型態有點像連鎖加盟,只不過少個店面,但是對於組織的管理和通路(其實就是人)的開發,卻比其他型態的創業來得重要。
而當組織慢慢擴展,基於財務管理和節稅等考量,有人便想成立一家公司,真正當起老闆,然而成立什麼類型的公司?這其中可就大有學問了。
現行事業組織的類型,有獨資、合夥、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4種。獨資與合夥的事業體頗為類似,獨資業主或合夥人的財務是與事業體連結一體的,當事業資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老闆是要負連帶責任的。
所謂有限公司,也就是發展有限期,股東人數規定;5~21人之,投資人是以出資額為限,不必負擔償債日無限責任,風險較小,但不易發展成大型企業。至於股份有限公,股東人數至少要2位,並無上限限制,但其事業所有權與經營權是分開的,股東平常是不能隨意過問。
許多人創業常盲目地選擇了股份有限公司,理由是:「看起來比較像樣,才像在當老闆。」也難怪,通常創業人是「寧為雞首,不為牛後」才會創業,因此如何掌握經營權,才是創業人最關切的問題。
在選擇企業型態時,客觀考慮的因素有:行業特性、資金募集、合夥人數、報酬分配、及形象等。就整體來看,獨資最能集中經營權,但是不易發展,財務風險偏高;有限公司經營權集中,風險較分散,最適合創業人;將來可再視業務、財務的狀況,再吸收更多的股東,擴充成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企業,就一定有資金進出的問題;銷售起家的創業者,對於財務問題都比較頭痛,大多將帳務、稅務等繁雜事關委託外部會計師記帳業務者代為處理。畢竟「術業有專攻」,這種作法對於小規模創業來說,不失為節省人力、時間成本的好方法。然而儘管如此,內帳的登載及內部控制原則仍嚴格管理,否則很可能企業獲利,錢卻不知流向何處,到頭來依舊一無所有。
簡單的作法例如:資產保管與帳簿記載:應由不同人員分別負責,避免私用或不當使用;各項請款憑單據支付,一經支付即蓋印銷案;儘可能以支票付款,已簽章付款的支票,不得由簽發人或核決人領取;有關現金、存貨、或其他流動資產收發的單據,應事先印妥連續編號;關於信用投資、折讓折扣、客戶贈品、招待等,也應嚴加管制,以免浮濫。
為了使各項作業及管理制度有明確的依循,建議老闆們最好訂立書面手冊,人手一本,並公佈於明顯的地方,昭告各夥伴,以免產生誤會,同時也可促進效率。
從跑堂變掌櫃,實在不輕鬆;祝福智勇雙全的創業朋友,創業之路走得坦坦順順,很快地從小掌櫃成為大掌櫃。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貼」的保健新品 康立以量取勝

探討成功直銷人的特質

組織行動大出擊!

突破直銷─經營的十大迷思

-行銷組織建立-組織拓展戰術與戰略今昔比較

空氣保健創新品牌,雅歌丹薰香領導市場

直銷業轉型成功的要素

做自己的主人 做別人的貴人

一點朱唇談口紅

直銷事業如何自成一家?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