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漫談直效行銷的演進與變型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劉典嚴
期數 / 第111期

    漫談直效行銷的演進與變型


朗讀:

直銷原本僅是單純的通路改變,然隨行銷手法不斷演進,直銷不再只是直銷而已,它被賦予更多新解,是企業最新的行銷方式。
近來,直效行銷(Direct Marketing)不斷被賦予新義。最初,僅是生產者將產品(服務)不透過任何中間商直接賣給消費者,嚴格說來只是銷售方式的變形,但在今日,卻已屬「直接銷售(Direct Selling)」範圍,在台灣則常以「直(傳)銷」稱之。

直銷更具時代內涵
現今許多業者更賦予直銷更廣闊的定義,以更激情的「直接關係行銷(Direct-relationship marketing)」稱之。如航空、旅行業者,以「優惠計畫」與顧客建立有利關係,運用累積的顧客資料庫,提供個人化的產品與服務;或業者運用大眾媒體廣告,吸引消費者主動詢問、訂購,以「直接回應行銷(Direct Response Marketing)」的方式,直接與顧客面對面接觸。
「直接回應行銷」是近幾年才引進台灣的新名詞,重點強調「訊息傳送」,與郵購銷售(Mail-order selling)強調「配送」有所不同,但實際上卻有重覆之處。別以為「直接回應行銷」是一種新的行銷方式,其實早在古早以前,就曾盛行這種生意宣傳術,現在只不過重新運用,是一種行銷方式的「復古」;但你也別小看這土裏土氣的推銷手腕,事實上,這種做法在行銷學上,是非常善於造成「市場區隔」,業者專攻某「層次」聽(觀)眾,鼓吹立即打電話訂購,造成業績長紅。

直銷不分國界
在台灣,不論是電台賣藥、推銷保險或直銷業者,都曾因經營發生弊端而造成社會大眾的看法不一;然有趣的是,美國人認為,直銷能提供買賣雙方很多好處,如可將搜集來的各種郵寄名單(包括弱勢團體),像是左撇子、大胖子、百萬富翁、新生兒等名錄,透過柔性標題、寒喧用語、產品利益、優惠價格,和注重隱私權(不對外曝光名單)等客製化方式,便極有可能直接寄給饒富興趣的「有望顧客」,例如新生兒的母親會「悄悄地」收到成長寶寶所需要的新服飾、玩具及其它產品目錄(訊息)。
直銷在日本也行之有年,像新力、日本油漆、YKK拉鍊等公司就非常擅長運用直效行銷與顧客建立有利關系;三越、西武等百貨業者,運用直銷亦有上百年歷史,至今仍常藉目錄補強促銷工作。
向來哈日的台灣,當然不讓東瀛直銷風潮專美於前,各行各業在行銷手法上無所不用其極地廣範運用直銷。如和信的中誌郵購、夾著微風廣場開張魅力的微風卡、華納影城的線上購票服務、太古可口可樂在校園設置的自動販賣機等,都是懂得輔以電話、卡片與顧客話家常,提供商品資訊。直效行銷在台灣已可稱得上是無所不在。

直銷是行銷新趨勢
既然直效行銷是為了建立消費者與品牌間友好關係,利用多重工具、多段式活動的複合直銷手法目前也日漸普及。業者一般是先以「付費廣告附加反應機制」將產品曝光,其次再藉「郵購」推廣,繼而以「外撥電話」行銷,並進一步採「面對面銷售拜訪」,最後不忘「再溝通」。學者Ernan Roman稱此為「整合直效行銷(Integrated direct marketing;IDM)」,筆者倒是覺得堪稱「多管齊下的洗腦行銷法」!
例如,台新銀行去年推出新形式的綜合理財業務時,便先安排「首領與漫畫租書店」的電視廣告炒作,以激發潛在顧客興趣,並印製免費傳單以供索取;對老客戶則分別以電話聯絡;對潛在顧客(未有往來客戶),再進行溝通。
雖然直銷在市場上已被行銷界廣範採用,但仍有不少企業認為,直效行銷是促銷組合中較不重要的一環,不足以擔當大任,然隨著時代風潮,連「樂彩」經銷商都懂得運用直銷整合資源做生意,對直效行銷仍不聞不問的「頑石」,豈能不「點頭」?
(本文作者為育達商業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系講師)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生活需要調節

時時累積你的領導能量

開創流行、與實俱進---漫談台灣百貨業行銷戰

談談正確的價值觀

直銷的成功關鍵因素

壽險業與直銷業的比較

交友的藝術

建立組織學習的文化

有用的座右銘

企業形象寫在第一線員工的臉上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