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妮蕾德轉型,是成功還是充公?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擺渡頭
期數 / 第196期
仙妮蕾德轉型,是成功還是充公?
朗讀:
仙妮蕾德全面轉型為加盟連鎖
慢慢的,仙妮蕾德加盟連鎖通路事業有了較清楚的輪廓,主要的核心變化就是將無店鋪的組織行銷模式全面更改為實體通路(加盟連鎖店)。基本的辦法是,一次性加盟金36000元,店面必須為一樓臨街,一個加盟店開店(不含租金成本)約為40萬到60萬元。相較於大多數的連鎖事業,這樣的加盟方案似乎是相對較低的。
陳得福表示,1982年旅美初期,他的經濟十分拮據,曾經有一整年的時間,一次買上一星期份量的漢堡,放進冰箱,每天拿一包出來睡在上面讓它解凍以便享用。他經常思考,為什麼如此簡單的漢堡能夠這麼普及而且賺錢呢?經營連鎖事業因此成為他畢生最大的心願。
而陳得福的太太陳徐愛蓮則指出,有了自己投資的實體店面,加盟者必定會讓自己的事業決心更堅定,更能自豪地將仙妮蕾德事業傳承下一代。
在陳氏夫婦強力主導之下,不到一年的時間,至2009年2月初,仙妮蕾德已完全變了身,2月1日,仙妮蕾德正式向公平會撤銷直銷報備,總計開店家數達197家,從這兩件事來看,陳得福夫婦的轉型計畫似乎既快速又成功。
轉型之路究竟是平坦還是坎坷?
然而,在仙妮蕾德強力施行直銷轉連鎖的過程中,卻有不少的反彈、出走及批判。這些負面聲音與現象,主要來自於幾個層面:
1.制度的驟變傷害了許多人。制度不穩定是從事直銷者的不定時炸彈,會傷害當局者的既有利益,仙妮蕾德取消所有組織獎金,只有開店輔導獎金,等於把許多人多年努力的組織耕耘化為泡影。而這樣的改變更會影響旁觀者對整體直銷業的認知。特別是仙妮蕾德一向位居台灣直銷業的十大之列,如此作法將使人對直銷喪失信任。
2.公司過度集權。仙妮蕾德開店的合約為一年一簽,且公司隨時可以片面解約;直銷時代的經銷商開店必須經審核,公司有權不核可,例如,公司就沒有核可某一國際領導人開店之申請,不論其原因如何,這樣的結果等於公司可以單方把該領導人年收入幾千萬的原有利益一筆勾銷。今日可以單方解除某甲利益,他日難保不能解除某乙、某丙的利益。
3.產品單價太高造成店舖經營上的困難。根據經驗,以緣故為主的直銷商品每個月的平均消費應為一百美元上下,折合台幣三到四千元,超過這個數字的商品,就很難成為直銷鎖住長期客的主力商品,但是仙妮蕾?單是餐包價格,每個月份的量要將近新台幣5500元左右,面對荷包緊縮的大環境,如此高單價的商品放在店舖的架上陳列,無疑對於連鎖店舖的經營造成莫大的壓力。
4.不確定的成本變數與外在問題,連鎖店須承擔人事、囤貨、店租、水電、裝潢等營運成本,且要承擔許多風險,諸如金錢問題(假鈔、芭樂票)、治安問題(搶案、竊案)、業績壓力、員工流動率、災害(風災、水災及火災)等。
5.誰在賺錢?統一的7-11店面在台灣約有4800家左右,已經達到飽和階段,加盟商獲利早已大幅降低,而高清愿卻還是很賺錢,仙妮蕾德加盟事業難免有公司自肥之嫌。
6.從低風險變成高風險,過去,經營仙妮蕾德事業只要5890元,失敗了,也不過是損失5890,但是,連鎖店動輒四、五十萬,投資風險是過去的上百倍,一旦傷害造成,恐怕不是一個人,而是造成一整個家庭的悲劇。
當陳得福夫婦對於快速轉型感到無比自豪之際,卻擋不住這些越來越大的負面聲音與現象,仙妮蕾德未來的路究竟是平坦還是坎坷,恐怕還要一番更仔細的觀察。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