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折扣促銷的後遺症?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劉典嚴
期數 / 第225期
如何避免折扣促銷的後遺症?
朗讀:
通常而論,降價促銷是一般商家企圖增大銷售量的一種行銷手法,然而,其副作用是消費者一旦得到便宜消費的甜頭,就不願再於平日以原價購買,那麼,業者究竟該如何避免折扣促銷的後遺症呢?
為挽救業績,可藉如下分析來施作。
由於一般企業難免於結束折扣促銷後,業績再創新低,可知:
1.與同業產品以等價販賣時,對消費者的吸引力較低,唯有靠降價才能解決窘態。
2.當初折扣銷貨前,可能廣告宣傳不夠扎實,因此不獲青睞。
3.在降價促銷後,由「業務圓滿達成目標」判斷,品牌知名度已打開,故而事後業績又落入慘狀,應為「品質相對不良」的結果。
培養顧客崇拜「名牌」的心理
所以讓顧客感知該企業對品管的要求,便極重要。這可由下列方法達成:
1.爾後改良與顧客交流活動的行銷過程中,強調優於低價競爭者的品質。
2.品質一旦提升,不降價反而能將現有產品推向高格調系列,培養出顧客崇拜「名牌」的心理,未來或許還有機會藉高訂價賺取高利潤。
事實上,行銷大師科特勒就曾統計過:維持原價和改善顧客對品質的理解,比減價所致的低利潤經營更節省成本。
此外,若所從事的商務正在丟失市場,其現象代表「現有產品對價格很敏感(哪裡便宜,消費者便往哪裡去)」,但畢竟折扣活動不可能日日持續,面對不見得對高品質產品感興趣的消費者時,則得:
1.在現有產品線中增加較低價格的產品。
2.單獨創建一種(或少數幾種)低價物品。
行銷學上稱此類為「戰鬥產品」,可「延燒殺價競爭的火把」,如此的好處是:
1.讓東施效顰低價競爭的商家們感到威脅。
2.仍具便宜的產品持續吸引來客,拓展企業整體知名度。
於是乎,在高低價產品市場「均能卡位」的情形下,便可抑制「客戶在促銷期間大量囤積」的消費行為,也能減少消費者「轉向競爭者購買折扣貨」的威脅,即使市場價格依舊「一片紊亂」,但是新高實業產品與價格的組合各具特色,不會讓消費者「等閒視之」,假以時日,便可有效提高利潤。
(本文作者為育達商業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副教授)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