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多元,權衡優勢皆大有可為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康敏鋒
期數 / 第86期
單一多元,權衡優勢皆大有可為
朗讀:
直銷業者選擇通路應衡量產品屬性與自身特色,不宜盲目跟從。
現在做生意講求策略,只要是可以擴大產值、增加銷售、提升公司形象與影響力的方法,通通被派上用場,因此,其他行業流行「企業合併」,直銷產業則是不斷嘗試「通路多元」。
多元化通路這項策略在直銷業界其實已隱隱然發展有些年了,但從本次問卷的回收實況發現,「直銷」仍是最重要的通路,傳統店銷、連鎖店舖、郵購、電視購物、網路下單、專業通路(例如美容沙龍、藥妝店)等,短期內還居於仍屬輔助直銷商的次要地位。換言之,直銷是否走向多元化通路,尚待觀察。
複合通路的多元作法
話雖如此,現階段我們卻不能忽視威望公司開發複合式通路的整體配套措施。
挾獲得健康食品第1張許可證的優勢,威望在取得所有直銷體系的共識下,進入康是美、屈臣氏兩大連鎖藥妝店,開發生機食品店,設立「威望補給站」,選擇性地擴大通路,截至去年年底已完成第一階段500家的拓展動作,目前重點在教育訓練、穩住局勢,評估之後再開始下一步策略。
威望複合式通路是在直銷的體制內運作,各據點都是由直銷商開發,一切利潤歸屬直銷商,進出貨程序、獎金制度不變,商家進貨價格不會低於直銷商,售價亦不優於會員價。因此,店舖直銷化的戰略不但沒有造成市場紊亂,還爭取了貨品上架的機會,有助於消除一般人對直銷的排斥,讓旗下的直銷商在運作上更得心應手,建立更穩固的消費網。
從帳上數字不難看出威望的信心其來有自,單單去年12月的業績就成長了53﹪,8~12月則足足提升1倍。所以,威望預估今年台灣地區將有2倍以上的看漲業績,可達20億元的營業目標。
誰與直銷最速配?
直銷業者跨不進其他通路,障礙何在?
◎傳統店銷的障礙在價格和商品的區隔
直銷商品借力傳統通路,多看重宣傳的效果,以助直銷商推展商品一臂之力(譬如直銷商可以告訴客戶,這個商品在某某賣場有售,但是價格較高,而透過直銷商可拿到會員折扣……等);再者,網羅傳統通路人員做兼職直銷商。然而結合的過程必須注意2點,否則到後來店銷經常難與直銷互利共存: (1)價格分別:如果直銷商品在傳統店舖和直銷通路中都有販賣,可是價格所差無幾的話,消費者當然就近到商家購買,而不會繞遠路地透過上線或公司去取得,屆時不但直銷商利潤直接被剝奪,不同通路的銷售者相互惡性競爭,以致價格混亂,扼傷多元通路的功能。
(2)商品區隔:直銷是一種面對面的主動銷售行為,需要說明或示範的商品最吃香。假如你所賣直銷商品,既沒有解說必要,又可以直接在巷口的便利商店購得,請問誰會打電話等上線送貨呢?所以,直銷與店銷的商品一定要明顯區分,而且公司不能與直銷商爭利。
◎加盟連鎖成本高
參與加盟的事業主必須像一般加盟店向加盟總部繳交加盟金,才能利用總部開發出來的直銷獎金制度去招攬直銷商,並按一定比例做營業額拆帳。好處在於是以直銷迅速擴散的特性,加上專人講解和定點服務,能在短時間內建立龐大會員群,加盟主不僅對總部享有分紅、發展組織還有業績獎金。但是加盟點必須先設立才能談發展,於是問題來了: (1)商品的代理權不在加盟主手上,進貨成本可能偏高,或因業績不理想導致代理權轉移。
(2)加盟店需要店面和人員,管銷費用高,業績不好的話,長期下來可能抵不過傳統開店的成本壓力。
(3)總部須持續投入大量廣告費,建立品牌形象,廣招地區性顧客。萬一公司資金不足或概念不夠完整,總收入就會難以維持直銷商的生存。
◎郵購、電視購物、網路下單,會員容易吃虧
郵購是透過型錄選購產品;電視購物是利用有線電視頻道做廣告幫直銷商推介商品,因為廣告的打底,某些人對產品較具有了解,直銷商推動起來就順利多了;網路下單是當今最看好的電子商務,只要上網點選就成交了。這3種通路對忙碌的現代人而言,真是便利極了,只要閉門家中坐,所需用品送到府,省卻許多逛街採購的成本,缺點是到手的貨物常與精美的型錄或廣告差很多、退貨麻煩。若搭配直銷的服務和主動行銷的優點,由上線為消費者作產品使用說明,萬一消費者有不滿意之處,也可以由直銷商代為處理退貨問題;整合順利的話,不但兩種通路都受到消費者的認同,還可能進一步發展組織關係。
開放式的網路下單、郵購、電視購物,一定合併有各種促銷活動來引誘消費,例如不同階段的贈品、積點、免收運費……。由於無法區隔會員與非會員,不公平的狀況難免發生,很容易釀成會員的誤解和直銷商的反彈。
重視直銷商的反應為最要
直銷公司和直銷商都怕更改制度。因為每次只要制度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給直銷商不穩定的感覺,尤其在直銷界風波不斷的情況下,誰也不想待在一個變動的公司,一旦落實施行,往往造成直銷商去一半留一半的困境。通路對業績與利潤影響甚大,當然要盡力和直銷商溝通,獲取認同,創造雙贏的成果,所以經營者絕對要用最審慎的態度評估再三。
開發多元化通路的用意主要在於擴展銷售、方便直銷商提貨和溝通、服務諮詢、宣傳、行銷手法,但是不同的通路策略各有利弊,而且多元並不等於良猷。
回歸經營面,如果其他通路難以有效整合、不能發揮「1+1>2」的營運效果,直銷商還有疑慮的話,或者有違直銷本質、獨特的組織文化,直銷業自是不敢貿然搶攻,唯恐落得本末倒置、版圖失守的下場,更何況正值直銷產業總體業績尚未回升、其他通路跨足競爭日益激烈之際,更要步步為營!動見觀瞻,保持轉折的優勢。
小檔案:
專家說法
大標 趙義隆:封閉式多元通路,成就美好明天
台大國際企管系主任趙義隆教授表示,多元化通路是自由市場競爭的產物,然因台灣地狹人稠、商店三五步就有一家、店家營業時間常,加上發展自由貿易,商品取得來源多而容易(例如很多平價化妝品就是以真品平行輸入方式進貨),所以通路的取決權操縱在消費者手上。換言之,哪種通路效率高、服務好,就受消費者青睞,也因此,郵購、電視購物始終不是我們購物的主要途徑,目前市場沸騰的電子商務錢景也難以定論。
面對當前產業話題,直銷業適合走的是「封閉」的多元化通路,這樣的通路才是真正的通路。趙義隆說,不過首先要做好商品區隔,針對特定消費者,建立會員制度,即對自己可以經營、掌握的客戶,進行比較規則而多重的銷售行為和推薦服務,也就是說,直銷公司和直銷商兩方都要強化給予顧客的終身價值,建立他們的忠誠度,創造互利互惠的交易,好比你上亞馬遜書店交易幾次以後,它就會根據你的品味、消費屬性,提供個人首頁,無形中你和它的交易將會愈見頻繁。相對的,開放式通路的客戶族群雖然非常龐大,但都是散兵,只能預期一次消費,投資往往遠大於盈收。
產品是最基本的行銷組合變數,它包括了公司提供給消費者的有形產品和無形的附加服務。直銷業最大的優勢是,提供給顧客是許多額外的服務,例如不滿意退貨、送貨到家、產品相關知識教育和品質保證,其中各別產品的說明教育,是一般消費型商品業者所忽略且不易做到的,只有在以人為主的直銷體系中,才可能做到個人化的完善服務。
為貫徹直銷制度的佣金收益、激勵效果和銷售銷率,立於不敗之地,直銷商品應具備以下4個條件,: (1)具有特殊的效用或功能,或有某些附加價值和利益,以發揮「主動銷售、口碑相傳」的直銷特質。
(2)屬於消耗性產品,重複購買率高。
(3)產品利潤好。
(4)在一般店面不易買到直銷商品或品質、效能相當的東西,讓直銷商幾乎是唯一的銷售通路。
因此,像廚房紙巾之類顧客自主性高、可以大量採買的用品,恐怕就是要考慮去蕪存菁的第一個品種;售前需要解說示範的健康器材和保健食品,則很適合引進。
所有的直銷業者都要正視產品的問題,一來因應台灣正式加入WTO之後,替代通路更多樣化、物流成本更低更快、各方競爭強勢來襲的變局,二來改造體質,創造高產值。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