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宣傳販賣,每月喊出上千萬業績!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沈世玲
期數 / 第102期

    宣傳販賣,每月喊出上千萬業績!


朗讀:

年齡三十歲以上、在小鄉鎮長大的人,腦海裏或多或少會有這樣的印象:每個月固定的某一天,鎮上廣場會有生意人來擺攤、開商展,當晚時間將近時,還會有廣播車播音(或敲鑼)告知,邀請鄉親扶老攜幼一起來看展。仔細想想,每次村裏的人(包括你自己),是否都很開心地「相招」去逛商展?即使花錢買東西也覺得理所當然,更不會覺得他們是在「推銷」。
為什麼「銷售」可以進行的如此「自然」且「皆大歡喜」呢?原因有三;1.新鮮:鄉鎮地區資訊流通較慢,商展的東西帶來新刺激。2.休閒:吃過晚飯後逛逛商展,是個不錯的休閒活動。3.便宜:中等價位的東西,符合當地民眾的品味及消費能力。說白一些,就是對了當地民眾的「胃口」。
這種三、四十年前台灣鄉鎮間十分流行的地區活動,如今依然存在。只是隨著時代進步,運作模式略有不同,也不再侷限於「鄉間」,而是遍佈全球的跨國事業。在台灣以「宣傳販賣」方式經營已邁入第十一個年頭的SUN流通集團,就是其中頗具知名度的品牌。

面對面接觸讓銷售更容易
SUN流通集團社長川端光表示,「宣傳販賣」四十年前開始在日本流行,當時的經營契機在於,不管任何產品,若消費者不需要,他一定不會想要去看、去買,所以業者總要透過各種宣傳管道與方式,去告訴消費者有這樣的產品。但問題是,花了很多錢,消費者卻未必能實際接觸並了解到產品的特色。
「為了讓宣傳費用能發揮更高效益,因此想到設一個會場,讓顧客可以實際到場看東西、試吃、聽說明,把30秒的接觸變成30分鐘的認識。」川端光說,事實證明,現場說明讓東西更容易銷售,接下來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吸引顧客上門。於是,業者就把廣告的費用花在贈品上,讓顧客覺得親自到場有一些代價。這樣的販賣模式很快的風行起來,全盛期幾乎每天可吸引500~800人次的顧客上門。
就如同鄉鎮商展的運作特色,宣傳販賣以顧客需求著眼及面對面互動的方式,讓業績快速攀升,然由於活動是在各地區輪流舉辦,每個地方只停留約3~6個月,缺乏「售後服務」這一環,業績也開始從高峰跌至谷底。
如何讓看似「打游擊」的銷售模式成為永續經營的事業?川端光表示,這是SUN流通集團在創立初始最根本的考量。「我們的理念根本在『共存共生』,因此凡事之考量,不僅不能以自我為中心,更重要的是,必須先認同他人及體諒他人。」
如何落實理念同時開創高業績?SUN流通集團是由內部人員訓練開始做起。「每天一早公司夥伴會在朝禮上一起唱和『4個感謝』:感謝每一位客人、感謝每一位夥伴、感謝每一位讓我得以發揮長才的人、感謝每一位和我有緣的人。」川端光說,訓練員工以如此之心思工作,不僅能獲得更多人支持,並且能為公司帶來利益。而如何有效運用這些利益,以獲取更多人之喜悅,則是公司的思想所在。

不定點宣傳及永續服務
以宣傳會場式的店面(Happy Shop)經營,同時加強售後服務,川端光說,集團希望營造好的影響力,藉由定期的活動,讓顧客成為長期永久的客人,而非只是3、4個月的買客。來會場聽說明會的顧客不一定要消費,但只要有買東西就會請他們留下資料,以便日後提供更好的服務。「除了不定點的宣傳會場,我們還在全省設固定店面(沙龍)做售後服務,總公司更設有客服部,為每一位消費者解決任何問題。另外,每季還印製2萬份刊物免費寄送給固定會員。」
不受經濟衰退影響,SUN流通集團每月的進出口貿易約3500~4000萬元營業額、全省4家沙龍店平均每月約2000萬元營業額。川端光表示,積極爭取所在地區民眾的認同,是集團努力的方向。只要是來店的客人,不論有沒有消費,都欣然接受並為他們介紹產品。十一年來,雖然不定點巡迴過許多地方,但也漸漸樹立起口碑及知名度。「宣傳會場以贈品吸引人潮,但仍需以消費者導向,若不注重消費者,就會漸趨沒落。」
只要稍加留意,或許在你居住的社區附近,就曾有宣傳會場式的店面出現過。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廣告,卻能吸引人潮,除了產品需求的因素外,提供一個輕鬆的空間,讓平日忙於家務的家庭主婦與顧家的銀髮族長輩們,能接受新資訊、活絡人際關係、甚至排遣寂聊…。如此「對了民眾的胃口」,或許更是其能深入地方的關鍵所在。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操作力指數

請大聲說:「我在做直銷!」

林秀卿: 排除萬難,全力以赴!

直銷商與公司溝通有道

如何巧妙運用直銷會議方式?

做自己的主人 做別人的貴人

分發「快捷致富」表格 直銷公司不負責任

樹頭站乎栽,瞴驚做風颱

贏得一生尊榮與自在

運用公司資訊資源,不走旁門左道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