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力大賽,策略掛帥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71期
競爭力大賽,策略掛帥
朗讀:
世界級的炒匯專家或者說世紀的一流理財專家索羅斯,在一場抨擊亞洲國家經濟政策研討會上,大肆的批判亞洲國家金融策略、貨幣政策的保守,他語態堅定地表示,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力會一直持續,直到各國找到不墜的競爭力以及前趨的市場眼光,他更指出以目前的態勢,一場暗無天日的低迷景氣才正開始。
適者生存,無關景氣
無論我們用何種眼光來看待這位炒匯專家或是理財專家,索羅斯的一席話也許不會打動各國主掌財經的袞袞高官,一個被亞洲各國股匯市高手視為毒蛇猛獸的基金領導者,也許他的演說也寓藏著個人的金算盤,不過索羅斯倒說出了一個人人都懂,卻不一定做得到的重點,那就是不墜的競爭力,以及前趨的市場眼光。
一場暗無天日的低迷景氣才正開始,一個令人跌到谷底的環境冰窖,是不是在這場還看不到句點的風暴中,所有的商業活動都應該兢兢業業地在原地打轉,不要輕舉妄動──那可不,索羅斯基金不是長城直入的打得各國的金融、股匯市七零八落?這麼說,其實無論環境如何黯淡,不賺錢的企業當然是叫苦連天,喝!喝!但是還是有人金光閃閃的錢賺得淹腳目,反過來說,景氣光景再好,也有企業硬是沒利潤,苦哈哈的過日子。
如果以總體的成績來看直銷產業,事實上這一兩年真是應了一句話,就是光景差到度小月,不過奇怪的是,也有蒸蒸日上的企業以及業績飆的直銷組織,那麼這就可以大書特書的來品賞品賞了,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策略管理趨動競爭力
說起競爭力,就不能不提及策略管理,這位令全亞洲都頭痛的索羅斯,不也抨擊亞洲各國的金融高官其財經策略有問題?競爭力與策略管理對產業到底有什麼關聯性?直銷趨勢專家李久慈在「直銷大未來」書中對直銷公司各階段發展提出了競爭性策略。他指出,在現階段加速度變遷的產業環境之下,直銷公司必須退除昔日習以為常的運作模式,以策略性的眼光來盤點公司所有的利基,並研擬出一套隨時足資應變的競爭模式。
例如直銷公司的成長期,具競爭力的攻擊性產品是公司一炮而紅的利基,因為攻擊性產品能快速區隔產品市場,也容易讓事業商透過會說話的商品拓掌商機;無論是銷售利潤或是發展組織,攻擊性產品為直銷公司第一階段攻城掠地的一把藍波刀。
如果翻開歷史,直銷產業早期的發展處處是攻擊性產品著墨之痕跡。二十年前的濃縮清潔劑、十年的靈芝、五年前的機能性食品,歷歷可數的是昔日的恢弘戰果,今日觀之,依舊說明在如許前趨性產業的直銷大世紀,與時俱進的產品,甚而是必須十步、百步前進的商品,仍是事業商或是公司致勝之法寶。
產品先導,行銷後繼
不過商品的競爭力並不能行之久遠,只要看看今日零售市場中滿架的濃縮洗衣粉、靈芝、蟲草、排毒機能性食品等,就可以知道產品永遠不可能是常勝軍,其實跳脫商品,也有公司是以行銷策略為主導,成功地開疆闢土。
例如文中案例所提的,當年是家中的親友拼力上陣,為市場的前鋒部隊,並藉助原有之事業基礎來自傳統產業原有之基業,一步一步學習。當然這種態度是所有創業者(包括事業商)的始終心情,態度的執一並不能帶來成功,重點則在於創業團隊重視市場變遷之行銷策略。
在大家都不具備直銷專業背景之下,如何尋求外援支持團隊之運作,為一個重要之決策;當外來之直銷部隊誇口可以帶來猛暴業績,而與經營者進退條件之際,企業主以重視與自己打拼之子弟兵之利益為考量,汲汲經營而不為所動;而在直銷一窩蜂兵敗在制度之框架下,事業商與經營者卻對生活週遭需要幫助的人或事,假以援手;這些都是一點一滴雕塑企業永續經營的鴻圖,而所經營的直銷事業已與大環境融為一體,成為總體之競爭與經營。
成長曲線幫助直銷公司進入各種經營規模中,無論是成長期之產品競爭力,或是高原期之維持型產品,或是衰退期之產品重組,公司之經營策略、行銷策略,其實歸根究底還是一句話,策略性的競爭思考才是直銷事業逆勢成長之原因。
切忌陷入直銷迷思
競爭力大師哈莫爾與普哈拉(Gray Hamel & C Prahalad)對競爭力之詮釋為:策略之觀點在掌握未來,也就是說當一波波科技或是新興產業在生產力、或是品質、或是研發都有長足進步之際,掌握未來才是贏家之策略化思考。他們指出落伍的企業才會以阻力最小的路線經營,直到發現經營的本質已遭侵蝕之際再來應變,為時已晚。
那麼通往未來之關鍵核心又在哪裡?以直銷產業來說,阻力最小之經營路線,無論是所謂之卡位、制度、找老鷹、打帶跑,好像都屢見不鮮,或者是以大數為法則,反正總有人前仆後繼,直銷產業之人海戰術,好像至今依舊有用,也許這就是無論景氣或是不景氣,無論跨國或是本土公司,一場產業之迷失,他們忽略了通往未來必須培養核心專長──也就是贏家之競爭力。
其實無論是大公司或是小公司,新公司或是舊公司,直銷新鮮人或是直銷老英雄,市場並不是開放給一成不變的老手,而是提供給懂得抓出自己競爭力以及具策略化思考能力之經營者,也就是說大公司未必是市場常勝軍,小公司若具有競爭力也能乘風而起,直銷新鮮人也未必比不上直銷老英雄,重點在於誰能日新又新。具有策略化思考的競爭力,應該是掌控企業興衰,以及創造未來之突破法門。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