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管理:建構ieda與profit的連線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劉典嚴
期數 / 第190期
創意管理:建構ieda與profit的連線
朗讀:
回顧1974年,美國自由女神像進行翻新、整修,因而產生了堆積如山的廢棄物待處理,由於在紐約垃圾處理有相當嚴格的規定,處理不當可能會受到環保單位的起訴,因此在公開招標好幾個月之後,仍然沒有廠商願意承包這項廢棄物清運工程,面對這個燙手山芋,紐約市政府頭痛不已。
就在此時,有位名叫麥考爾的猶太人聽到這個消息,當時他正在法國旅行,於是他馬上終止休假,趕往紐約的現場進行考察,當他看到從自由女神像卸下來的銅塊、螺絲和木頭時,立即決定和市政府簽訂承包合約,接下這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以強烈的企圖心激發出創意管理的成效
對於麥考爾的行為,紐約許多運輸公司抱著看好戲的心情,因為廢棄物的處理相當困難,而資源回收又賺不了多少錢。但是麥考爾卻運用巧思,化腐朽為神奇。
他召集了一群工人,把收集的廢棄物加以分類,然後將銅塊、螺絲和木頭重新熔結、加工,製作成小自由女神像,以及紐約廣場的紀念鑰匙圈,甚至連自由女神像身上掃下來的灰塵,也被他重新包裝以高價賣出。
麥考爾的創意讓廢棄物變黃金,頓時提高了千倍萬倍的價值,也使得自己一戰成名,並且成為百萬富翁。
像麥考爾這樣能夠逮著創意的企業家,就是以強烈的企圖心激發出創意管理的成效,藉由不斷追尋財富的過程,他們發展出創造、演化、運用創意的能力,當眾人都看到同一則自由女神像的報導時,通常只是把它當做娛樂新聞來看待,不會從中探索可能的商機,但由於麥考爾已經養成深入思考的習性,因此能夠從訊息的表層當中,咀嚼出新的詮釋,發展出不同凡俗的契機,古人說:「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即類此道理。
各部門連線,形成一張強韌的創意捕捉網
這個三十多年前的個案,在今日強調節能減碳的時代,格外顯得有意義。節省物資,也能達到創意新商機,特別在「創新→競爭→再創新」已是企業經營的命運螺旋,想要擺脫陋習、永續經營的企業,就要有引導創意流動的企圖與能力,而系統化的手法即是巧用「創意管理」,以達到「創意緊箍咒」的魔法。
如果創意緊箍咒使用得當,個人的創意連線就會自然地螺旋成長,由個人的層次逐漸擴大至團隊、部門及公司的創意連線,形成一張強韌的創意捕捉網。
當然,不是每一種演化形成的創意都有在市場上存活的價值,企業要從顧客的角度重新審視所有的概念原型,或者經由簡易的市場測試活動,篩選出比較值得組織持續發展的創意,讓好的創意獲得必要且足夠的資源,藉以培養出企業的行銷實力。
(作者為育達商業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系助理教授)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