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知識管理的第一步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101期

    知識管理的第一步


朗讀:

知識管理是現代企業當紅的話題,許多企業了解知識管理的重要性,卻不知道如何著手。其實,知識散布在企業各處,只需要經由一套機制,就可以將知識有系統地串連起來。其中一個簡單的做法,就是建立實務社群(community of practice)。
什麼是實務社群?簡單地說,就是企業裡的一群人,尋找機會聚在一起,共同分享經驗。由於是非正式的組織,參與成員並沒有限制,可能是工程師、策略行銷顧問,甚至是負責大型客戶的業務經理。
實務社群並不像一般會議需要正襟危坐,排定確切的議程。有些實務社群是利用某一天的午餐聚會,有些人則利用電子郵件互通訊息,形成人際網路。議程也不太一定,重點在於分享經驗,或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另一方面,實務社群也可以協助企業避免發生重複問題。根據「訓練」雜誌(Training)的報導,英國的皇家銀行(Royal Bank)建立了許多實務社群,讓同樣職銜或角色的訓練人員,每個月排定一個時間召開視訊會議,彼此分享資訊。他們也可以使用電子郵件,隨時向辦公室的同仁請教問題。
此外,皇家銀行也在公司內部網站,公佈不同部門計畫中、正在進行,或已經完成的各個專案。此外,網站也提供某些同仁參加各個產業會議的研習心得。這些資訊分享的形式及工具,都是實務社群的一種形式。
要如何建立實務社群?知識管理顧問溫格(Etienne C. Wenger)在哈佛商業評論中指出,實務社群的建立和維持,需要長時間的培養,更不能急於看到成果。要建立及維持實務社群,經理人必須:□找出潛在的實務社群。其實企業裡通常已經存在或多或少的人際網路,他們就是一種潛在的實務社群。經理人的責任就是找出這些人際網路,賦予他們特殊的任務,讓他們集中時間及精力在公司的核心能力上。
以殼牌石油公司(Shell)為例,他們本來並沒有實務社群,為了找出潛在的實務社群,公司先讓主管針對既有的人際網路,找出可能加入的社群成員。之後個別與這些人選面談,了解他們平常關心什麼,一方面蒐集資訊,一方面也引起員工的興趣,讓他們知道公司對這件事情的重視。
經過多次不同的面談,了解不同部門及團隊的問題後,殼牌石油公司也比較清楚自己要建立什麼樣的實務社群,以及公司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之後,依據面談的成果,尋找成員組成實務社群,開始進一步的計畫及活動,討論應該改進的方向。
由於參與實務社群屬於義務性質,並不列在正常的報酬制度裡,所以公司要在其他方面,例如無形的報酬或動機上激勵成員,才能留住社群成員。
例如,清楚定義這個社群的意義和目的。這個社群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公司流程、提升公司利潤,或找出公司下一世紀的方向?目標清楚,社群成員才能集中心力,投入相關的事務,並且感受到自己對公司的貢獻。
另外,也要讓社群成員覺得他跟這個社群息息相關。如果成員覺得不論在專業或利益上,都跟社群沒有關連,就不會積極投入社群的工作。
□提供基礎設施。成立了實務社群後,並不是放牛吃草,就可以期望社群做出什麼偉大的建議。因為實務社群屬於非正式的社團,無法爭取公司的預算或基礎設施。為了激發他們的潛力,經理人必須想出特殊的激勵方法,才能讓實務社群成員願意繼續留下來。
舉例來說,平時高階主管雖然不干預社群運作,但在社群成員需要資源或協調時,高階主管卻必須幫助社群排除阻礙。例如,當社群需要運用公司的網路資源,或想了解公司內資訊科技的使用狀況,主管可以幫社群出面請求資訊部門的協助。另外,公司也可以將員工對社群的貢獻,列入升遷及報酬的考量。
有些公司將參加實務社群當作一種榮譽,讓參與的人有動機繼續留下來,例如在AMS公司(American Management System),可以參加實務社群是一種特別的權利,參加成員都必須經過經理人認可,證明有一定的專業素養。
為了維護社群的品質,AMS公司也為社群建立一套管理機制。一旦加入實務社群,社群成員每年要完成一項知識發展專案,才能繼續留在社群中。他們還每年舉辦會議,讓各個實務社群齊聚一堂,分享經驗。
在AMS公司,高階主管負責支援實務社群,也對社群成員提供報酬。例如,公司針對參與社群成員,設計正式升遷系統,並提供非財務報酬,例如,社群成員可以早一點接觸到創新的科技;以及提供成員特殊的企業卡,使成員覺得自己的專業受到肯定。這些都可以讓社群成員更有意願留在社群中。
AMS的實務社群,使得公司裡的知識及想法可以聚集、分享,並散佈到全球各單位。結果也證明,這些實務社群對於達成企業目標有相當大的貢獻。
□應用非傳統的衡量方式。實務社群屬於非正式團體,運作方式與一般企業單位不同,因此很難用傳統的方式衡量,例如產出多少,或是為企業增加多少利潤。實務社群帶來的貢獻比較無形,需要長期才能看出功效。要周全的衡量社群價值,就要有系統地蒐集發生在社群成員周遭的故事。
例如,平時可以多傾聽社群成員的故事,了解成員從社群活動裡獲得了什麼,對工作有什麼幫助,以及對績效的貢獻。當社群成員說:「我們在實務社群中討論的想法,幫助我說服顧客持續購買我們的服務。」或是「謝謝社群成員的忠告,讓我在兩天內就完成了以前要兩個星期才能做完的工作。」這時,經理人就要特別注意這些無形的成效。
殼牌石油公司的做法則是,由某一個人專門負責蒐集社群成員的故事,再將這些社群成員的點點滴滴,刊登在公司刊物或報告裡,讓大家都能感受到社群成員的幫助及貢獻。
AMS公司也會蒐集相關的故事,再舉行年度競賽,經由共同參與,選出最佳故事。這些都可以讓社群的價值明確顯現出來。
知識管理並不難,從建立實務社群開始, 你就開啟了知識管理的大門。
(本文取材於EMBA世界經理人文摘第176期2001年4月出版,http://www.emba.com.tw/ 電話:02-27680105)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凝聚力─促進直銷組織發展

行銷任務中最艱難的進步:第一次就把服務做好

如何提升組織的活動力

用人的藝術

看日本如何掌握科技人性化的廁所商機

XP當紅,一試成主顧

集五「家」於一身的直銷領袖

如何培養下線領袖人才?

目標是成功藍圖

看不見的敵人更危險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