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管理---誠信為要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陳柏村
期數 / 第104期
人際管理---誠信為要
朗讀:
凡是可以增進自己與他人人生價值的行為,稱做好的人際關係,它是以「誠」為中心,表現在人與人的關係、信任、價值與對話上;也就是說「做人講求真誠」,否則言行不能令人相信,好像是一個假人,既沒有靈魂,又不能夠動作。
好的人際關係是什麼?因人而異,每個人有不同的生命價值,也有不同的處世哲學及態度。進一步而言,人際關係就是經營人與人的關係。「經營」意謂著要建立利人利己的互動行為,使雙方達到更好的結果,而這個結果具體表現在人與人雙方主觀與客觀的標準上,包括從不同的心靈、社會心理、生理指標上去衡量。用白話來講,凡是可以增進自己與他人人生價值的行為就稱做好的人際關係。
什麼是好的人際關係?
中國古老智慧有言:「緣生、緣滅、緣緣皆圓」。緣生表示人與人因善緣、機緣或有緣,得以在生命的事業、情感、學業上聚合,稱為善緣;而當緣份結束,各奔東西時,即所謂緣滅,有時被指為惡緣。然而,人際間的互動,對事看法均有主客觀成份,因此不管是善緣也好,惡緣也罷,通通是圓滿的,沒有對錯。現實社會中的爾虞我詐、利益考量,莫不讓人感嘆人際複雜,好的人際關係經營更是變化多端、複雜萬分,因此我們天天可以看到緣生、緣滅的故事一直在重演著。
好的人際關係,就如同企業在經營事業一樣。現在企業談論客戶關係管理(CRM)、供應鍊管理(SCM),就是在建立企業與企業間好的關係,換句話說,企業先將自己定位清楚,能提供給客戶什麼樣的服務和價值,然後根據這樣的使命、信念,發展與客戶、供應商的關係,並用心、主動經營,以獲得長期的雙贏關係。
同樣的,個人經營好的人際關係;也要「有的放矢」,這個「的」就是「靶」,指的是價值觀、定位及目標,而「矢」就是「箭」,指的是採取的方法和態度。有的人看得遠,用誠信待人,不求短暫回報;有的人看的短,以自利為先,不管他人死活。以上舉動並無對錯,完全是取決於個人的價值觀以及人際關係的格局大小。
人際關係從個人修為做起
好的人際觀係通常是表現在那些方面?循序漸進、由內到外,從個人修為做起,再逐漸擴大到外化的實際行為,培養自助人助、信任的、有價值的、有共識的人際關係。
藉由以下公式來說明,好的人際關係,應展現在那些方面上。
R=S+T+V+D
R: Relation(關係);S:Self-help(自助);T:Trust(信任);V:Value(價值);D:Dialog(對話);
一、S(自助):個人要發展好的人際關係,首先要靠自己,自助天助。以中國特有的經驗觀察,唯有自己先站起來,自己幫助自己,才能得到他力。歷史告訴我們,人生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裏,任何一種外力都是靠不住的。
二、(信任):我們常說,世界上誰最可靠?如果連自己都不可靠,還能夠相信別人嗎?因為人是會變的。人在動亂、要命的時候,能夠不變,就是「聖人」。然而多數人不可能成為聖人,但可成為「君子」。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輕諾則寡信」,信任是一諾千金,說到做到,盡其所能,盡其所有,就是展現好的人際關係最基本的態度。
三、V(價值):雙方在價值上有交集,是人際關係的更進一步境界。價值可以是有形的互利,或利他主義。只要價值在道德範圍下,不論是雙方共營利益或助人獲得利益,是現實社會中,經營人際關係的另一種投資報酬率的展現。
四、D(對話):人際之間透過對話,產生更多互動。透過互動理念與情緒表達,雙方有共同興趣及交集,是人際第一步。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對話是人際關係的天秤,雙方藉由對話決定了人際關係的廣度與深度。
好的人際關係展現在外有許多有形和無形的行為及方法,且皆因人而異。然而,無論是用那一種方式,最重要的人際關係經營中心思想,應表現在一個「誠」字,就是「做人講求真誠」,否則言行都不能令人相信,這好像是一個假人,既沒有靈魂,又不能夠動作。若不能以誠待人,一直自欺欺人,終究人際關係要敗露。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