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領袖的誕生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陳建宇
期數 / 第29期
直銷領袖的誕生
朗讀:
自從應邀寫作《直銷禪領袖講座》以來,才發現一起學禪的朋友當中,多人從事直銷工作,有安麗的、有中華日健的、有……不一而足。
有一次,某中華日健的學禪好友載我同往某地,我問她怎麼看待直銷的工作和角色?「我蠻以直銷人的角色及工作為榮,就像禪者愛人、為人好的。直銷人直銷的不只是產品利益,也是愛──至少是個人人格的反映。所以,在直銷的過程中,它也解決了一部份的社會問題,在組織的推廣當中,也調適了某一些人的心理問題。」
「你自己有沒有遇到什麼比較棘手的問題?」我問。
「有啊!我最怕人家愛上我,涉及男女私情,那時我就會斷線溜了。」
「哦,那我就來寫一篇當直銷碰到愛!」我笑著說:「還有沒有其他棘手的問題?」
「最主要的問題是,直銷商來來去去,超級下線蠻難找的,且多數人急功近利……。」
雪峰成道
這位好友的問題,使我想起指目錄卷十七雪峰篇:雪峰義存禪師,泉州安南人俗姓曾,家中世代奉佛,從小不喜歡吃葷,在襁褓中聽到鐘鼓聲或見幡、花、佛像的擺設,就會為之動容。12歲出家,17歲落髮、後來往幽州寶剎寺受戒,長久經歷各種禪會。
有一陣子,在洞山良們禪師的道場負責作飯,正在洗米,洞山問:「是洗沙去米呢?還是洗米去沙?」
雪峰說:「沙、米一時盡去。
洞山問:「那大家吃個什麼?」
雪峰就把米盆罷著。
洞山說:「我看你的因緣應該在德山(宣鑒)禪師那裡。」
洞山有一天問雪峰:「你做什麼啊?」
雪峰說:「砍木槽。」
洞山問:「幾斧頭砍成的?」
雪峰說:「一斧頭。」
洞山問:「這還是這邊、那邊兩截事,你怎麼辦啊?」
雪峰說:「那就沒有下手處了。」
洞山回答:「但這還是這邊、那邊兩截事啊,怎麼辦?」
雪峰只好走掉了。
雪峰去跟洞山辭行。
洞山問:「你要到什麼地方去?」
雪峰說:「回嶺中去。」
洞山問:「當時,你從什麼路徑出來的?」
雪峰說:「從飛猿嶺出來的。」
洞山問:「現今從什麼路徑回去?」
雪峰說:「從飛猿嶺回去。」
洞山說:「有一個人不從飛猿嶺回去,你還認得嗎?」
雪峰答:「不認得。」
洞山問:「為什麼不認得?」
雪峰說:「因為他沒有面目。」
洞山問:「你既然不認識他,怎麼知道他沒有面目?」
雪峰無論以對。
雪峰就去謁見德山宣鑒禪師,問:「歷來禪宗講的開悟解脫,我還有沒有分啊?」
德山打他一棒,道:「講什麼?」
雪峰又說:「不懂。」
第二天又來請益。
德山說:「我禪宗並無什麼語言文句,實在是沒有一個方法、真理給人。」
雪峰一聽有所省悟。
他的同修巖頭(全豁)聽聞了,說:「德山老人一條脊樑骨硬得像鐵拗不斷,雖然如此,還是比純粹倡導佛理的好!」
後來,雪峰與巖頭到灃州鼇山鎮,因為下雪無法前行。
巖頭每日只是打睡,而雪峰一向坐禪。
有一天,雪峰看不慣了,就去喚醒他:「師兄!師兄!且起來!」
巖頭說:「幹什麼?」
雪峰答:「我今生真倒楣,以前和(欽山)文邃行腳到處被他拖累,今天到這裡你又只管睡覺,也不修行。」
巖頭喝斥他:「你也睡覺去!每日床上打坐,倒像村子裡的土地公,他日就靠這副德性引誘人家男女信眾!」
雪峰這下子,指點著自己的胸口說:「我這裡實在還不安穩,我怎敢欺騙自己呢?」
巖頭說:「我還以為你就要向孤峰頂上,盤結個草庵開始弘揚禪宗呢?沒想到你還在說這種話!」
雪峰說:「不行呀!師兄,我實在不安穩,大事未了。」
巖頭說:「你如果真是這樣,把你所悟見的,一一說來我聽,對的;我為你證明,不對的,我替你消除。
雪峰說:「我初到鹽官禪師道場,見他上掌剖析色空的義理,而得個下手處。」
巖頭說:「這個體會此後三十年,千萬不要放在心理頭。」
「再來是見洞山禪師時,頗能領會他的過水偈:『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巖頭說:「若是這種體會,自己都救不了自己,也甭想度眾了。」
雪峰又說:「後來我問師父德山禪師,歷來禪宗所講的開悟解脫,我還有沒有分啊?師父打了我一棒並說道:『講什麼?!』我當時如桶子脫了底相似,身心解脫得很。」
巖頭這時一喝:「你沒聽說從六根門頭進來的不是自家珍寶嗎?!」
雪峰說:「那麼以後我該怎麼做才是呢?」
巖頭答:「日後若想弘揚禪宗,一一從你自己胸口流露出來,不要被那些意識境界、身心覺受給礙著了,將來像我一樣蓋天蓋地而去!」
雪峰一聽言下大悟,不覺踴躍作禮,連連大叫:「師兄!我今天才在鼇山成道啊!」
日後,有僧人問他:「和尚去見德山禪師得個什麼,便休歇了?」
雪峰回答:「我空手去空手回。」
公案的啟示
由這個公案,我們得了一些啟示:
1.直銷領袖的誕生是艱辛的,尤其超級的領袖更得幾經錘鍊。所謂血淚的播種,歡笑的收割,此之謂矣!如雪峰之鼇山成道依稀在目。
2.其間需要多少人無私的報導與培育。而這些人必須自己就是超級而有經驗的直銷領袖,如洞山、德山之類。
3.被訓練與扶植的人,必須有強烈的意願和勇氣,潛質跟智性更不可或缺。禪宗有言:「智過於師方堪造就,智與師齊減師半德。」禪宗胸襟、氣魄之大,從此一句亦可看出。
4.在禪宗每一位禪師的成道──鍛鍊成就,都能無中生有弘化一方,打開一面新向。最少也能脫個「下線」把心燈傳下,再起高峰。再者,他們雖然傳承有自,表現的卻都是自己生命的精彩。因為本質可以是一致的,形式卻可以是多元的。
5.禪宗的教育方式是生活、平常、隨機而活潑的,而與有所指必然向生命的究竟、形而上之道。將一個生命活生生的從語言、觀念,經驗的夾纏中解脫出來,還他一個有創造力、想像力、決斷力的人格本質。我們在做訓練計劃時,或可參考這樣的方式。
6.直銷領袖們胸襟應該廣闊,可以彼此推薦適合對方風格、機緣的下線。未來的直銷領袖亦可彼此指正對方,或將心得相授。如洞山與德山,巖頭和雪峰之所為。
7.我是贊成與其茫與盲的找一大堆新手來訓練,不如花個一年半載全力培育一個直銷領袖。當然,這個著眼點不全在一個利字上頭,因為純利字。會讓人熱頭與昏頭,終究不長久,可是以愛為著眼點,幫助一個人成功,其力道不可思議,也才會長久。如有機會,我會再來介紹雪峰成道後,度眾的種種,各位就會明白。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