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借鏡歷史,落實知識管理基本功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劉典嚴
期數 / 第150期

    借鏡歷史,落實知識管理基本功


朗讀:

在美國911恐怖事件發生的前幾個月,美國聯邦調查局在明尼蘇達州的一名幹員,便提出一名回教人士學習駕駛大型飛機,與恐怖活動相關的報告。當時,在鳳凰城的另一名幹員也指出,一群飛行學校的阿拉伯學生,可能與賓拉登有關。但是這兩名幹員卻不知道彼此有類似的報告。
類似的悲劇,其實歷史早已有之,美國人卻未記取教訓。話說1941年12月7日的早晨,夏威夷珍珠港,陽光燦爛,碧海如鏡。駐?此處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中,兩個值班的美軍新兵在雷達監視器前無聊地擺弄著儀器。突然,螢光幕上顯示出東北方向130海里外,一群飛機正朝這兒飛來。可是通報陸軍基地後,得到的回覆卻是值班軍官嘲笑:「別神經過敏,那是我們自己的飛機。」原來,值班軍官曾接到通知,今天早晨將有一隊美國空軍的B-17轟炸機從美國本土飛來。關鍵是,從美國本土飛來的戰機與日軍的戰機應該來自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自西方,後者自東方),這原本很容易就可從雷達上判讀的事,這兩位新兵竟然沒有「常識」去判斷。於是港灣裏,仍像平日一樣,充滿了輕鬆安祥的氣氛,人們還不知道一場日軍偷襲的災難將從天而降……
前述兩個例子均顯示出,由於組織間的知識分享不足,削弱了組織打擊犯罪的目標功能。根據美國IDC研究公司的資料,為了避免發生類似的情形,企業投資於知識管理的經費年年增加。2000年時,企業在知識管理的相關投資為二十三億美元;2005年時,這個數字預計會昇高到五倍之多。
美國知識管理專家羅森博(Marc Rosenberg),就曾於《情境》(Context)雜誌指出,公司在知識管理的大量投資若想獲得成果,必須避免常見的幾項迷思:
1.科技來自於人性。許多公司誤將知識管理的重心全部放在系統科技上,反而忽略了資訊工具所需要的內容,造成有一流硬體,沒有一流軟體的情況。特別是人性的貢獻,往往是最重要的「軟體」,珍珠港事件中,美軍擁有日軍所沒有的硬體-雷達科技,但因人性的疏忽,反倒成了知識管理的反面示例。
2.勿幻想知識管理存在著現成的套裝軟體。不少公司誤認為可以買一個現成的知識管理系統,可惜就實際而言,知識管理系統非常個別化,必須符合公司的獨特情形來量身訂作。公司或許可以買到現成的系統工具,但是隨之而來的真正課題是,公司如何運用這個系統,把知識管理融入公司的成長、運作、科技等其他政策。故而妥善的知識管理應該要建立一個檔案庫,收集、儲存資訊固然重要,但是確認資訊的價值及可靠性也不容忽視,由而可以輔助建立具備獨特能力的知識管理系統。
3.並非控制知識,而需分享知識。有些公司過度擔心員工會把資訊存放在錯誤的地方,或者不放心給予員工這麼多的資訊,因此在員工提供或使用資訊上,加上層層的管理,減弱了系統能夠發揮功能的潛力。事實上,知識管理的最終目標不是維持一個完整的資料庫,而是促成一個知識共享的開放性環境,以鼓勵員工互動互享,讓員工在需要時可以隨時提出:「有沒有人可以幫助我解決這個問題?」
結語 未來或許充滿刺激,同時也讓人感到前途茫茫、複雜多變,通常還令人無法預期後事將會如何發展。然而,如何能將知識的獲得、分享、運用皆交叉在一起,至少可以防患一些不應重覆出現的過失。這有賴將學習、了解、經驗化的知識加以整合之後,開始發展並創造領悟、技巧以及關係(知識獲得),同時也對外傳播分享(知識分享),再跟現在的決策綜合在一塊(知識運用)。如果連這種基本功都辦不到,想要藉科技系統來強化知識管理的企業,就沒有其他特點好吹噓的了。
(作者為育達商業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系講師)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借鏡歷史,落實知識管理基本功

行銷要以研發與創新掌握顧客的心

生活需要調節

訓練是責任

化滄海為桑田─台鹽多角化行銷致勝

未來不會像熟悉的舊世界,過去的遊戲已經過去。

在工作中,活得踏實

管理的藝術

向虛擬人物學習行銷創意

'96年直銷重大新聞事件總回顧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