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管理的藝術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傅佩榮
期數 / 第152期

    管理的藝術


朗讀:

老子給人的印象是自然無為,清心寡欲,如果勉強要他活在世間,他也會盼望一個「小國寡民」的社會,然後呢?「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八十章)既然如此,他又怎麼會涉及「管理」這個議題呢?
事實上,老子常常把正面的話,說得像是反面的話,目的是要我們對現實世界的一切,進行批判的省思。試問:如果天下大亂而民不聊生,那麼「大國眾民(古代的說法是「廣土眾民」)」又有什麼意義呢?老子據說是周朝的圖書館長,對於歷史上的興衰治亂早已看得透徹,因此很難再被政治上的動聽口號所迷惑了。

我二十多年前在美國念書時,聽到雷根總統在《國情諮文》中,公開引述老子的一句話,就是「治大國,若烹小鮮」(六十章),意思是:治理大國,要像烹調小魚。烹調小魚時,不必太費事,最好無為而治。由此可知,老子不但不是逃避世間的隱遁主義者,卻反而是個真正明白人民需求的理想主義者。那麼,如果向他請教管理的藝術,他會提供什麼建議呢?《老子》全書共有八十一章,其中談到政治領袖的表現,以第十七章最有代表性。

原文很短,錄之於後: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是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我們之嫌麻煩,要以白話重述其意:
「最好的統治者,人民只知道有他的存在;次一等的,人民親近他並且稱讚他;再次一等的,人民害怕他;更次一等的,人民輕侮他。統治者的誠信不足,人民就不信任他。最好的統治者是那麼悠閒啊,他很少發號施令。等到大功告成,萬事順利,百姓都認為:我們是自己如此的。」
任何團體的存在,都是以「成功事遂(大功告成,萬事順利)」為其目標。問題是:如何達成這種結果?老子的建議是「貴言」,很少發號施令,並且還須「悠兮」,悠閒的樣子。只要讓公司的伙伴「適才適所」,發揮個別專長,形成團隊力量,那麼老闆又何須耳提面命、事必躬親,以致自己勞累不堪,而業績又未必好轉呢?
不過,這種話說起來容易,又有誰真的做得到呢?因此,問題立即轉移到老闆自身的修養方面。在老子看來,擔任領袖,無異於扮演「聖人」角色。老子心目中的聖人,主要特徵是擁有智慧,他首先必須做到的是「去甚、去奢、去泰」(二十九章),意思是:去除極端、去除奢侈、去除過度。他必須化解自我中心的執著,絕不沉溺於物質欲望,並且凡事適可而止。如此就不會使部屬感覺過重的壓力,也不會引發部屬的偏差意念與作為。

身為領袖,表現層次有四:
最差的是讓民眾在私下「輕侮」他,任意謾罵責備;次差的是讓民眾「害怕」他,表面恭順而心中恐懼;稍好的是讓民眾「親近及稱讚他」,這一步也是今日所能想像的最佳狀態了。但是,老子並不以此為滿足,他還希望領袖能讓民眾「只知道」有他的存在,卻不覺得受到他的統治管理。在企業界,這種境界也可以說是:讓制度上軌道而自行運作,而儘量減少人為的干預。領袖可以「行其所無事」,看似悠閒而無所事事,其實所有的一切都走在正確的軌道上,朝著「功成事遂」的目標前進。
當最後的結果出現時,部屬、民眾或百姓如果都能認為「我們是自己如此的」,那就完全符合老子的期許了。凡是擔任領袖的人,不妨考量這樣的挑戰。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女人也可以頂起一片天

領導者如同美女

體驗服務行銷有賴顧客參與及業者投入

84年台灣地區直銷事業經營概況深度剖析

全新的里程碑

深度挖掘系統教育的價值

“微笑曲線”並未過時

7年直銷商品總體檢

1996年直銷新趨勢

自我測試EQ高低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