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住宅配備 加值容易加價難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劉典嚴
期數 / 第183期
科技住宅配備 加值容易加價難
朗讀:
在Discovery旅遊生活頻道中,《億萬地產王》節目帶領觀眾見識好萊塢豪宅中,各種夢幻般數位科技配備:用指紋或瞳孔辨識的門鎖保全、可升降的大型液晶電視、早晨自動開啟迎進陽光的電動窗簾、與整體裝潢融為一體的全套數位家電、自動清掃的機器人吸塵器、電子相框可輪流播放精彩生活照片等等,令人大開眼界。
其中,數位家電的採用,可稱為科技住宅最陽春者,慢慢發展到數位整合系統。目前市場上較為新興的當推「光纖到府」(FTTB)的建置,相較於傳統的寬頻網路,光纖的應用更廣,可提供視訊電視、網際網路、遠距學習、醫療、購物、保全功能,只不過這些便利科技生活的實現,還有賴各種服務平台的整合,因此,政府單位也在推動光纖建築標章,作為民眾辨識科技住宅的基礎。
南韓目前全國上下積極建置光纖到府基礎設施,光是開發一個新市鎮,就預留4條光纖網路,為數位住宅的普及奠定優異基石。
科技「牛肉」不完全能保證票房
放眼大台北區,最標榜強調數位科技的,就屬台北縣三峽、林口的造鎮案,主打的特色可歸納為「遠端控制」、「光纖到家」、「指靜脈門禁」等機能,較與眾不同的為「數位健康管理」,透過建置「遠距健康照護示範計畫」系統,讓住戶可將日常量測的生理數值,透過網路傳輸至醫療院所的資料管理系統,達到健康監測的功能。
然而,根據Yahoo!奇摩房地產特約記者鄭捷的報導,房地產界所端出的科技「牛肉」尚無驚人的突破,最主要還是與建築成本及內容服務未臻完善的客觀條件使然,因此,科技配備在房價上多具備有加值的功能,鮮少有加價的關鍵影響力。
若從民眾選購的角度來看,並非所有的人都將數位科技列為購屋的必要條件,科技住宅的票房也多有區域上和客層上的設定,例如,位在內湖科學園區等高科技從業人員較多的市場,e化機能就等同為選購的基本條件,但是對於其他族群來說,可能只要有網際網路的建置,就足夠需要。
不少建案為形塑特色,可能會把數位、科技納入推案的口號,但實際的建置是如何,必須要民眾在選購時問清楚,內建數位設備的誘因雖然夠in,但有基本費及維修貴的問題,另一個問題是,就像家電業者剛推出電漿電視時,價位是以每吋萬元計,但現在一台42吋的電漿電視不到8萬元。數位住宅的設備建置與維修價格,應也會「開高走低」,所以購屋族在出手前,仍要衡量實際的需求、精打細算。
(作者為育達商業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系助理教授)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