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管理與育兒經驗之結合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余志清
期數 / 第73期
組織管理與育兒經驗之結合
朗讀:
你曾為人父母嗎?初為人父人母的感覺,是既歡喜又顯得手足無措。在撫養過程中,往往帶有一些疲倦,但卻又樂在其中,為了寶寶的誕生,相信初為人父母者,都卯足全力要建立一個適合且屬於寶寶的舒服環境。而因為不具有育兒經驗,於是會參閱各類有關書籍,或四處請教長輩及有經驗的父母們,期望能藉由充足的知識攝取,來因應各種育兒時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
育兒與組織訓練
反觀直銷事業,從組織拓展到成為領導者帶領團隊,不也與嬰兒誕生一直到未來成為父母,負起教養義務,進而不斷循環的情景有異曲同工之妙呢?簡單舉個例子,在你加入迄今,是否不斷學習、看書、並聽取成功者的見證分享,以累積成功經驗與方法,其目的正如初次撫養子女一般,多學習各方經驗,以備不時之需;此外,也常聽到許多父母說:「我們是當上了父母,才開始學習如何當父母的」,這情形就如同許多直銷夥伴一般,是在完全不懂直銷事業為何物時加入,進而努力學習,實際操作後才逐漸了解直銷本質,所以凡事必有開始,只要願意,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成功的降臨。
傳宗接代、薪火相傳是許多家庭的希望,更是直銷夥伴們的最大期望,但是傳宗接代、薪火相傳不應該只抱著「交代」的心態,認為生了孩子便交差了事,所謂「生養」,生了孩子後還需加以養育,在這過程中,背負著許多責任和義務。不論是甫呱呱墜地的幼兒,或是剛加入的事業夥伴,其所面對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縱然他們具備強烈的企圖心,想要探索世界、追求成功,但上線領導者若不能適時給予相對的觀念與資訊,則潛在精英可能就此永遠被掩蓋,無法綻放光芒,如何有效引導,並適時給予正確的訊息,便是身為父母或上線必做的功課。
根據資料顯示,在0~3歲、幼兒大腦發育達85%時,其所接收的各項訊息在影響著該名幼兒日後的人格特質與處事風格的養成,也就是說,許多觀念在自小便已奠定;教育直銷夥伴的訓練亦當遵循同樣模式,自開始就應打好基礎,因為新進的直銷夥伴,就好像新生兒一樣,初期的教育及輔導,是影響其行為模式最重要的關鍵,有效且正確的教育與輔導將使新進夥伴有標準的行為模式,並正面影響整個傳隊,朝成功的目標前進。
新生階段的不同特質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欲知從何影響並輔導新進夥伴時,須先了解直銷新鮮人在剛加入的前二個月中,可依其「生長特質」,大約分為三個時期:
1.哺乳期:
在此時,初生嬰兒僅能藉由授乳得到所需營養,凡事皆需由父母代勞,本身並無行為能力,正如同剛加入直銷事業的夥伴,雖滿懷熱忱,但此時卻是不具有任何正確觀念及銷售能力,所以經營事業各方面,都還依賴上線甚深。
2.成長期:
在這個階段中,嬰兒開始嚐試爬行或步行,一改先前的依賴,逐漸學習自己邁開腳步,以觸覺來感受這個世界;而直銷新鮮人也逐漸在上線的示範後,開始獨立操作,但由於知識和技巧皆尚未純熟,遭受挫折的機會很大;而此時,有些夥伴誤認為所學已敷使用,憑著一招半式便想闖天下,也不再接受上線輔導,自行運作的結果通常是踫了滿頭包,甚至陣亡。
3.成熟期:
經過父母的潛心教導,潛藏在腦中的能力逐漸出現實際成果,小孩開始說話了,誠如上線輔導下線一般,如先前確實用心付出,此時就可看出辛勤的成果下線夥伴能夠獨立經營,並能配合組織方向,使效果相乘相加、獲取更大成就;不過此時並不代表責任與義務已告結束,上線不能就此坐享其成,所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希望下線團隊更上一層樓,則該進行另一階段的領導能力輔導。
談到教育輔導,當以孔子「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的原則為依歸。在直銷事業中,各式形形色色的人種都有,有高知識份子,也有販夫走卒,每個人只要有心成長,絕對可以在直銷領域中發揮潛藏的能力,但由於每個人的本質學能均不相同,因此必須施予不同的教材及教法。
了解特質,給予不同輔導
根據直銷新鮮人三個時期的不同變化,應提供符合各階段所需的教育訓練及輔導作為:
1.哺乳期:
一開始的觀念養成最為重要,在此時期應以行為規範及潛意識教育為主軸,除了給予下線基本的產品資訊外,最重要的即是行為規範的觀念灌輸。直銷事業發展至今,雖逐漸成熟,但仍有許多人認定其為老鼠會,這是因為部份直銷商個人行為有偏差,雖公司規章中明定不可,但仍一意孤行地進行諸如違法吸金、不當獲利、組織排線等行為,導致直銷事業形象受損。因此,要導正觀念,唯有在直銷新鮮人加入伊始便不斷勸化、告知正確觀念(如直銷協會所頒佈的「商德約法」),才可有效遏止不當直銷商的產生,但更重要的是,身為上線者一定要自律才可律人。
2.成長期:
因應此階段的快速成長,不斷的演練與鼓勵是不二法門,直銷新鮮人秉持不斷努力的積極心態,及剛建立好的正確觀念,開始琢磨運用,不開斷的現場實況模擬練習,配合由上線搭配的實際操作加以運用,可讓下線深刻體會上線的努力及用心,並可增強下線自信心,進而獨立操作,避免下線過度依賴上線,最後成為擺脫不掉的包袱。
3.成熟期:
此階段夥伴常有上線好像已經不管我、不關心我的感覺,因而下線夥伴雖有能力,卻因情緒反彈,造成無疾而終的局面;針對此一情況,身為上線,有義務持續提供關懷,方法很簡單,每月初,除了給予目標設定外,事後的追縱電話絕不可少,因為電話除了能給予適當激勵外,更是解決緊急問題的最快管道;此外,定時舉辦團隊聚會,在公眾場合中給予適當表揚以及訓練,也可以讓下線信心滿滿、持續衝刺。
直銷事業是「人」所組成的事業,也就是說,凡事皆需從「人」的出發點為考量,「人」是感情的動物,適當的鼓勵與支持是必須的,管理「人」更是一門高深學問,但只要您秉持「誠心」,不僅當下線是事業夥伴,更視下線為「朋友」,將事業機會分享給朋友,自然要教會他釣魚的方法,爾後,才無須一直捕魚給他吃,朋友也不會怪你捕的魚太少了。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