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就是尊嚴的基礎
分類 / 成功法則
作者 / 高信譚
期數 / 第60期
知識就是尊嚴的基礎
朗讀:
歐美人常說:「知識就是力量」;回教聖人穆罕默德也說:「知識就算遠在中國也要前往學習」,可見全世界對知識的崇拜和讀書的重視。前人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鏡,讀書的確有用,但是讀書的功能到底有那些呢?除了取得文憑和就業資格、謀生工具以外,還有以下幾種功能:
適性而讀,開卷有益
1.解除自己的困惑。
2.為別人化解難題和艱困。
3.滋潤性靈美化心理。
4.滿足我們永不停止的追求。
談到讀書每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認書要做通才,每種書都要仔細地讀全面地讀,但是做通才談何容易,對一位純數學家來講,如果又研究莎士比亞的戲劇,又鑽研甲骨文和俄語文法;要樣樣都精通實在不太容易,只不過是浪費時間罷了。
生活在一個專業分工的時代裡,讀書的類型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專業書籍的研讀。做那一行的就要多讀那一行的書,除了專業書籍以外,對政治、經濟、文學、藝術……等各種書籍及資訊,也要略有涉獵,不要只讀本行的書,別的書一概不碰。
2.讀一般性的書。許多非專業性的書報雜誌和出版物均屬此類;從這一類的閱讀中我們可以得到一般常識和做人做事的觀念,也就是說讀這些書可以使我們通情達理;但是這類資訊的閱讀還是以消遣性為多。
3.精神上的食糧。讀這類書可以使我們忘記工作的辛苦、塵俗的壓力,進入另一種超凡出塵的境界;使我們隨著美麗的詩詞和動人的句子編織出另一種生命樂章,閱讀之餘使人產生方寸之地任我遨遊、無限乾坤盡在掌握中的感受。
讀書不一定要讀深奧的書、偉大的書,讀偉大的書並不定使我們偉大。通俗的、流傳久遠的書,對我們的影響反而可能更深遠,所以我認為適性而讀,開卷有益,只要在性格上我們覺得不排斥,可以接受的話,把書打開都會得到好處的。書到底應該怎麼讀呢?
閱讀方式不只一種
1.瀏覽:也就是粗讀、大概的讀一下。像一般故事、報章雜誌的消息、小說散文等大概看一遍不必強記,不必朗讀,約略有個印象可以了。
2.細讀:對個人專業有密切關係的典籍或資料,要細心閱讀、仔細研究。
3.精讀:重要的公式、法律的條文、不變的定律,必須花很多時間和精力牢記在心。
4.查閱:也就是找資料,像字典、詞彙、地圖、歷史年表、百科全書等等,可供必要時候檢查資料、索取材料用。
再談讀書的方法。宋代大學者失熹說:「讀書要有三到」,到底是那三到呢?
1.眼到:就是要讀到那裡,眼睛看到那裡。眼睛要看著書本,跟著書本上的字句和自己的思想一起移動,讓眼睛裡看到的東西,在思想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才會記憶長久、產生效果。不能眼睛剛看完第一行,就轉移到第五行去,甚至很多人不耐煩地,一目十行馬上就翻到第二張去了,這是讀書的大忌。
2.口到:要讀出聲音來以加強記憶。也就是說,嘴巴要把書上的詞句讀出來,尤其是像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詩、詞、歌、賦、外文、法律、條文等,這些短小精簡、內容豐富的章句,如果我們能讀出聲音來,可以加強記憶、歷久不忘,對讀書有很大的幫助。至於讀報章雜誌、小說、雜文,就沒這個必要了。
3.心到:要真正用心牢記。讀書的時候不能一心二用,要拋開一切煩惱,忘記所有雜務,也就是說心裡不應該存有任何雜念,只管讀書,才能收到效果。
4.手到:就是在書本上做眉批,或者隨手做筆記,把書中的重點,用我們容易了解和記憶的方式寫下來,這樣就可以幫助加深印象。如果是學外文的話更要「耳到」,仔細聽老師的發音和講解。
盡信書不如無書
然而,讀書真的能使我們成聖成賢嗎?古今中外對這問題一直爭執不下,但是盡信書不如無書,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在很多時代和地區,由於政治鬥爭和權力抗衡的結果,事實被矇蔽了,真理被抹殺了,有書讀比沒書讀更糟糕、更痛苦。
其實很多人根本沒有機會讀書,可是由於秉性善良和後天的努力奮鬥,也成為通情達禮、有情有義的人中龍鳳;另外一些人,雖然讀了很多書,可是枉讀詩書最後還是小人;因為這些人讀書的出發點只是為了取得一個資格、進而做官、掌權、行邪道、做壞事,把讀書當作一種工具、一種手段。
雖然讀書可以變化氣質,但是對絕對惡毒的人是改變不了的。我們可以簡單的說,讀書多寡和行為善惡沒有絕對的關連,而且是兩回事。
有人會問,有些人不讀書但是事業也很成功!不錯,可能很成功,但是那是一種有遺憾的成功。請問有那個成功的人物驕傲地說:「我最大的滿足和光榮就是沒有讀書」?王永慶說過嗎?松下幸之助說過嗎?
讀書和事業的成功是兩條不同的道路,讀書成功了再去追求事業成功,就變成雙重的成功;只有事業成功是殘缺的,是一面的成功,所以很多事業成功的人在成功以後找時間讀書,以彌補讀書不足的遺憾。
年輕時忙著玩樂,沒有讀書是荒唐;壯年時忙著做官忙著發財,沒有讀書是遺憾;老年時氣虛體弱,看破人生不再讀書是悲哀。事實上,在讀書的天地裡精神自由馳騁、心靈任意遨翔,無拘無束自在逍遙,能帶給我們金錢和物質無法帶來的滿足和歡喜。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經說過:「知識的報酬是更為豐富的知識,愚昧的懲罰是更為嚴重的愚昧。」如果我們不願意一輩子做一個知識和精神上絕對愚昧的人,那麼就讓我們常常讀書吧!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