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成功法則

不要耽溺於舒適區域


分類 / 成功法則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74期

    不要耽溺於舒適區域


朗讀:

大多數人的家中都有一個溫度計在度量家裡的溫度,當天氣太暖和時,冷氣機便會自動調降溫度;而當氣溫下降時,暖氣機也會啟動調昇室溫到舒適的程度。所謂舒適的範圍是指不過冷也不過熱的溫度,令人感覺很舒服。
而個人的舒適範圍則是指我們在工作中、在生活經驗中覺得舒適的情況;也就是說,我們感覺不到任何冒險和不安的成份,有人稱之為「舒適感」,有人稱為「生活常規」。

自我的舒適區域
在我們的知識、技能、習慣和態度等方面,都有內藏的溫度計來度量不安、恐懼、不適等程度,當我們處於非常態的狀況時,我們會感到一絲不安,而與生俱來的反應會要我們退回熟悉的範圍。試試看舉起你的手臂,往相反的方向轉,是否會覺得有些不自然!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喜歡停留在舒適區域的原因了。當我們嘗試新事物時,總覺得不舒服,更容易放棄,這樣會感覺較有安全感。
可是長期耽溺於舒適區域是會自我設限的,當我們停滯時,這個世界仍以快速的步調前進著,在這樣飛快進步的競爭環境中,自我滿足是會限制事業發展和個人成長的。如果不持續學習新事物,我們的工作和事業很容易出現危機。

走出舒適區尋找進步的源頭
在你拋開一切顧慮之前,先試試一些簡單的事吧!例如走不同的路線回家、到不同的雜貨店採買、嘗試新菜色和更換睡覺的方位等等。讓自己嘗試一些冒險、實驗,提高不安的程度,感覺心跳和呼吸的加速。當我們嘗試新事物時,體內的腎上腺素會帶來興奮和刺激的感覺,使我們亢奮、激昂和加快速度。
當然,這也會造成害怕和不安,然而些許壓力對人體是有幫助的。太多的壓力可能有害,會造成彈性疲乏或物極必反的效果,但適度的壓力卻能刺激動力。
為什麼我們要給自己壓力去走出舒適區域呢?因為那是進步的源頭。就像運動會使肌肉更侹壯一樣,當我們離開常態時,我們會更堅強些。同樣的,當我們超越現有的能力,我們便不會想要再回到原點。當我們嘗試新事物後,我們會增加自信,自信心讓我們感覺愉悅並增加動力,讓我們更願意接觸新鮮的經驗。

給自己的挑戰
到底自我的橿限在哪裡?當我們面對新嘗試,別忘了要考量自我實際的接受能力,成功的人會思考冒險的各種情況,如何去應付,他們當然不會愚蠢的不顧後果。
有哪些高程度的冒險是會增進個人成長和專業訓練的?以下是我的建議:列出50件若你確實完成可讓你進步的事情,例如演講、寫作、出版、參加健身運動、冥想、教學、贊助無家可歸的遊民、擔任義工、爬山、學習樂器、舞蹈和推動新促銷活動等等。然後在這清單中挑選一兩件你願意在未來90天內做的事,確實安排執行,然後如法炮製,一件件執行這些讓自己進步成功的事,成為一個終身的習慣。
切記!不要一直停靠在安逸的舒適區域內!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運用內在征服力創造全方位成功

需要為成長之母

追求成功起始點

1996年成功激勵經驗談

自我激勵12字箴言

向成功者看齊

善為道路,更不回頭!

不要耽溺於舒適區域

跨越成功路上的障礙

練習是老師,準備是師祖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