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林耀欽
期數 / 第115期
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
朗讀:
「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小時侯讀到聖經上這句話思索玩味甚久,但仍未有所體會。及長,在爬山時有時會體會到這種情境,例如有人勁步疾飛搶第一再說,一時間發現走錯路了,登山大隊立即調頭轉回,這時「在前的變為在後的,而在後的則成為在前」的了。
那企業在進行數位化設計時是不是要搶第一呢?《數位化企業》一書指出,一個十分成熟的數位化企業設計需要4~5年時間,對於還沒有開始數位化的企業來說,這個時間是不是太長了?他們的對手已經走得更遠了。
這是否意味著,較晚些時候推行數位化的企業,會失去先機或與對手競爭的機會?現在還沒有推行數位化的企業,最應該採取的策略是什麼?而在一個技術日新月異的社會,今天建好的數位架構明天可能就過時了,已經數位化的企業,該如何保持自己的領先地位,而不會成為原來在前,忽焉在後呢?
絕大多數的企業,從1995~1996年期間開始實施數位化企業設計的轉型,並且花了4年左右才大致完成,但至少有一個世界知名的公司──甲骨文,證明僅用一半時間也有可能完成。
1998年,該公司CEO艾利森意識到,甲骨文在運用網際網路技術,整合作業流程為顧客創造價值的競爭力上已經落後。僅僅兩年,甲骨文則以全方位的整頓與調整作業流程,快速的迎頭趕上。
對那些尚未開始數位化進程的企業,甲骨文的案例至少提供我們4個經驗:● 做模仿者,不做創新者。
第一代數位化創新企業已經造好了輪廓,甲骨文要做的,只模仿最好的,選擇最合適的方向和戰略,這為它省下大量的前期準備時間。
● 徹底達成目標的信念。
圍繞數位化,甲骨文提出了要麼全要,要麼都不要的思維。艾利森為公司的數位化革新設立眾多目標,每當一個目標得以實現,他就會提高要求,引入下一個更高的目標。當員工實現和超越了所有目標,一種強烈的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
● 引入主要顧客。
重視客戶的需求,從客戶的眼光來規劃整個流程與數位技術。
● 越快越容易。
速度能夠清楚地傳遞緊迫感,告訴整個組織機構,所有的方面都需要改變。當所有人都行動起來時,這種連鎖反應是不可逆轉的,事情也就開始快速變化。
對很多公司而言,由於需要管理很多不同的變數,這一過程4年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時間。然而,如果你是有重點的,經過了深思熟慮並且精心計劃與執行,你就有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
(本文取材自總裁學苑,http://www.ceo21.org/,作者為元智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任)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