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C無店鋪行銷 大發利市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王家英
期數 / 第121期
DHC無店鋪行銷 大發利市
朗讀:
在台灣,DHC以3年不到的時間創下10億元營業額,去年獲利近2億元,今年應可達到14億元、2.5億元利潤的目標。而到2002年7月底,日本DHC會員人數及會員專刊發行量為285萬,較去年成長61%,平均客單價為9,400日圓,現有4個物流中心,每天接單出貨平均2.8萬筆,促銷高峰時期每天可達3、4萬筆。
台灣DHC透過五大便利商店發行免費型錄數量達100萬份,會員數約40萬名,最近並與富邦銀行合作發行聯名卡,目標為20萬張,以目前進度來看,很有機會達成目標。
對照DHC營收比重,上個年度,DHC的化妝品事業只成長約7%,但健康食品部份卻成長五成以上,新推出的內衣產品則創下倍數的成長,達到15億日圓的規模。
最近7年,DHC在日本快速成長,根據台灣DHC總經理張金洲的回憶,7年前DHC的營收不到100億日圓,但去年已成長至800億日圓,近5年成長速度驚人,主要關鍵在改變行銷策略,大量投資電視廣告,其次是新產品推出速度快,促銷組合多變、價格更具誘因。
DHC最自豪的是產品力,主力產品經常擠進雜誌票選暢銷保養品的前三名,日本消費者很重視雜誌的票選結果,甚至對產品型錄的選擇,也以品牌知名度為主要考量。但更特別的是,DHC在會員專刊開闢了使用者親身體驗心得的專欄,這等於是最佳活廣告,不過,由於國情和法規不同,台灣DHC比照發行真情分享留言板特集,卻頻頻受到衛生署關切。
?攻便利店通路
這幾年DHC強攻便利商店通路,以較小規格的包裝、較低的價格及便利性,爭取年輕新客層,目前日本幾乎各大連鎖超商都有銷售DHC的化妝保養品及健康食品,便利商店通路的營收占比已高達36%以上,未來還會在這個通路加強彩妝產品。隨著健康食品市場需求明顯成長,價格攻勢也益發猛烈,最近陸續調降許多健康食品的售價,降幅甚至超過五成。
讓消費者以最便宜的價格買到高品質的產品,是日本DHC的重要行銷策略,憑藉著龐大的銷售規模,從原料採購就壓低成本,所以能以市場最低廉價格供應。也正因如此,DHC的健康食品產品推出不過3年,但去年營業額已達390.9億日圓,成為日本最大的健康食品業者。
除了健康食品主導價格攻勢,DHC在化妝保養品領域,近幾年也頻頻推出組合促銷,並以買愈多愈便宜的策略吸引消費者,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張金洲指出,未來會有更多優惠的促銷組合,回饋會員。
台灣DHC最近與台灣統一速達簽約,南部及澎湖等離島地區,由統一速達負責宅配及貨款。在日本經營相當成功的保健食品、甚至健康米之類的產品,也將引進台灣市場銷售。
資本額6000萬元的台灣DHC,今年預估可以達到14億元的營收目標,而且也有可能突破2.5億元的獲利目標。去年該公司業績10億餘元,稅前淨利就近2億元,短短3年不到,就有如此成績,難怪該公司社長吉田嘉明直說,台灣DHC是個奇蹟。比台灣DHC更早成立的美國DHC,反而發展較慢。
小檔案:
:吉田嘉明 打造DHC傳奇
無店鋪販賣化妝保養品的DHC,在日本創下900多億日圓的業績,在台灣,也以3年不到的時間達到10億元的銷售規模,再加上該公司並未股票公開上市,股權大部份掌握在創辦人暨社長吉田嘉明手中,吉田嘉明已是日本高額納稅人之一,近幾年深居簡出顯少露面,使人對這個企業格外好奇。
今年62歲的吉田嘉明,大學唸的是英文系,早期經營通訊翻譯社,後來成立DHC,以一瓶橄欖油保養品起家,成為無店鋪行銷化妝保養品的龍頭,近幾年發展保健食品,也成績斐然。
就無店鋪行銷而言,電腦資訊系統運作是其中的靈魂與關鍵,因為主要是利用累積的顧客資料經營事業,從電話接單開始,一切資訊都靠電腦運作連結,這方面DHC一向不輕易示人,為它的成功經營增添更多神秘色彩。
更神奇的是,吉田嘉明本身對電腦資訊十分內行,可說是個專家,DHC的系統大半由他本人設計、掌控,直到二、三年前才成立專責的電腦系統部門。
在台灣分公司要成立之初,吉田嘉明也比照自己的模式,找了原來擔任軟體公司總經理的張金洲來負責。
有趣的是,吉田嘉明在台灣分公司沒有成立之前,曾經來台兩次,但成立之後迄今,反而從未來台視察,顯然對台灣分公司十分滿意,在他口中,台灣DHC是個「奇蹟」,賺錢的速度甚至比更早起步的美國DHC分公司還快,DHC最近將進軍韓國、中國大陸,希望能複製台灣的快速成功經驗。
(本文轉載自經濟日報,作者為經濟日報採訪中心商業組組長。)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