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運送途中毀損,如何處理?
分類 / 激勵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15期
商品運送途中毀損,如何處理?
朗讀:
事業的生命力最重要的就是「永續經營」,生意如果想做得長久,最要緊的就是讓顧客滿意,並且注重營運成本的控制,其中商品的「危機處理」,平時就要準備應變措施,或是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直銷事業常會面臨顧客和商品流通的問題,其中管理和營運方面的問題不計其數,恐怕必須長篇大論才說得完,所以把本文探討的話題焦距縮小,專注討論一下「商品運送途中毀損,如何處理?」的困擾。
事出必有因不可等閒視之
在貨暢其流的原則下,商品運送的過程難免會碰上「危機」,而運送過程最容易發生的狀況就是毀損,其責任誰屬?如何發生的?未來如何防制?如何善後?都是值得直銷人思考的問題。
基本上,一個上了軌道的直銷公司,都會有商品毀壞的應變措施或是補救之道,在訓練人員時會予以教學,特別是有過經驗的上線在領導下線開疆闢地時,會提供其處理商品毀損的辦法。而且在公司交貨和驗收商品時,都會有一定的程序,毀損商品補回和聯絡客戶等等,訂定公司共同的「遊戲規則」。如果公司還沒有一套「商品運送途中毀損處理」的方法,建議直銷人不妨利用聚會,或是與上線溝通時,提出意見,協助公司建立更完善的營運和銷售的制度,以提高營運的效益。
有的公司針為商品毀損,可能會訂定一個比例限制,毀損部品可依比例更換;或是在那些情形下,公司和個人責任分攤;假設是天災或是人禍造成的商品毀損,也該制定辦法,考慮如何處理的問題,甚至透過保險或是肇禍的人或是第三者負責。如果下線商品毀損比例偏高,公司就該進行了解,到底真正的原因出在那裡,例如,是產品的包裝或是運送的裝置有瑕疵、商品的品質不良,還是交通工具和運送方法有差錯,或是直銷個人的問題。總之必須找出「病因」,才能對症下藥。
雖然是商品運送途中出了狀況,但是「事出必有因」,個人不要認為這只是小小意外,心理養成「沒什麼大不了」的習慣,而不願考慮對顧客負責,認真投入,並永續經營直銷事業,進而找出問題、解決問題,那麼服務和經營的品質必然每下愈況了。
一旦出了問題,首先要鎮定解決問題,鬧情緒或是發脾氣只是讓問題「小事化大」而已,無濟於事。處理商品危機,必須有實際的行動,而且要把握解決問題的「第一時間」,馬上和產品代理公司或是上線負責人聯絡,把責任所在明確的劃分出來,以便保護顧客和自己的權益,不論在換貨或賠款時才能減少不必要的誤會,或是引起打官司等後遺症,那才真是嘔人呀!
以顧客至上原則處理毀損危機
最重要的是,商品在運送途中是如何毀損的,破壞的程度如何,都必須考慮到「顧客至上」的服務原則,堅持直銷服務的「品質」,千萬不能怕麻煩而不處理商品毀損的問題,企圖矇混顧客,或是略作手腳而把有了小瑕疵的物品交給顧客。
堅持服務和銷售的原則,可以讓事業持續成長。因為你可以一時瞞騙顧客,但可能永久如此嗎?或是隱瞞的過程一不小心出了狀況,或是有「掛萬漏一」的情形發生,那又該如何善後呢?恐怕會因此惹來更多的麻煩事。何況現在顧客精明得很,消費意識抬頭,動輒去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或公平交易委員會申訴,更徒增困擾。
因此,經營事業時就該有「處理危機」的意識,平時多多收集別人如何處理商品毀損的經驗,並且勇於面對問題,一旦碰上了,不妨從「情、理、法」等多元角度思考解決之道。 對於商品運送之前的包裝、裝箱、交通運送等流程和方式,最好也要了解,確實做好商品的點收工作,明白商品的安全期限和限制規定,再配合良好的保管商品措施,相信必然可以減低商品毀損的機率。
總之,如果想永續經營直銷事業,個人也要多多研究一些管理和行政上的知識,並且嘗試擬定商品毀損的處理辦法和應變之道,相信應有助事業的發展,並可達到經濟效益的問題,也可確保服務的品質。
如果想贏得顧客的信賴和口碑,商品毀損的問題不可等閒視之。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