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觀念,遠離貧窮
分類 / 激勵文摘
作者 / 沈世玲
期數 / 第111期
改變觀念,遠離貧窮
朗讀:
這樣的習俗延續至今歷久不衰,就因為沒人會跟「錢」開玩笑,但也由於對「財神」的寄望過深,長期拜財神,而有流於迷信的現象,尤其是現在,經濟低迷、樂透開跑,小市民希望能扭轉逆勢,財神爺更是成了眾人「鹹魚翻身」的重要依靠。
發財夢究竟是否人人可做?這個夢又真的能圓嗎?知名行銷專家、現任興國管理學院校長曾仕強認為,拜財神、求財源並非不可,只是人、神間要「合理互動」。在曾仕強提出的「財神學」概念裏,人跟神要合理互動才不會流於迷信,而所謂的合理互動,關鍵就在幾個觀念的釐清。
「包括對『錢』的觀念的釐清,還有一些想法的釐清,例如錢不是平白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上天透過財神給我們的;財神不能隨便要、財神也不會隨便給,做財神喜歡的人,才有機會得到祂的眷顧。」
曾仕強說,財神喜歡重視錢但不很看重錢、不亂花錢的人,而錢一定要流通才有意義,也就是不要把錢放在手上,另外,流通要有正當性,只為私利、「中飽私囊」並不可取。他強調,養成「對金錢正當的認識、使用與求取」才是迎財神、拜財神的真義。
「財神」並非用「想」的就會來,唯有對金錢有正當的認識、使用與求取的人,才有緣與祂見面。景氣不佳,大家都在尋找破除瓶頸的「賺錢術」;有人痛下決心,以改變自我來求突破。有人花錢買夢想,希望盼到財神爺眷顧。找方法或「發夢」那種可行?只要想通這點,你自己就是自己的財神爺。
而以下我們將介紹的幾個「賺錢高手」,可說就是自己及組織夥伴的「財神爺」,他們改變觀念、力求突破,憑著永不放棄的決心、毅力讓自己與夥伴賺到財富,無疑是「對金錢正當的認識、使用與求取」的最佳詮釋。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