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95年台灣直銷商現況調查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30期

    '95年台灣直銷商現況調查


朗讀:

直銷在台灣的發展,由早年的妾身未明到蹣跚學步,1995年時序,明顯看出已在諸多經濟產業活動中,佔有一席之地。不只是主管單位的管理技巧,日趨成熟;從事的直銷商及直銷公司,愈見專業。更重要的是,這個業態已博得學院派的重視,紛紛在商學、管理系所開課;而且,媒體也開始以平常心來報導,能較公平持平地對待業界的人事物。所以,現今社會大眾對直銷的接受度已大幅提高。
在如此良性的外在環境鼓舞,直銷界的公司組織及直銷商,更是秣馬厲兵,企圖順勢擴大版圖。因此,這些日子以來,我們常聽到的話題,不再是「你聽過直銷嗎?」而是「你做過那一家直銷公司?」因為透過親朋好友的推薦,不論是大夢初醒或純為捧場,大夥兒即使沒立即加入,也會聽聽OPP、使用一下商品。
目前的直銷人口有多少?
要是你問的是從業人數,根據公平會1994年的調查報告,簽約加入直銷公司的人口總數,不下於180萬。當然,其中有不少是「休火山」、「死火山」,真正爆發型的直銷商大概佔總數的2成左右。
要是你問的是聽過、用過直銷商品的人數,那麼從市場的蓬勃情形,我們可推估沒有800萬也有500萬人口。
及早化解成長瓶頸
在1994年首屆汎太平洋直銷會議中,不乏先進的國家代表,如美國、加拿大、日本、澳洲等。他們除詫異台灣又以直銷寫下另一項奇蹟,更一再希望反過頭來汲取我們的經驗。
第一任世界直銷協會主席Robert H. King曾在訪談中,詼諧地說,「台灣只有2,100萬人口,而登記有案的直銷商就有180萬。扣掉18歲以下及重複加入,你們在台灣做直銷,幾乎是互相買賣商品嘛!」
從他們的眼中,看出台灣的快速成長,也隱含若干危機。如果,不在經營環境及公司體質許可下,及時加把勁修正,很可能無法突破進階的瓶頸。
綜合他們提出的灼見,以及本次直銷商調查,我們提出4項更上層樓的建議。
1.商品多元發展。由於直銷業所銷售的商品,在台灣同類產品整體銷售額中所佔的比例,仍相當限。因此,只要業者多注意自己的商品訴求,並關心第一線使用者的反應,適時改進商品組合,那麼,可預期直銷業仍有相當的成長空間。
2.訓練專精紮根。這幾年最暢銷的直銷商品,仍以營養保健食品及美容保養品掛帥。但由於直銷商多強調其獨特功能,若公司未曾給予完整的商品教育,很可能導致直銷商很難確定產品的歸屬,而遊走於一般產品或藥品間。如此,將造成消費者的困惑,以及主管機關管理成本的增加,更使得直銷業的發展受阻。
3.經營專業心態。直銷其實是行銷通路的一種,因此,本身並無任何可議之處,若直銷公司經營者是以永續經營的心態,而直銷商也積極拓展銷售網路,應不時充實自己的專業,且強調應有的忠誠度,則直銷必可獲致良性發展。
4.注重顧客滿意。直銷有別於其他行銷的利基,就在於它能提供立即、貼心及後續的服務,因此,業界必須維持此一良好品質,方能擁有更多滿意的顧客,樹立口碑。更進一步的是,直銷公司的行政體系也必須將直銷商,視為極其寶貴的顧客,而在各方面予以協助,讓他們能無後顧之憂地發展事業,如此才能真正達到雙贏。
究竟1995年台灣直銷商調查,透露何種玄機呢?以下的真實數字,能幫助我們看清直銷真相,從而制定更適合的市場策略。
36歲至45歲是直銷業的主力戰群
在本次調查中,我們從數字解讀出,一個更深入的從業狀態。雖然從事直銷者,仍以「26至35歲」者佔40%居多,而「25歲以下」者也有24%。
但是,「46歲以上」組雖僅有8%左右,卻有半數的人,從事直銷的時間在5年以上,且其平均資歷也最深,長達3.9年。而「36歲至45歲」組,也有2.4年的平均值。相較於「26至35歲」組的1.5年與「25歲以下」組的1.1,明顯地資深許多。
所以,我們似可推論,「36至45歲」組應是市場主力,因為該組有6成以上,從事直銷的時間已超過一年,而這一組人力佔市場3成左右。也可進一步描摩出,加入直銷事業後,在35歲以前是成長期,隨著時間歷練與經驗累積,漸漸有心得而愈趨成熟。因此,能在其中成就自己、成就別人,而樂於長久從事。
6成已婚者從事1年以上,較未婚者有經驗
一般人往往以傳統事業的經驗,來推定直銷事業較適合天生業務傾向的男性,其實,兩性在直銷市場所佔的比例相當,而就具一年以上資歷比較時,兩性間更是旗鼓相當。不過,以從業者的婚姻狀態來看,已婚者有54%,且其經驗在1年以上者,達59%;比未婚者的25%高出不少;當然,數字現象也可能是表示,已婚者平均歲數較長。
從業資歷已從1.3年增長為1.9年


直銷業者從業時間,以「半年以下」者佔33%為首,從業時間在「半年至1年」者佔19%次之;「1年至2年」與「2年至3年」者,都是6%;「4年至5年」者,只有4%,但「5年以上」者則有12%。可以明顯看出,直銷市場多數從事經驗雖然有限,不過,有經驗的直銷業者卻也愈來愈多,對於直銷產業的發展,頗有助益。如果取各組時間的組中點計算,平均全體直銷從業人員的資歷約有1.9,比本社1992年11月調查的1.3年,有增長趨勢。


類似老幹新枝的發展情形,似可視為直銷事業的成長模式。解讀可喜數字的背後,也隱含自1992年以來,直銷業的新進人員,已不復往日盛況的現象。是否會進一步影響直銷業的成長,則有待觀察。
學歷高中(職)以上近9成
台灣向以高品質人力資源,享譽國際;在直銷事業裡,此一優勢尤為明顯。在1995年的調查裡,回收有效問卷中的46%,其學歷在大專以上;高中(職)也佔了40%,兩者合計達86%;由此可知,直銷商的人力素質相當好;這一點對直銷產業的長遠發展,具有正面意義。
而值得一提的是,大專以上程度從業時間在3年以上者有26%;略高於高中(職)的22%;應可顯示,高學歷有助於延長業者的從業生命。
6成直銷業者僅從事過一家公司


從事過的公司數,與其專職與否有關。僅在現有公司從事直銷,未待過其他公司者,專職者有57%;兼職者則有65%。雖然專職者比率較兼職者為低,但專職者之從業資歷達2.5年,較兼職者的1.3年,要長久許多。因此,明顯可感覺其忠誠與專業性,相當難能可貴。
再從收入高低,來與待過的公司數作比較,專職者不會因待過的公司多,收入就高。在兼職者身上,也不因公司加入愈多,收入就愈多。
總體而言,接受調查的直銷商,除了目前從事的公司外,沒有在其他公司做過的,佔總數的62%。還曾在其他「1家公司」從事的,則佔19%;「2家公司」待過的也只有12%;「3家公司」以上的,更佔不到7%。而公司數較多者,常與其從事直銷的期間長短有密切關聯。


但是,加入直銷半年內者,17%從事過的公司數在一家以上;半年至一年間的,則有3成。從事期間1至3年的,則僅有4成的人待過2家以上的公司;而已做直銷3年以上的,只有半數的人,從事過的公司數在1家以上,顯示直銷業者的流動性,並不會很大。
8成是由親朋推薦進入直銷業
有67%的業者表示,是經由「朋友推薦」進入直銷業;另外有13%的業者,則經由「親戚推薦」加入這個產業;兩者合計達8成之多!另外,有13%是由「直銷商推薦」;有3%則是「聽到傳聞,自行接觸而加入」;至於透過「DM、廣告或其他方式」進入的,在2%以下。


從上述的數字,可看出因親朋好友推薦進入直銷業,仍是大多數直銷商的共同經驗。有一個蠻有趣的現象,就是學歷愈低者,親戚推薦的比重愈大;學歷愈高者,朋友推薦的比率提高。
至於,經由「直銷商推薦」加入直銷業的,多為25歲以下且未婚的年輕人。而「聽到傳聞,自行接觸加入」的,則以「46至55歲」的女性居多。看來,空巢期的婦女,為了充實生活與實現自我,而選擇溫馨、成長、自由的直銷事業,是大勢所趨。
選擇營養保健食品者佔78%
在問及從事直銷的產品時,因為可以複選,所以,選「營養保健食品」的,佔78%,高居首位。第2位是「美容保養用品」,佔50%;第3則是「日常用品」佔27%,「保健器材」佔22%,居第4;「清潔用品」佔16%;而「其他產品」也有18%。
顯示目前直銷的主力商品,以「營養保健食品」與「美容保養用品」為主。進一步和1992年調結果作比較,可發現「保健器材」的市場佔有率明顯提升不少。相對之下,「清潔用品」則有萎縮現象。
我們推論,這樣的市場反應,或與保健器材市場較易區隔有關,而「清潔用品」受限於產品特性,各公司的產品間,難有明確的市場區隔。
不斷學習、成長最令直銷商樂在從事


直銷商在複選直銷最令人滿意的事項時,「學到了銷售技巧、組織發展及管理技能」佔49%,高居首位。其次為「發揮自我潛能」佔44%;「身體健康獲得改善」佔31%;「收入豐富」有30%;「對未來充滿希望」是29%;「使用到優良的產品」佔27%;「結交了許多朋友」有24%。上述這7項都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圈選率,可察覺直銷商重視的是,自我的肯定與突破。
與1992年調查相較時,則發現「收入豐富」由第6位上升至第3位;而原先居首位的「使用到優良的產品」,則下滑至第4位。
從2至3年來的直銷走勢,應可假設有上述的現象,是因為多數的直銷商,對於自己公司的產品,深具信心。因此,除了自己繼續使用,也因效果良好,而樂於與更多人分享;並從中獲得精神與物質的豐實。
不過,整體而言,直銷商理想多於實際的傾向,並未改變,這應是直銷業能夠不斷茁壯的最大助力。
我們也從本次調查中,分析出若干值得大家重視的態勢,例如,「對未來充滿希望」,較上次調查少了6%(由35%跌至29%);感覺「自由」者,也減少7%(18%下滑為11%);「結交許多朋友」更減少了11%(從35%減為24%);而「歸屬感」仍偏低,且每下愈況,由1992年的5%降為3%!
因此,我們建議直銷業似應加強相關人員的訓練、聯誼與日常不斷的溝通,並隨時更新從業技巧,且需注意積極整合線上人員。如此,方能使直銷商定著於本業,而願意投注更多心力,共創未來。
享有高收入是從事直銷的最大動機



據回答問卷的直銷商表示,他們多半是「想擁有自己的事業」與「藉此獲得高收入」,前者佔36%,後者佔32%;這或許正是直銷業最能吸引人的地方,參加直銷行列的直銷商不少是想藉此創下個人事業,從而累積財富。
我們再將本年度調查,與1992年調查結果比較,「想擁有自己事業」者,由44%減至36%,降低了8%。而「藉此獲得高收入」者則增加了11%,由21%增至32%。這個數字似可說明,想以直銷事業創業者雖比想藉此得到高收入者為多,在現實的環境與客觀條件下,創業的確並非一蹴可幾。但只要操作得法,且辛勤耕耘,收入可以馬上增加,短期的提高收入之效果,比長期的創業更為實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工作時間較有彈性」與「可以享受折扣價使用產品」則分別佔7%與4%,與上次調查結果比較,後者足足減少了10%!我們就直銷業的發展,可以推論這或與部分新手原先是因「可以享受折扣價使用產品」而加入直銷。在瞭解直銷業的本質,且用產品有心得後,開始將好的制度及產品,逐次與其他親友分享;這種現象在兼職部分特別明顯。
專兼職比例趨近4:6



直銷事業沒有門檻,且獲利豐厚,因此能吸引大批的兼職者投入,所以在本次調查中,回答問卷的直銷商,有62%為兼職者;專職則佔38%!若與1992年專職的19%相比較,專職者所佔比率增加一倍,由19%增為38%。
關於這一點,我們有兩種推論。就整體直銷業而言,專、兼職比例,正常應在2:8左右;調查中所顯示的數字現象,很可能是因為,回答問卷的直銷商,多屬較積極的,因此,專職比率較高。
另一種分析點,則認為這是因為直銷市場較以往更為成熟穩健,故專職比例也隨之大幅增加,這種現象對於46歲以上、女性、高中職教育程度者,專職的比例愈高。
兼職者的本業以民營事業為主
在眾多以直銷為第二份兼職者,其本業以「民營事業」與「自由業為主」,兩者合佔34%,為兼職中的大多數。而「公務員」與「教師」兩者合佔12%,與1992年調查相較,公務人員所佔比率變動不大;但民營企業人士兼職比率,則明顯降低1成左右。
其中有一個現象,可與直銷業分享。由於兼職者投入直銷業的主要動機中,有4成表示,可以「藉此獲得高收入」。尤其年齡偏高的兼職者,越有如此之傾向;另外,也有3成表示「想擁有自己的事業」,而從問捲上可看出,多半是年輕人較具此種企圖心。
所以,當我們在呼朋引伴加入直銷時,有必要針對不同年齡的需求,設計適合的推薦策略,才能擴大我們的組織及產品分享層面,而使得更多人成功。
投入直銷工作的時間日漸增長


由於直銷事業在台灣的發展,已漸具規模。因此,不僅社會大眾對它的瞭解,有較正面的評價;從事的人員,也因為幾年的耕耘,而成果日現;所以,在內外在的肯定下,加入直銷的直銷商,多半較以往投入。這可從本次調查中,業者自填的工作時間答案統計,遠比1992年調查時間為長。
回收的調查結果,顯示有30%的業者「除休息外,幾乎所有時間」均投入在直銷工作上;亦即有3成的直銷業者,將直銷視為全天候的工作;較上次調查多了1成。
而「每週3~4個晚上」工作者佔22%;「幾乎每天晚上」工作者亦佔15%;兩者的結果與上次調查差距不大。至於「每週1~2個晚上」工作者佔11%;「每天晚上及假日」工作者佔10%;與1992年調查相較,前者由28%降至11%,下跌7%;後者則由6%增為10%,上升了4%。
總體而言,直銷業者目前投入直銷工作的時間,明顯較以往長,這可說是,直銷業蓬勃發展所致;但也昭示,直銷市場競爭,愈趨白熱化。
專職直銷商多半全天候工作



我們進一步分析專職者的工作時間形態,發現有6成是「除休息外,幾乎所有時間」均投入在直銷工作上。而「幾乎每天晚上」與「每天晚上及假日」工作者亦有26%,顯然絕大多數的專業直銷商,都投入一定的心力在這份事業上。
而兼職者,也愈來愈看好直銷業所產生的尊榮與財富,願意「每週3~4個晚上」投入在工作上的,有3成。至於投資「幾乎每天晚上」在發展直銷事業的,也有16%!兩者所佔比率均比1992年時,高出許多。這樣的數字適足以說明,'94年以來的兼職直銷商,比以前更投入。因此,願意本業一得空暇,馬上焚膏以繼地進行推薦與分享。



近8成直銷商積極活動下線人數在60人以下



如與1992年同項調查結果相較,直銷商積極活動下線人數有擴大的現象,這對整體產業發展而言,頗具正面意義。
現階段積極活動的下線人數,其規模仍以「0~10人」佔51%為最多數;「11~30人」則有16%;「30~60人」佔9%此3項合計76%。而1992年調查結果「0~60人」高達9成;這說明直銷商下線人數規模,有日漸擴大的趨勢。其中較大規模的,包括「60~100人」、「100~200人」各佔7%;「300~1000人」有4%;「1000人以上」有5%。最後一項「1000人以上」,本年度調查統計為5.2%,1992年為1.7%,幾乎成長了3倍!
67%的專職者下線人數在10人以上
在回收的有效問卷中,據專職直銷商表示,下線人數在「10人以下」者僅33%;「11~60人」則有29%;「60~300人」者有22%;「300~1000人」者有7%;明顯看出,其擴展速度較兼職者快多了。
兼職者下線人數,仍以「10人以下」者佔62%居多;不過,下線人數超過500人的,也高居6%!雖然為數不多,但其發展潛力甚為可觀。
從業時間與下線人數成正比
加入直銷的時間在「4~5年」的,有37%的從業人員,其下線在「200人以上」;而從業時間在「5年以上」者,更有4成業者的下線人數在「500人以上」。
專職者預估半年內平均月收入18萬元



專職直銷商以目前的收入為基準,估計半年內的平均月收入,以「8~15萬元」最多,佔35%。其次為「16~30萬元」佔28%;「5~8萬元」佔24%,3者合計約87%。1992年的調查,月收入在30萬元以下者,只有8成。
這兩次的數字相以較,可發現「30萬元以上」的高所得比率,在1995年調查中,有下降的現象,由17%滑至13%。進一步以各組的組中點計算,本次調查專職者,估計半年內直銷月收入約18萬元左右。與上次調查結果相當,並無明顯差距,高所得比率減少,但平均所得不變。這說明市場內直銷公司增多、商品多元化後,競爭的情形加劇。
兼職直銷商預期月收入增至6萬元



利用辦公之餘,加入直銷行列的,估計半年內直銷月收入在「5萬元以下」者,佔65%;與1992年上次調查結果相較,差距有限。不過,月收入在15萬元以上者,則佔8%,較上次調查的4%,比率增加了一倍。所以,1995年的調查中,兼職者預估半年內的收入,以組中點計算,平均比上次的5萬元,多了1萬元,而增至6萬元。
專職直銷商過去3個月平均收入約11萬元
專職直銷商過去3個月的收入,以「2~5萬元」佔39%居多;「10~20萬元」有21%;「5~10萬元」者佔19%;「20萬元以上」者則有11%。而「2萬元以下」只有10%。如以組中點計算,專職直銷商過去3個月的收入,約在11萬元左右。
乍看這樣的收入水準,幾乎凌駕在一般上班族;而令人欽羨,其實,其投入的時間,及勞心勞力的程度,也遠在朝九晚五的薪水階級之上。再者,投入時間與資歷的多寡,也常是決定所得高低的主因。
兼職直銷商過去3個月平均收入約3萬元
兼職者過去3個月中平均月收入,以「5千元以下」者佔26%;「5千~1萬元」者佔19%;「1萬~2萬元」者佔14%;「2萬~4萬元」者佔22%;「4萬元以上」者約16%,如以組中點計,兼職者過去3個月平均月收入約3萬元,對一具有本業的兼職者而言,這項兼職收入應算是相當豐實了。
直銷商家庭月收入平均13萬元
有51%直銷者的家庭,其收入平均收入為「5~10萬元」;另「10~20萬元」者占29%,二者合計達8成。如以組中點計,直銷者家庭平均月收入約13萬元。
如以專兼職來分,專職者的家庭月收入較兼職者家庭為高,專職者家庭,以「5~10萬元」與「10~20萬元」者各佔35%與36%居多;兼職者家庭月收入則以「5~10萬元」佔61%居多。而家庭收入月平均超過「50萬元以上」者,兼職者有6%;兼職者僅2%。如以組中點計,專職者家庭平均月收入約16萬元;較兼職者家庭多4萬元。但專職者家庭收入有69%來自直銷事業,而兼職者其家庭收入中僅25%為直銷事業收入;兩者有明顯區隔。這也說明直銷事業高收入的特性。
抽樣統計方法
1.受訪對象:直銷從業人員。
2.抽樣方法:向公平會報備的417家直銷公司為抽樣母體,依比例隨機抽樣法,依各公司直銷人員數,選取樣本,共回收有效樣本968人。
3.抽樣誤差:若以95%信賴區間計算,本次調查抽樣誤差為±3.25%。
4.調查時間:1994年10月~1995年1月。
5.調查方法:採自填後郵寄方式。
6.分析方法:採用百分比、次數分配交叉表等,對各項問題作描述性分析。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測量自己的逆境智商

告別'97亞太地區年度重大新聞回顧

承諾的價值

直銷旋風的學理見解

行銷要以研發與創新掌握顧客的心

新世紀的生活型態

如何關心你的顧客?

知人而後用人-談員工個別屬性

稀釋效應帶來消費品牌夢魘

顧客被誰帶走了?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