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全在一念之間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傅佩榮
期數 / 第93期

    全在一念之間


朗讀:

以電影「美麗人生」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羅貝多.貝尼尼,在上台領獎致詞時說:「我感謝我的父母,他們給我最大的禮物是貧窮。」世間沒有人不討厭貧窮,但是貧窮除了代表客觀的生活條件之外,也提供了自我成長的契機。能夠看到這一點的人,就可以視貧窮為禮物,進而接受考驗、開發潛能,造就自己成為人才。羅貝多的電影常是由他自編、自導、自演的,因此在40餘歲他就被譽為義大利的國寶。他的成功豈是偶然?由此看來,貧窮不是可貴的禮物嗎?

有什麼觀念,就有什麼命運
世間的事很難斷定好壞,幸與不幸也是因人而異的。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世間的事永遠不是絕對的,其後果往往因人而異。以苦難來說,他對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則是一個萬丈深淵。」我們也許不算天才,但是絕不甘心做個弱者,那麼何不做個能幹的人,好好把握苦難這個財富吧!仔細閱讀成功者的傳記,將會發現他們都是歷經折磨、愈挫愈勇,由此取得更大的心靈資源與能量,然後表現了出人頭地的成就。
美國有一句格言:「有什麼觀念,就有什麼行為;有什麼行為,就有什麼習慣;有什麼習慣,就有什麼性格;有什麼性格,就有什麼命運。」因此,正確的人生觀是基礎,也是我們在自我教育時的首要關懷。
譬如,周大觀是10歲的少年,他因患病而截了一肢,於是寫一首詩,名為「我還有一隻腳」。如果在別人身上發生同樣的事,可能會抱怨「我只剩一隻腳」。從「只剩」到「還有」,不是一念之轉嗎?關鍵在於:你看到的是缺陷還是富足?能從富足的角度接受自己的現狀,對自己擁有的一切心存感激,就是快樂人生的第一步。

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了他的高度
我的朋友朱仲祥從小患了肌肉萎縮症,在別人看來是嚴重的殘障,他自己怎麼想呢?他說了一句名言:「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了他的高度。」以高度來說,他無法與別人相提並論,但是由於自知與自信,他有不卑不亢的態度,這種態度形成別人所尊敬的「高度」。健康的人生觀,必須認清:什麼是命中注定的,什麼是我可以改變的。以朱仲祥為例,他的學校教育很有限,但是他非常好學,從「天下」雜誌第一期開始,一直仔細唸到現在,因此在與人交往時,談吐與見識都有相當可觀的水平表現。他比一般人更有理由自怨自艾,結果呢?觀念正確,隨後的一切也就步上正軌了。
對於我們可以改變的部分,要如何下功夫呢?美國國家足球隊教練郎伯迪說:「歷史上最偉大的教練就是你自己。在人生歷程中,你一定免不了犯錯,但是如果你能從每一次錯誤中學習,以後你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無論我們閱讀多少勵志作品,聆聽多少諄諄告誡,目的無非是為了使自己日漸完美。但是,誰最能瞭解自我的需求,也最能對症下藥呢?答案應該是「自己」。
孔子的學生中,以顏淵最為傑出。顏淵有什麼過人之處呢?孔子認為「不遷怒,不貳過」是最恰當的描述。「不遷怒」比較容易;「不貳過」是指不再去犯同樣的過錯,這是極大的挑戰。理由是:一個人的過錯,常與他的個性傾向和生活習慣有關。那麼,「不貳過」豈不是要從自己「腦內革命」到「心態革命」,再到「行為革命」?這些革命的對象都是自己,所以不致引起外在的緊張與衝突。

與其抱怨黑暗,不如點燃蠟燭
人生之路上,需要經常省思,一旦發覺「今是而昨非」,就須勇敢地「以今日之我與昨日之我戰」。思想與行動的配合有一個祕訣,就是法國哲學家柏格森所說的:「思考時,要像行動者那麼敏捷;行動時,要像思考者那麼穩重。」在且思且行的過程中,人生之旅將會越來越順暢。與其抱怨黑暗,不如點燃蠟燭。心中的燭火一旦點燃,就像忽然領悟人生真諦,在行動時也將充滿信心與希望。
(本文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小檔案:

)智慧語錄

1.我感謝我的父母,他們給我最大的禮物是貧窮。——義大利羅貝多.貝尼尼
2.世間的事永遠不是絕對的,其後果往往因人而異。以苦難來說,他對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則是一個萬丈深淵。——法國巴爾扎克
3.思考時,要像行動者那麼敏捷;行動時,要像思考者那麼穩重。——法國柏格森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激勵是領導藝術

測量自己的逆境智商

將不合理變成合理的滿意哲學

「聽」是領導者最重要的修煉

承諾的價值

建立組織學習的文化

人與流程是影響結果的關鍵

遊戲帶來巧思 娛樂也能行銷

用心自然能「同心」

直銷產業資訊大公開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