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裡的烏鴉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陳生民
期數 / 第110期
組織裡的烏鴉
朗讀:
有一年,我的車子在高速公路上拋錨了,當時滂沱大雨,可以重新點火但油門加了,速度卻加不上去,我的直覺是油箱進水了,果然送到保養場時,正是這個原因。但我好奇:油箱進水不是一天的事,為什麼還可以開一段時間?甚至只要速度慢也沒有問題。
修車的老師傅告訴我,油水混合在低速時引擎吸進的是油,所以可以繼續行駛;但高速時吸進的是水,所以剛開始會出現速度突然停頓的現象,過一段時間後,速度再也加不上去而熄火。
事實上,我在二週前就發現車子在高速時有停頓的現象,只是以為無大礙就忽略了,現在在大雨中拋錨正是我未能防微杜漸的後果。
我們曾經讀過「養癰為患」的故事,一個小膿包不去管它,結果卻造成整個手都痲痹不能動了。在組織裡,我們也有類似的輕忽。有些員工不遵守規定,剛開始管理階層沒有及時制止,所幸也沒發生問題,直到哪一天「大雨滂沱」時,大的災難就降臨了……。
電腦系統也是如此,它的設計邏輯是很嚴謹的,如果出現一些Bug(臭蟲),就是系統邏輯發現錯誤的警告。例如:前一陣子流行的「紅色警戒」病毒入侵,網站會莫名其妙的「當機」,伺服器重開後又好了,但是不久又會當掉,這時候,如果沒有警覺心,機器當掉的週期會越來越短,最後整個無法運作。那時要再來殺毒就來不及了。
經營企業要時時讓每個人有注意危機警訊的習慣,其實並不難。一個人剛到一個企業工作時,警覺性是很高的,他會提出許多在運作上或經營上覺得不對的地方,但是一段時間後這種警覺性就會消失,為什麼呢?並不是因為他覺得安全就鬆懈了,而是他提出來的「異見」,很容易就被同仁或主管所否決,一、兩次後,他就會和大家一樣,視警訊為正常。
胡適先生有一首白話詩「老鴉」-
我大清早起,
站在人家屋角上啞啞的啼
人家討嫌我,說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討人家的歡喜!
組織裡面就是需要多幾隻烏鴉,才會發現經營上的盲點。老鴉雖然叫得令人討厭,但是總比釀成巨災後再亡羊補牢來得好。
本文取材自全球總裁學苑網站,http://www.ceo21.org/,作者為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執行長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