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他人密碼資訊前要先瞭解自己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牟驛廷
期數 / 第226期
掌握他人密碼資訊前要先瞭解自己
朗讀:
在上期的文章中提到一個人必須先修正自我的PAC頻道,進而讀出他人的PAC狀態,然後用最適當的頻道與他人溝通,從發現自己的長處做起點,學會愛自己與他人,進而找出合適的做事方法,確立自己的價值觀,然後對自己、他人及社會做出貢獻,並且對周邊所有的關係負責,好好管理自己的下半生。
人生劇本的形成:PAC
但是人生劇本的形成,卻不是顯意識A(Adult)所掌控的,CP(Critical Parent)與NP(Nurturing Parent)對於一生行事作風與價值觀的影響力,和FC(Free Child)與AC(Adapted Child),這兩部分所感受收集到的資訊,才是影響人生劇本的關鍵。
而P、A、C這三部分,時時刻刻因時、因地、因物而產生極其微妙的變化,就像一台存儲量極其龐大的電腦,每一天眼睛看見的、耳朵聽到的、自己想到的,無不點點滴滴絲毫不差地記錄下來,這些記錄即影響了一個人在待人處事之態度與方法,然而人們卻在大部分時間接受與反應自我潛在而不自如。
人們在人生旅程當中,在事業上、家庭中,無時無刻不在面對選擇,然而成功是有捷徑的,除了在理論基礎、本質學能及技巧上準備充分以外,是否亦能夠面對這個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無形環扣上的「事業調準頻道」,說對話、做對事──做對的事情,然後把事情做對(Do the right thing, then do the thing right.),有了正確的方向才能勇往直前。
心智管理的行為密碼,往往透露著與表象話語態度不同的資訊,掌握行為密碼資訊,即可做最貼切的回應,但在掌握他人密碼資訊前,定要先瞭解自己,瞭解自我的心理人格狀態、瞭解自己常用的語詞、動作、習慣是否適合現在的事業,並鎖定即將締結的目標物件,從而修正軌道,才能往既定的目標行進。
訓練的目的讓我們以成人的態度,瞭解父母狀態和兒時狀態的真相,以「我好,你也好」的心理定位主動的改變,而不是被動的適應,而透過這種訓練,即能超越過去的限制找到無限可能的生命出口。
筆者的老師蓮沼慶樹先生,基於上述的理論研展出一套有效的統計數據,讓學員透過測試先認識自己,再經由各種活動,引導學員參與體驗,尤其深入了解自己不足的地方,產生自發性的習慣改變,進而提升自我素質和與他人的溝通能力,從自我管理開始到影響他人,而對團隊與社會產生正面而積極的貢獻。
PAC形成與變化關鍵不在前世,而是今生所接觸到的人、事、物,而這些人、事、物卻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不斷地進行,並左右著一切的結果。
自妊娠期開始即收錄著他所有聽到、感覺到的每一個聲音與感覺,自出生的那一刻開始,迎接他的那一個環境也將直接影響著他這一輩子的行為模式,因為他所接觸到的每一筆資料,包括接生他的那雙手的主人,也會從指尖中傳達出接生的心情,而幫忙這雙手的另幾雙手,也同時被收集著這些手的主人們對於他的到來心情是否愉悅,他在嬰兒期是否受到照顧,一雙盡責的手和另一雙敷衍了事的手,同樣成為一筆筆的資料被收集著。
繈褓時期的孩子無法釐清收集來的這些資料好與壞、是與非、有用與沒用,他照單全收,完完整整在無意識的狀態之下被記錄下來,並保存在潛意識的最底層。
就學期是強化自我角色最重要時期
人生劇本形成中有幾個重要的階段,分別為:
1.繈褓期:是指出生至十個月大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從接生的那雙手到哺育他的那雙手,均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這時期他透過指尖傳來的資訊,一點一滴地在記錄著他人生當中最早的一批PAC資料。
例如:他餓的時候,他得發出多久的哭聲才能獲得食物,而食物來的時候,哺餵他的人對待他的態度,也決定了他下一次餓的時候所要發出的哭聲的態度,也就是說,一個惶恐不知所措的母親,將哺育出一個急躁不耐煩的嬰兒。
2.幼兒期︰這時候已經幾個月大,會自由活動了,小眼睛、小手、小身體已經會透過自己的自由意志去收集更多他想要收集的資料,這個時期他也知道有一個人叫「爸爸」,有一個人叫「媽媽」,而這兩個人對待他有著兩種不同的標準,爸爸的威嚴、媽媽的溫柔,他不但懂得應對,也在無意識的狀況下被塑造成型。
3.幼園期:可以上幼稚園了,這是第一次進入一個群體裡自己生活的經驗,新鮮的教室、佈置、陌生的老師褓姆們,還有一群跟自己年齡相近的人,開始學習與許多不同標準、習性的人相處,在來不及辨識答案之前,不斷的新鮮事使自己不論對錯地修正一切,也同時將這些資料持續收集儲存起來,對日後產生極大的影響。
4.就學期:上小學、中學、大學這段期間,所遇見的老師與同學,是對未來產生重大改變的關鍵。所有的老師、同學就像是一個個導遊,讓他進入各式各樣的狀況體驗,在平淡無奇的生活當中,不斷展現出不同屬性PAC型態去影響著他,而他也同樣展現出自己的PAC型態特性來影響其他人。
例如在一個人上學的時候,和同學一樣努力在學業上求進步,可是班上的老師或是父母總是在他努力考高分的時候,有意無意表揚另一個同學或是鄰居的孩子,一次、兩次、三次,在多次感受之下,他自己會設定證明他是不OK的、不優秀的、不受歡迎的,他也會嘗試要透過各種表現去討老師的歡心,但一次次的敗陣下來,漸漸心中的自卑侏儒在強化著,而愈來愈努力證明自己是OK的同時,也愈來愈自卑。
就學期是人生中強化自我角色最長也最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所接受到的資訊稱之為心靈營養素,這些心靈營養素有好吃的、也有不好吃的,有助於良性發展的、也有助於惡性發展的,各種不同的心靈營養素不斷地被儲存,人們會自動將它們分類後得到不同的結論,進而強化自我角色的定位,在日後的生活中表現出來。
5.婚前社會期:這是在自我角色定位強化後,進入人生漫長奮鬥的旅程中初試啼聲的第一線,開始接受一連串的挑戰,也將參與一次次的自我覺醒,並進行自我領悟後的自我軌道修正。
6.婚後社會期:對婚姻生活總也有著些許的幻想與期待,有人經過一定的奮鬥與付出,幸運的擁有了幻想與期待,但是大多數人卻無法擁有與得到,無法擁有的人有些選擇了妥協以對,也有人選擇抗爭到底,然而這些舉動也會持續不斷地對他的PAC型態特質產生影響與調整。
人生劇本是可以透過訓練重新整理的,只要您願意,讓我們一起透過心智管理的訓練旅程慢慢體會吧!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