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談算命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傅佩榮
期數 / 第151期
莊子談算命
朗讀:
依莊子的說法,算命可以非常準確,但是吉凶卻隨人而定。譬如,有人算你幾歲會升官發財,但是你如果同時知道自己將要付出的代價,你還會高興嗎?並且,升官發財之後的遭遇一定是好的嗎?在?莊子.徐無鬼?中,記載一段有趣的故事,大意如後:
子綦有八個兒子,都站在他面前,他請來九方歅,對他說:「給我的兒子看看相,誰最有福氣?」九方歅說:「梱最有福氣。」子綦驚喜地說:「他會怎麼樣呢?」九方歅說:「梱終身都會與國君一起飲食。」子綦傷心流淚說:「我的兒子為什麼會陷入這種絕境呢?」
以上是故事的第一段。在聽到算命師的說法之後,子綦為何表現的如此反常?接著故事的第二段,就是算命師的疑惑,以及子綦(在此代表莊子的觀點)所作的答覆。我們暫且不談莊子那一套非常精妙的道家理論,直接看到故事第三段的結局吧!
「沒過多久,子綦派梱去燕國,梱在途中被強盜擄走,強盜認為四肢健全的人很難賣出去,不如把腳砍掉比較容易些,於是砍掉他的腳,把他賣到齊國,正好擔任齊康公的守門人,終身都有肉可吃。」
算命師可以算出梱「終身都會與國君一起飲食」,而結果也確實是「終身都有肉可吃」,但是中間的過程不是慘不忍睹嗎?做父親的子綦雖然不會算命,但是卻懂得道理,他的基本觀點是:「凡是 有奇怪的徵兆,一定有奇怪的事情,這恐怕不是我與我兒子的過錯,而是上天給他的。我因此哭泣啊!」
換言之,無緣無故而得到好運,反而要提高警覺,否則結局未必理想。根據美國的一項統計,中了樂透大獎的人,平均在七年之後散盡錢財,回復到中獎前的生活處境。但是,此時身體變壞了,親情與有情變淡了,可是爆發戶的心態卻依然存在,正是所謂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以後的日子難免苦多樂少了。
在?莊子.外物?中,談到一之神龜的故事。宋元君夢到神龜哀求相救,說是漁夫余且抓住了牠。宋元君第二就命令余且獻上他所捕獲的一隻大白龜,直徑有五尺長。然後呢?他又命令負責占卜的官,算一算如何處理這隻白龜。結果是:「殺龜用來占卜,吉利。」於是殺龜,挖去肉,用龜甲占卜,七十二次都沒有失誤,接著,莊子借孔子之口說:「神龜能夠託夢給宋元君,卻不能避開余且的漁網;他的智巧能夠占卜七十二次都沒有失誤,卻不能避開挖肉的禍患。這樣看來,智巧有窮盡之時,神妙有不及之處。即使有最高的智巧,也避不開萬人的謀害。」
這段故事有些「怪力亂神」的味道,但是莊子認為:孔子照樣能夠由此體會人生的正確道理。事實上,孔子對於?易經?深有了解,但是卻不鼓勵人們去算命。理由很簡單:第一,即使算命出了命中將會如何,那麼試問能夠改變嗎?當然不能。因為可以改變的話,又怎麼知道那是命中注定的呢?第二,即使知道未來的命,也無法忽略每天一時一刻的要面對的生命歷程,那麼又何必捨近求遠呢?第三,唯有改變自己的觀念及態度,才是上上之策。
一般人喜歡談論命運及風水,而真正可以自己把握的卻是讀書與行善。胡漢民說:「惟讀書益人神智。」讀好書更是如此。至於行善,則是求其心之所安,實踐對自我的期許。能夠做到這兩點,就不會太在乎算命了。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