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如何培養下線領袖人才?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18期

    如何培養下線領袖人才?


朗讀:

企業界的第二代接棒人,常是新聞的焦點,引人關切。反觀直銷業在體系枝葉茂盛後,是否也效法企業界,遴選組織的第二代接棒人呢?
私人企業老闆,財產大都屬於個人,產權、職位都可以指定人來承續,自然而然有所謂的第二代接棒人。直銷組織中,雖然也有一人獨大的現象,不過,上線領導人,卻不能以「君臨天下」之姿去號令下線,反之,他須以親和態度聚眾,以達成體系的績效。
因為直銷組織中的上下線關係,並非如企業體的勞資關係,他們都是獨立的個體,人人都是老闆,上下連線只不過借力使力,達成共同的目標罷了。
也因如此微妙的關係,直銷的領袖在組織中覓尋第二代接棒人之際,常是順應自然。只有少數比較積極的領導人,才會主動出擊。

一定要有肩膀扛責任
目前直銷市場上,領導人選將的方式雖以自然產生和主動出擊為兩大方向,但其中因涉及理念及文化的差異,而衍生出風貌迴異的領導風格和選才方式。
以繁衍速度成長的直銷組織,就目前直銷活絡的生態而言,有人以細胞分裂來形容。陶福德、彭蘭雅夫婦認為這個形容詞相當貼切,他們表示:「在組織中每產生一個主任,他就脫離組織獨立,成為新組織的領導人,我們和主任下線的關係就只是合作的夥伴。」
因此,在組織內凡是主任級的下線,都得為自己組織的存活盡力,責任大成就感也不小。因此,對自己有理想的下線自然會努力學習往上衝,是否有領袖之風,很容易顯現。誠如陶福德、彭蘭雅夫婦而言:要不要當領導是個人的選擇,不是上線可以決定的。
所以在他們的體系中,上下線間完全是以互助合作為原則,共同為組織舉辦各種活動、會議、訓練。像這樣打破階級限制的做法,比較不會造成大領導下都是小領導的情形,否則組織格局勢必狹隘無法拓展。因此,採用民主作風,順應時勢,似乎是後起直銷人的新法。

日常七件事可窺端倪
直銷在台灣發展十餘年來,較常見的是以集會的方式來訓練或發掘人才。
傑出直銷商黃國屏所屬的公司,向來以組織嚴緊著稱。因此,在人員培訓方面也是井井有條。不過,黃國屏強調,上線直銷商需要的是管理技能而不只是領導風格,也因此,他們是從管理中選出領導人。黃國屏認為身為領導人的條件,首要即是有被領導的胸襟,願意努力付出,加上樂於和人接近,應八九不離十。若是再配合日常「七件事」的表示,即可判定出適當人才。
所謂日常七件事即是:
一、看書─正當有益的書皆可。
二、聽錄音帶─公司產品、制度、演講等錄音帶。
三、使用產品。
四、零售。
五、和朋友談直銷。
六、和上下線做聯絡。
七、參加集會。
這七件事在黃國屏的組織中已成定律,人人遵循不移,黃國屏指出,任何人都可以成為領導者,因此,多鼓勵下線到會場,養成每會必到的習慣,讓他熟悉會議並參與其中。因為,在會場中可以解決臨場問題,又可以觀摩成功者的做法,久而久之,另一個領導新銳就此產生。
具有十餘年直銷經驗的老將陳順生,他培養組織領袖,有其獨特的觀人法。陳順生的天、地、人涵概了下線的觀念、學習能力、行動力及親和力等。他表示:有天沒有地(有觀念和學習能力沒有行動力)站不穩,反之,有地沒有天(有行動力沒有正確的理念)常會白忙一場。而有人(形象佳)沒有地也行不得,這會限於紙上談兵,可能只適合當講師,稱不上領導人。因此,陳順生在選才時,堅持得有二個條件以上者才合格。
至於上線領導人對準領導人的培訓,有人以家庭聚會面授機宜,有人以會場為開始。葉惠琴,從家庭主婦躍昇為領導萬人的直銷領袖,她即是個中好手。葉惠琴表示:以溫馨、關懷的方式誘導下線,讓他逐步進入組織,產生目標共識,進而訓練他面對群眾。

不要製造英雄
以家庭聚會訓練人才,葉惠琴認為可以適時糾正下線的錯誤是最大的好處,再者,上下線間的感情容易建立,溝通較不會產生隔閡。
以對方的習慣特長做為訓練的開始,是陳順生培育下線領導人的方法。陳順生強調,培育下線不要死腦筋,要因材施教,行動力佳的人就讓他先動手去做、邊做邊學;喜歡動腦的人就讓他發揮所長。因此,在陳順生的組織中沒有所謂的英雄。他認為,不要塑造英雄,因為英雄一受挫,常兵敗如山倒。
直銷的陣仗中,並非單靠組織的龐大或爆發力即可稱雄,事實上,能掌握市場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在直銷組織中常是人來人往,因此如何糾住人心,凝聚群力,站穩市場,已成勝敗關鍵。就此以觀,積極培育更多的下線領導人,已是刻不容緩。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如何提升組織的活動力

讓組織活起來!

看不見的敵人更危險

智識管理---站穩專業創造新局

直銷人的人際溝通

打通服務關係 落實互動行銷

縱橫職場無往不利

流通零售業網路商業模式的發展

團隊直銷之優勢競爭成長策略

強而有力的團隊精神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