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要踏實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傅佩榮
期數 / 第172期
築夢要踏實
朗讀:
他的生活有兩個層面。一面是房地產仲介業者,他目前擁有十一棟房子,身價台幣好幾億。他業餘也幫助華人投資理財,贏得許多人的感恩。另一面則是密宗上師的在俗弟子,他每日修練瑜伽,參悟佛法,自認已明白人生根本道理。
聽完他的故事,我不免從我的哲學架構去理解。人的生命有三個層次,亦即「身、心、靈」。他所照顧的是身與靈,一方面能夠累積財富,取得世俗所謂的成功;另一方面能夠進行靈修,好像已能參透生死,接近大解脫。但是,他顯然略「心」的層次。所謂心,是指一般人的正常心智。我們平常與人溝通,主要就是靠心智的運作。
這話怎麼說呢?我這位同學很有錢,當然會讓人羡慕,但是,羡慕是心智受外物所眩惑的反應,並非心智的正常活動。心智的正常活動是作合理的思考。譬如,蘇格拉底說:「面對一個有錢人,要問兩個問題:一是他是否以正當手段賺到了錢;二是他賺了錢之後,是否成為金錢的主人,用錢去做正當的事。」符合這兩個條件,有錢人才值得我們肯定。
換言之,人有身體,需要食衣住行育樂,這是每一樣都得花錢,因此賺錢直接與人的「身」有關。正如身體不能沒有健康一樣,金錢也屬於此類,可以用「必要的」一詞來概括。所謂「必要的」,是說「非有它不可,有它還不夠」。人若沒有健康或金錢,怎麼活得下去呢?但是,光靠健康與金錢,又怎能說是圓滿的人生呢?
我心目中圓滿的人生,可以依三句話來思索:一、身體健康(包括財富)是必要的;二、心智成長是需要的;三、靈性修養是重要的。
我的老同學所把握的,是一與三,亦即必要的與重要的。他自認為擁有金錢,受到大眾的羡慕;又能獲得上師的加持,享受最高智慧。試問人生還有什麼缺憾?
我是平凡的大學教授,特別看重「心智成長是需要的」這個層面。因此,對於有人,我會參考蘇格拉底的觀點,或者引用孔子的說法:「富而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意思是:如果可以求得財富,就是讓我擔任市場守門人我也願意。如果無法以正當手段求得財富,那就做我樂意去做的事吧!由於這種想法,孔子才會說「富貴於我如漂雲。」
其次,對於靈性修養,能得到密宗上師的加持,當然是一件因緣具足的好事。但是,如果因而認定自己的上師是真理的泉源與智慧的擁有者,或者甚至是蒼茫大地、昏暗世界的一盞明燈,那就有商榷了。對一個人是良藥的,對另一個人可能只是補藥,也可能只是一般食品,甚至還可能是毒藥呢!我對宗教向來抱著尊重的態度,但是對於宗教中「唯我獨尊」、「捨我其誰」的念頭,卻總是保持距離,不願評論。
我所強調的是「心智成長」。有生之年,必須不斷學習。學習有三個方向,一是知,二是情,三是意。在知識中,逐漸累積判斷的能力,試圖接近完整而根本的智慧。在情感上,要從自利走向利他,普遍關懷人群,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在意志上,培養更高的自主性,選擇日益高尚的目標來實踐。這三方面是沒有止境的,是隨著生命而永遠指向更卓越的目標的。
如果跳過「心智」這個層次,那麼即使可以急於財大氣粗的缺點,也很容易陷於宗教信仰的執著。人因夢想而偉大,若想築夢踏實,請由心智著手。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