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凝聚共識有志一同—直銷體系運作內幕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64期

    凝聚共識有志一同—直銷體系運作內幕


朗讀:

《總論篇》


為體系訂製合身的衣裳 文化是根,體系為幹


「寧為雞首」的觀念構成中國人熱愛創業的文化,而隨著歐美團隊經營、組織作戰論點興起,強調領袖特質、領導式管理的概念便逐漸隱藏在組織背後;於是,建立一個整合型組織、學習型組織甚或創意型組織,反而成為企業管理的熱門話題。

凝聚人氣,經驗傳承


領袖特質、組織文化,究竟那個重要?或許難以論斷,但由去年美國出版的新書「領導動能」(The Leadership Engine)中可以看出,組織中領導人的角色已有了新的定位,他們不再是直接率領子弟兵揮汗沙場的英雄,真正領導組織的將領,反而是每一層級中的主管;而領導者所要做的便是如同發電機般,將企業文化與經驗,傳承並教授給每一層級的領袖(無論中階或高階),而這種由上至下層層教授成功經驗的精神,便是「教導型組織」(Teaching Organization)的觀念。

所以領袖的個人特質在組織之前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以領袖的角色職能創造優質的組織文化。同樣的觀念,在直銷領域中亦然。
直銷是較傳統企業更著重人員發散能力的行銷方式,一般企業內部所稱的「組織」、「團隊」,來到直銷有了個新名詞─「體系」,其實所指的均為以人架構而成的企業倫理,只是在不同獎勵制度下運作。也由於制度的不同,直銷在無底薪、沒有從屬關係、可以隨時進出團隊的條件下,體系的運作功能就變得更為重要。
體系的作用,說穿了就是「凝聚人氣」;「就像百貨公司有精緻的賣場及格調即可吸引上層客戶一般;只要直銷體系有好的素質及架構,就可凝聚人氣形成體系文化。」資深口才訓練專家李旭提出其深入各體系多年後的觀察心得。當然,直銷體系更擁有符合「教導型組織」的特質,以簡單、重複、深入的教育訓練方式,將體系領導人的經驗傳授給體系成員。
體系既然以人為中心,體系人員的思想、信仰及行為就構成了體系文化;而他們所共同崇拜、接受且遵循的事物,就成為其組織的文化特色。舉例來說,一個強調體系成員個人風格,而不以領導人風格為主導的體系,我們姑且可以稱其文化特色為「民主型」;相對的,一個強調領導者風格,以強勢領導的方式,建立一制式化特色的組織,則可稱為「統帥型」體系。

質和量的迷思
事實上,「體系文化」這個名詞在直銷甫入台時並未被重視,原因在於早年的直銷一直停留在「求質先求量」的觀念中,畢竟在組織力量尚未形成之前,怎能曰「質」?然而,同樣的觀念,已不符潮流所需,隨著直銷專業化時代的來臨,「菁英團隊」成為每個體系所追求的目標,所以「求質也求量」才是直銷體系現在及未來的趨勢。
但是,直銷並不如同傳統企業一般,可以篩選組織成員及其素質,所以在求質和求量的過程中,直銷人往往陷入「先求質還是先求量」的迷思。
舉例來說,當你加入某一直銷體系時,也許仍在兼職與專職中徬徨,由於心態未確定,對於上線安排的課程,參與的意願不高或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而直銷是講究複製的事業,下線必然學習你的方式經營直銷,可以想見的結果是,當你的下線人數逐漸龐大,才猛然發現下線的素質低落,此時,雖想加強體系教育訓練,但是現在你的下線卻和當初的你一樣,不願意提升個人專業素質。同樣的問題,是不是也發生在你的組織中?
所以,如果你希望先求量的多寡,那麼為了組織深根,必須在體系人數已臻一水準後,將體系文化徹底改變。「而這樣的改變勢必會引起反彈,甚至導致整體業績下滑。」李旭表示。
當然你也可以先求質的精緻;而所謂的質,並非僅指菁英人才,而是與你志同道合視直銷為志業的夥伴,綠基直銷公司鑽石經理級直銷商王子聰的經驗是,當新下線加入時,以面對面懇談的方式,將他在職業、事業與志業中定位,「那些視直銷為終身志業的下線,往往是體系文化構成的靈魂人物,上線的思想及理念,透過他們可以充分表達。」
不論先求質還是先求量,體系的設計必須因規模而調整,以構成體系生生不絕的循環力。一般來說,體系的改革與再生,可透過公司或體系領導人來做,但如前所述,改變所引發的後果非生即死,主事者一定要計畫詳細。李旭指出,曾有一家直銷公司因決心改變公司體質而導致當月業績下滑近50%,公司主管當下決定,為免業績繼續下滑,停止改變,回復原狀。「表面上來看也許該公司減輕了損失,但有遠見的主事者不會放棄可以改革的一點點契機。」
當然,體系文化的改革由體系領導者自身做起,才是釜底抽薪的辦法。至於怎麼改?如何變?可是領導人的一門學問;在改革的動作之前,可以做的是:
1.觀察:當身為上線的你,發現參加會議的人穿著、談吐都明顯不在水準之上,就該好好檢視體系文化了。
2.開會溝通:藉由各種不同型態的會議或溝通方式,可以讓下線打開心扉,願意與你談他們所發現的問題,或亟待解決的疑惑。要了解下線就必須藉由接觸的方式,一探其內心需求。
接著是以下面的方式改變下線素質:
1.上台訓練:要改變下線的素質這是最好的方式。「讓下線上台,可以使之立即了解自己缺少什麼,進而激發求知精神,並向上要求主動學習。」李旭表示。
2.性格引導:上線應充分了解下線性格之優缺點,再依其性格發掘其學習欲望、創造學習資源。如果下線多為家庭主婦,一直拒絕學習,上線可以言語激勵:「今天你是一名家庭主婦,當有一天上台領獎,你會希望自己還是這樣上不了檯面嗎?」以目標期望引導、開發其內在欲望。
3.領袖特質建立:告訴下線,當你擁有一名下線時即已成為領袖,即應展露領袖特質,妥善帶領下線,營造資訊不虞匱乏的學習環境,而非俟組織規模已成形時再傷腦筋如何提升體系文化。

文化深根,跳脫產業格局
體系領導人是最了解組織發展狀況的人,所以由領導者帶領改革最快速也最有效;但是人人都要有向上管理的觀念,體系領導者應向上要求公司、下線應向上線要求變革,如此,才能真正將體系文化革新,而非僅由體系領導者自己找問題、解決問題,因為當一個體系領導者發現問題時,通常問題本身都已相當棘手。
直銷體系的文化百百種,通常文化的形成及塑造與體系領導人有絕對的關係,如:家庭主婦型的上線通常所找的下線也八九不離十,不是左鄰的太太就是右舍的媽媽;上線為公務人員轉戰直銷的,下線不是以前的同事就是當兵時的袍澤,素質也多類似;上線是國小畢業者,多不會找大學以上的人來共同經營。
當然,當組織逐漸擴大時,素質將愈來愈無法掌控,擁有各式各樣背景的人都會出現,如何讓所有的下線認同體系文化,並願為體系文化共同努力,不單只是上線的責任,而是體系所有成員的共同任務。
我們必須承認,直銷之所以一直無法跳脫「產業」的格局,而未能以「企業」的形象立足,直銷人及經營者均須付起相當大的責任,如果我們無法將「文化」二字在體系中深根,專業的格局及整體作戰能力必然無法提升,為此,本刊特別企劃了「揭開直銷體系運作內幕」的題材,經過層層過濾及篩選,我們找出了領域中最常見及最具特色的體系,希望藉由我們深入體系內部的分析介紹,能讓您對於體系及體系文化的建構與運作過程,有深刻的認識。
1.民主型體系:即重視下線能力、性格及才能的團隊,上線以紮實的人力智庫為後盾,充分掌握下線的性格,再依其能力放任發展。此型的領導人須懂得權力的收放,並能清楚掌握組織發展與目標,懂得適時引導下線,以防陷入一盤散沙的困境。
2.學習型體系:強調將體系塑造為學習型組織的領導人,多原為從事教職、訓練的白領,或學歷為大學、碩士以上的高級知識分子,且體系靈魂人物背景亦不脫離此範疇。在理念相通又學習資源不虞匱乏的條件下,建立學習型體系的精神較易推展;但隨著體系參與分子的多元,學習型概念的推展或多或少會遭遇阻礙或排斥;此時,是讓步還是更加強化、凝聚共識,在取捨間領導人應有所選擇,基本上當體系已有建立組織文化的概念時,建議您不妨結合旁系的力量以延續文化建立的工作,不要輕易放棄,畢竟學習型的組織非一蹴可幾,需要時間的堆砌方可成就。
3.草根型及慈母型體系:此型為以領導人的特質為主導而發展出來的組織特色。雖然草根型的領導人必然招徠與草根型相近的下線,但經過琢磨,草根也能玉樹臨風;而媽媽隊伍也能走上舞台,散發明星風範。此型的成員雖非菁英,但其親切、易放下身段的特性是很容易為上線引導的,所以教育訓練是淬勵下線的不二法門。
4.青春型體系:由學生、年輕人共同組成的直銷體系在直銷領域中已愈來愈多見,年輕的直銷商敢衝、肯拼且勇於嚐試,讓許多直銷前輩瞠目其後;但由於其性格未臻成熟,極有可能導致體系呈現虛華、不誠懇的文化,所以青春型體系應更加強教育訓練,多向較成熟的體系學習,讓體系朝長久經營的目標邁進。
還記得過去的傳領領袖,站上台去,一呼百諾,下線言必領袖,將上線視為生命中偶像般的情景嗎?這樣的特色在現在的直銷體系中則難以得見。
在講究「個人品牌」的時代裡,現今的直銷體系著重的不再是神化後的個人特質,而是藉由領導人的經驗引導組織成員創造其個人特質,並將此特質與組織文化相融。文化特質可以不同,組織成員可以多元,但是依組織之規模與目標設立的改變,體系文化應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可以全部打破,重新再造的。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高潛力的直銷族群在那裏?

直銷運作4密法

直銷業轉型成功的要素

直銷夫妻檔漫談經營路

直銷商自我完全訓練秘笈

那種「美白」消費者最愛?

瞄準300萬人口的市場商機,首次直銷人消費意願調查揭曉

點亮直銷事業成功明燈

贏在人生的起跑點上

日本「黑色夢幻」的台灣經營路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