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就業與創業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辜勝阻
期數 / 第197期

    就業與創業


朗讀:


通過鼓勵創業來帶動就業
當前,就業涉及到兩個群體:一個是農民工群體,一個是大學生群體。一方面,這兩個群體都需要一種政策來通過創業帶動就業,如果有一部分人能夠創業的話,那麼就業的壓力就會大大緩解。
另一方面,我國推出的經濟刺激方案和投資計畫,首先是要強調就業效益。現在有人講,四萬億就搞「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但是它的就業效應是非常有限的。我認為,4萬億的投資應該更多關注就業,更多刺激創業。要高度重視就業效益在投資計畫中的作用,通過投資來帶動就業,然後通過保持中小企業的穩定來保障就業。
我們一直呼籲,政府應該在農民工就業創業方面加大投入。危機下中國經濟不夠活躍的一個問題是以前過分依賴國外市場,國內的市場起不來。現在要轉而擴大內需、保內需,因為我國最大的內需而且是最有潛力的內需是在農村市場。
我們應當看到,危機的影響是雙重的,不僅會對原有的經濟發展形成衝擊,而且也會形成「倒逼」的機制改變原有發展路徑。從這種意義上來看,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也是雙重的,危機帶來的不僅僅是挑戰,同時也蘊含著機遇。
歷史經驗啟示我們,危機是一種倒逼機制,在政策的引導下,待業者被迫創業,最終化解了當時就業的壓力。創業不僅能夠解決自身就業,而且在擴大就業方面具有倍增效應,一人創業可以帶動多人就業。
調查表明,平均每名創業者帶動就業3.8人。據調查估計,截至2006年回鄉農民工已經有800萬人創業,並已經帶動3000萬人的就業,達到了「吸引一人返鄉創業,帶動一批人就業致富」的效果。
「引鳳還巢」正在成為某些勞務輸出大省經濟發展的一支生力軍。因而,破解當前的就業壓力也重在「開源」,即創造新的就業載體,通過鼓勵創業來帶動就業。

讓更多的勞動者成為創業者
一般認為,創業有兩種類型:生存型創業和機會型創業。生存型創業背後主要的動力機制就是「倒逼」機制。
如果說30年前的創業浪潮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次,即以城市邊緣人群和農民創辦鄉鎮企業為特徵的「草根創業」,那麼第二次創業浪潮則是以體制內的精英人群(科研部門的科研人員和政府部門的行政精英)下海創業為特徵的精英創業。據報導,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有十萬人從體制內走向體制外「下海」經商。
第三次是加入WTO以後伴隨新經濟發展,以大量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為特徵的「海歸」創業。
當前,第四次創業浪潮正在形成,也即由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和就業危機所「倒逼」的農民工創業和大學生創業。
由金融危機帶來的就業壓力已使很多人選擇自己創業。例如,從2008年9月至今,淘寶網上新開店鋪每個月近20萬家,每天有5000人在淘寶網上開店,網路創業熱潮正撲面而來。面對危機,政府應該用創業帶動就業,利用危機倒逼機制,主動引導第四次創業浪潮,讓更多的勞動者成為創業者。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領導者的修為典範

改變與學習,破除「雇用破壞」

服務跟著銷售走

生財之道無關乎景氣

直銷行業呼喚世界500強

直銷旋風的學理見解

直銷產業資訊大公開

新車的啟示

品牌行銷要跟得上時代!

狀元夢落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