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數非致勝關鍵,公平才能永續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69期
代數非致勝關鍵,公平才能永續
朗讀:
經營直銷公司,獎金制度確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它是直銷選手們在市場競技時的比賽規則,同時也是努力多寡的衡量指標之一。
在現今百家爭鳴的直銷戰國時代,各直銷公司除了致力於提高產品品質,加強教育訓練,提供高效率的後勤服務外,在獎金制度的設計上,也力求能滿足直銷商需求,並符合公平競爭原則。然而,各類獎金制度的設計都有其優缺點。其中,針對獎金發放代數之限制,是否會影響各直銷商對下線組織輔導之熱忱?
角色不同要求也不一樣
陳達文表示,這是一個心態問題,視各人對組織之奉獻程度而定。一般直銷新人較易犯短視的毛病,直接以回饋之多少來做為衡量,而高階領袖或講師,相對則比較能從大處著眼,做到一視同仁的境界。
王羽妃也同意這個看法,雖說做直銷不是愛心事業,但大部份人都是現實的,只有極小部份的人能夠放下私心,不受制度限制,對下線不分代數、無私奉獻。
李美利指出,雖說這是個人奉獻心態的問題,但若公司獎金發放是以固定之代數為準,無形中很容易造成直銷商把輔導焦點放在固定代數內,並以利益角度出發,對於獎金發放代數之外組織輔導工作缺乏熱忱。她同時也指出,有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無直接利益的事情,偶而為之無妨,但次數多了之後,熱忱必減。
陳達文以為,對於有代數限制之獎金發放制度,最大的好處是限定了直銷商們的工作範圍,直銷商都很清楚各自的工作崗位;我輔導我某代數內之下線,而下線則負責輔導其各自的某代數內之下線,大家彼此工作,也清楚分工。
王羽妃也提出其觀點。從新人的角度來看,一般新人對直銷的精髓尚無法掌握,常產生誤解。若獎金發放無代數上之限制,容易讓新人產生錯覺,認為不公平,自己的付出會被上線層層分享,若有代數限制,則能減低此種錯覺。
李美利覺得,若做清楚的代數限制,最大好處是讓組織上線的壓力及負擔減輕,只需把較多的心思擺在某代數之內,全心投入輔導、帶領這些下線,其所要承擔的工作也相對減少許多。
陳達文針對輔導獎金發放代數外之組織下線,進一步提出其觀點。他覺得直銷是人脈的事業,若體力及時間許可,他鼓勵直銷商們走出獎金發放代數的枷鎖,與全體組織下線成員建立感情,這樣才能發揮個人魅力及影響力,從而加強組織領導的效能。
資歷深淺對制度看法不同
王羽妃覺得對於組織之拓展,無論是新人或舊人,制度本身不是一個很關鍵因素,反而是公司的教育制度、產品、配合才甲天下吸引人的關鍵。
李美利表示,在直銷界中能言善道者多,任何制度,在說明會上透過講師的口才修飾,幾乎都天衣無縫,對新人來說,代數限制與否並無差別,但對老直銷而言,則有一定的影響,這將是他們評估參加與否的因素之一。
陳達文表示,若一家公司在招募說明會上,只一再的以獎金制度為誘因,會造成參加者疑惑這家公司是否一無是處,否則何須如此?他也指出,所有公司都是從產品訂價中撥出固定獎金百分比。無論發放代數多少,都還只是在這範圍內,這是個數學的問題,不應過份宣染。
針對以上問題,與會者都有一致看法。今天的直銷業,已逐步邁向成熟的階段,經營環境也複雜許多,各直銷公司若想在市場上永續經營,必須做更慎密的規劃,除了有健全、合理、公平的獎金制度外,公司應該在多方面的補強,不應還停留在「比制度」的階段。
各類制度當然有先天性的利弊,雖說無代數限制的獎金發放制度較吸引人,但礗未必能取得絕對性優勢。當下的直銷是公平的事業,直銷商們領取獎金的多寡依各人的付出而定,制度本身終究只是獎勵直銷商努力的一種評審標準,業者不應以此相互做比較,甚至相互攻擊。反之,更應積極加強對直銷組織心態及技巧上的輔訓,樹立正確的直銷價值觀,這才是明智之舉。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