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使電影成為廣告的舞台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劉典嚴
期數 / 第158期

    使電影成為廣告的舞台


朗讀:

企業如果不打算製作廣告影片來促銷產品,則可以安排它們的產品出現在好萊塢電影或電視影集中,這是一種當前極為流行的樹立品牌知名度方法,一些廣告客戶採取的置入性行銷是用「以物易物」的方法讓產品出現於電影中──亦即免費提供產品(往往還加上支援服務),以換取其產品在電影上曝光的機會。交易條件通常包括授權廠商在其它廣告(像是平面廣告)中使用影片名稱,如此一來,電影製片商也能節省部分廣告支出。
這種行銷方法具有傳統廣告所無法提供的幾項益處:隱含名人對產品背書、較低成本、觸及更多消費者(基於劇情片和高票房的情境喜劇片全球發行量愈來愈高)、廣告期更長(電影及高收視率電視會被製作成DVD,重複於電視上播放多年)、強迫性較低。在電視節目方面,置入性行銷可免除廣告客戶因為收視戶使用數位錄影技術(例如TiVo)自動刪除電視廣告而減損廣告效果的問題。
置入性行銷和搭售還可幫助廠商重新創造或提升產品形象,例如寶馬汽車公司的「BMW Mini Cooper」,在2002年版的「Mini Cooper」問市後,舉世知名的一些報刊媒體對這款車的形容詞不外乎是「四四方方」、「小巧玲瓏」,但是,在2003年賣座頗佳的電影《偷天換日》(The Italian Job)裡,Mini Cooper出盡風頭,片中呈現著三位主角駕駛這款車狂飆的場景,開創了更佳、更誘人的形象(最早的1969年版「Mini」也現身於這部電影中)。
另一個微妙技巧地推銷產品、創造口碑的方法是參酌莎士比亞名劇《馬克白》(Macbeth)中的提示:「整個世界是個舞台」,暗中地在真實世界裡置入產品。1990年代早期,美國機能飲料「紅牛」(Red Bull)剛問市時,該公司把此飲料的空罐子裝滿於人潮多的垃圾桶裡以引起人們的好奇。
置入性行銷雖能讓業者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達到強力行銷的成效,並使得消費性產品比過去更加無孔不入,但是,企業推銷產品的意圖若太明顯,很可能會造成反彈。例如第20部007電影《誰與爭鋒》(Die Another Day)因為置入太多產品與搭售(tie-ins),令這齣片被揶揄成《Buy Another Day》;此外,麥當勞也曾因此不慎冒犯了回教徒,該公司於1994年世界杯足球賽的贊助活動中,在它的紙袋上印出夏季晉級最後決賽的24國國旗,其中一個是沙烏地阿拉伯,沙國國旗上的阿拉伯文意為:「萬物非主,唯有阿拉。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虔誠回教徒不高興見到這段信條上面被沾蕃茄醬,且被丟進垃圾桶裡。在這種不穩定的環境下,現今的企業領導者將必須煞費苦心地尋求促銷產品的平衡做法。
(作者為育達商業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管理系講師)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觀念是致勝武器

迎接消費者共生時代的來臨

樂於接受啟發

擁有希望的祕訣

溝通管道 上下都要通

穿出彩色襯衫的專業感

用心領導

廣告傳媒推動直銷商機

行動能力-馬友友的音樂花園

要抓住直銷團隊結構優化的關鍵期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