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彈性雇用制的新趨勢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石滋宜
期數 / 第111期
日本彈性雇用制的新趨勢
朗讀:
日前,日本總務廳公佈2001年11月失業率達5.5%,突破百萬,創空前記錄;其中最顯著的現象:遭解雇等非志願的離職超過志願離職者。對此,很多人解釋成是由於企業經營困頓所致。
然而,事實全是如此嗎?
我認為,上述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另一層必須更加探究的是,由於有愈來愈多的日本企業改變傳統經營理念,打破過去的「終身雇用制」,改採「彈性雇用制」,所以遭解雇的人增多。
這樣做法,一方面,將不懂得學習改變的員工淘汰,減輕人事費用負擔,另一方面,祛除僵化的官僚體系,讓表現好的員工不受年資、學歷影響而出頭。事實上,其最大意義,在於日本企業對雇用「人財」趨於活絡化,評鑑以成果取代年資,營造創新?主的企業文化。
依此,分析有三個趨勢,值得華人企業經營者參考:
一、鼓勵企業內創業。
例如,以提供平價美髮服務的日本QB網路集團,2001年時約110家,2002年將成為160家。他們有突破性做法—鼓勵旗下設計師企業內創業,規定他們四年內一定要獨立,否則就領60萬日圓退休金後離職。優秀的員工在公司每月可收入超過60萬日圓,但倘能自行創業,年薪將達到1,000萬日圓。
二、使固定的人事費用變成變動費用。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調查顯示,日本部分工時員工占日本總就業人口24.1%,已超過英國和美國。現在,有些公司更把人事費用視為變動費用,如日清醫療食品公司,其業務主要是負責供應超過2,800家醫療院所和看護設施的伙食,該公司在各處的派遣契約員工數達到1.3萬人,是正式員工的兩倍。但該公司毛利率卻高達15%。
三、加速人財服務業—派遣員工時代來臨。
在全球化、自由化的潮流下,市場愈來愈重視專業成本,如「知識技術人士」(knowledge technologists)-軟體設計師、金融精算師、臨床實驗室分析師、購併法律顧問等等,像花王公司將部分需要高度專業性的業務—合成和分析化學物質等,委託碩士和博士級的派遣員工負責。事實上,未來這些人財的範圍不是來自當地而是全球,也因此會刺激人財服務業的興起。
我認為,臺灣企業,對派遣員工的需求,將愈來愈明顯,而人財服務業,是非常有潛力可即刻著手投資的行業。(黃祖強整理)
本文取材自總殘學苑,http://www.ceo21.org/,作者為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