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如何巧妙運用直銷會議方式?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13期

    如何巧妙運用直銷會議方式?


朗讀:

只要一提到會議,多數人都避之唯恐不及。「會議只是個形式,不能解決問題。」這是一般人對所謂的「會議」的看法。
但是,在直銷事業中,會議就不那麼令人憎惡,甚至,直銷商還會主動策畫、舉辦。從HP、OPP、NDO到教、管理、進階及潛能開發等琳瑯滿目的會議形式,直銷公司和直銷商總能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的重複安排,並且越辦越起勁。
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結合生活與直銷,讓會議變得生動有趣,人人都「想」參加,是直銷會議的特色。
參與本次下午茶的傑出直銷商一致表示,會議有其基本形式,但不要因此被規範所牽制,若你能區隔出參與者的需求性,對症下藥、靈活運用,並帶動全場人員的交流,則這場會議就有可能發揮它預期的成效。

■陳貴義
對症下藥滿足需求


一個火爐中,放一個木炭,再丟進一個火苗,它就能燃為大火;但倘若你不放火苗,只是不斷加木炭,它終究無法產生熱能。因此,在不同方式的會議中,針對參與者的需要,對症下藥,辦一場能滿足各人需求的聚會,可以說是直銷人必備的專業技巧之一。

我將聚會方式分為六階段:
(一)OPP說明會:第一次接觸直銷的朋友,我通常會帶他去聽創業說明會,讓他了解直銷是什麼?我們賣何種產品?制度跟傳統事業有何差異?並且讓他感受到直銷聚會中,積極、令人興奮的會場氣氛。
(二)NDO訓練課程:加入成為直銷一分子後,公司會針對產品再做詳細解說,且配合產品,有專業知識的傳授課程。
(三)密集訓練:以前可能大多數人都是別人員工,現在經營直銷事業,每個人都是老闆。不過,雖然老闆是每個人都想當也可以當,但並非每個人都會當,因此,須把不正確的觀念、態度先予以糾正、調整。
首先,要告訴下線,不要抱怨自己的命沒別人好,只能苦一輩子,因為每個人的命都是由自己造成。命運決定個性是勤快或懶散,而個性形成源自於你的習慣、態度與觀念。如果你每天下班後只是喝茶、聊天、看電視,然後抱怨命不好,幾十年後你當然還是毫無進展。
(四)進階訓練:使直銷商轉型為領導者的訓練,讓每個人都有站在台前的機會。
(五)旅遊研討會:藉著明媚風光拉近組織間的情感,並且開闢出一段「挖寶時間」,由上線傳授下線一些心得、經驗。
(六)表揚大會:屬於對傑出直銷商予以肯定、獎勵的會議形汰。經由表揚大會對直銷商的鼓勵,將會激勵其他直銷商有更優越的表現。

■葉惠琴
感覺不錯下次再來


我當了二十七年家庭主婦後投入直銷,爾後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升到鑽石級主任,HP(家庭聚會)功不可沒。

家裏黑色的餐桌,就是我定時定點聚會所在地,它沒有外面會議廳設備完整,但是讓人感到溫馨親切,想再度來訪。很多朋友告訴我:「葉姐,第一次來都不懂妳在說什麼,只覺得朋友聚在一起很快樂,還想再來。」我的會議方式就是在這種輕鬆愉快的氣氛下進行。
根據家庭聚會參與者的性別,會有不同的內容講解,若女性人數多,將以產品介紹、試用為主;若男性人數多,則偏重介紹直銷制度及其事業發展。總之,若能區隔出對象的差異性,會議效果更大。
當然,正常狀況下,聚會內容要兼顧事業與產品之說明,否則直銷也難做得好。
深入做直銷一段時間後,組織中有訓練課程,利用Copy方式,學習前輩經驗,並藉此互相切磋琢磨,使每個人都可成長。
偶爾,有機動性聚會舉行,例如:幾位旁線的直銷商喝喝下午茶,在輕鬆的溝通中,達到資訊互通的樂趣。
此外,在一年一度的海外會議中,我們更可觀摩、學習不同國度的傑出直銷商登上高階的歷程,對於拓廣自己視野、組織成長很有幫助。

■殷第綱
突破窠臼靈活運用


直銷會議必須表現出生活化而非機械化的特質。我提出四種直銷商必備的會議形態供大家參考,但它們僅是理論、架構、仍須配合實務運作,靈活運用,會議才會成功。

(一)開發型:不要被會議名稱如HP、OPP等框住,認為開一個會好像就要正正式式地台上講課、台下聽課才行。如果你無法把直銷帶入生活中,開發的新朋友不能進入狀況,死亡率會持續增高。
(二)教育訓練:這是從前直銷公司較欠缺的,現在已逐漸增加。直銷人人會做,但態度、觀念不正確,直銷界素質將無法提升。換言之,培養直銷商的專業知識,可以為公司奠定穩固基礎。
(三)激勵型:大部分人都喜歡說好話、話好說、好說話,所以在鼓勵、讚美聲中成長,是直銷人彼此互勉的最大特色。
(四)管理型:當直銷組織網擴大,組織成員就須具備管理的能力。例如,什麼時候要幫助下線,什麼時候讓他自己做,都需要規畫。若是不懂管理組織、管理自己,就容易把事情弄得毫無頭緒。
四種形態的會議,可配合常態性、機動性方式進行,它們也可結合在一起,端視你如何運用。如果把四種形態摒除,單純辦個戶外露營活動也很好。在沒有提及產品、制度情況下,大家聚在一起生活個二、三天,從點點滴滴中學習,對「組織」的概念會更清晰,凝聚力也將加強。
舉辦會議,重視過程的分享比評估會後的結果,意義來得更重大,如果很在意聚會的成果,忽略過程,反而無法將會議真諦發揮得淋漓盡致。

■許昌崟
溝通橋樑成長機會


只要有「人」就會有問題,而在直銷組織裏,人更是事業成功與否的重要元素。如何運用會議功能,搭起彼此溝通的橋樑十分重要。

在直銷公司裏,幾乎每天晚上都有OPP,每個月則有固定時間的訓練課程,完全免費對外開放。每個人可視自己需求,針對事先擬定的會議時間及內容,選擇他所適合又有興趣的項目參加,提高管理的效率。
會議中,我們著重直銷商「邊學邊做邊教」的觀念,因為如果只是參加所有會議而不行動,或是單憑自己摸索卻不在乎組織、公司提供的訓練,都非正確的做法。
會議形式除教育型、激勵型外,更可透過露營、KTV等寓教於樂的方式學習。溝通的形態有千百種,但帶給每人成長機會的本質是不變的。
當直銷商越能溝通,心胸就會越寬廣,事業越做越大的可能性也增加。我因接觸直銷,透過聚會而改變自己,使自己擁有更樂於助人、鼓勵他人,且積極有夢想的個性,是我最大的收穫。

■陳麗珍
觀摩別人擷長補短


邀約直銷商參加會議前,我會告訴他們:「要不要進入這個門,你成功或失敗機率各占百分之五十;但若你不嘗試跨入,則永遠都沒有成功的機會了!」

直銷會議形式多又密集,因此在質量上要事前規畫,有所為而為。我把會議簡單分為充電型和溝通型:
(一)充電型:占全部時間的百分之四十。內容包括教育訓練、領導課程、專業知識的培養。「充電」的順利,能促進直銷商一竅通,其他都通。通常這類型的充電課程皆以參加所屬公司或組織所舉辦的為主,但我打破了這種界定,也帶下線去其他公司聽OPP。到別家直銷公司聽課,是希望能吸取對方的優點以擷長補短。我不害怕因此流失下線,假使公司的制度、產品好,教育訓練紮實,下線還是被別家公司所吸引,公司就應該檢討,是不是還有那裏發生問題。
現在的直銷環境不似從前封閉,在法令完備、媒體普遍報導下,直銷商要學習以更寬闊的胸襟面對同業。
(二)溝通型:直銷的零售、推薦、服務,每一項都須用到溝通技巧,而不論是一對一或一對百,溝通技巧、內容都可決定成敗。當然,這並非表示能言善道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每當下線跟我抱怨碰到刁難客人,無法溝通時,我會鼓勵他們掌握每一次這樣的機會;越刁難的客人,越會暴露出問題癥結,對自己是很大的挑戰。

■洪玉惠
每會必到存活率高


傳統企業的會議參與者多是以被動心態參加,而直銷會議最大特色是「直銷商主動參加」。

我們希望直銷商每會必到,如此他的存活率才會高。開會的目的不只用來討論、溝通事情,對「增強信心」、「凝聚團體力量」和「培養組織感情」也有助益。原本素不相識的人,將可藉由會議而逐漸熟悉,進而增進情誼。
公司舉辦戶外研討會,直銷商晚上聚在一起交換心得,樂而忘「睡」,也是一種會議方式。
會議形態可分為:開發型、激勵型、管理型。
開發型會議:基本上有HPOPP及NDO等方式。此外,訓練個人潛能開發的研訓班、經理級訓練班、戶外研討會及不定期的專業知識教育課程,都屬於此範圍。
激勵型會議:是針對產品而設計。請一些實際使用過產品的人士做見證,以樹立直銷商對產品的信賴度。
管理型會議:可配合公司會議計畫,每月月初將各區區經理集合在一起,討論整個公司營運的狀況。直銷公司和直銷商雖無雇佣關係,但如果讓高階直銷商加入討論公司發展方針,不但能增加彼此凝聚力,更能深入探討實際運作時問題癥結之所在。

■簡瓊玲
區隔方式因應類型


世界上有四種人,召開會議前應先針對他們的特性規畫適當的形式配合需求,才能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是那四種人呢?
(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這種人自以為很懂,其實什麼都不會,對於別人的意見、看法常一概推翻,最不適合成為邀約對象。
(二)不知道但明白自己不知道:已了解自己的不足,只要賦與教育、訓練,是個可造之才。
(三)知道但不知道自己知道:這種人具有潛在的領導特質,可以辦潛能激發課程慢慢引導他,發揮自己的能力。
(四)知道而且明白自己知道:這是難得的領導人才,只要加強建立正確的直銷觀念、做事態度,此人必大有可為。
因應不同對象、目的所召開的會議,可概分為常態式、不定期式和特別式。常態式會議有產品分類介紹的訓練課程、組織運作經營課程和表揚大會。不定期式會壁以旅遊研討、新產品發表居多。在上述兩種會議中,偶爾可用別出心裁的特別方式舉行,以提高聚會的成效。
什麼人適合什麼樣的會議,不僅本人要能判斷,領導者亦要輔導他做選擇,並且告訴與會者,報持有夢想、肯付出的心態,才能有所獲得。由於在直銷的路上,有人走快、有人走慢,會議是讓直銷人知道自己不孤單、有大家互相扶持、有人與你結伴而行的最佳訴求方式,但是,如果你原地不動,別人再怎麼推,也於事無補。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直銷運作4密法

建立「聚會觀摩」(PARTY OBSERVATION)制度

新直銷通路─人員直銷之死?

直銷業的服務系統

談直銷的經營心態

台灣女企業家第一人 紅典總裁黃淑慧獲聘北京清華大學顧問教授

日本「黑色夢幻」的台灣經營路

走出直銷開店迷思

雙勝雙贏的直銷人

廣告與直銷可以水乳銷融嗎?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