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病大麻煩~談嘴破的保健
分類 / 直銷人物
作者 / 張曉晰
期數 / 第100期
小毛病大麻煩~談嘴破的保健
朗讀:
內文: 嘴破,正式的名稱叫作「復發性口腔潰瘍」,簡稱「口腔潰瘍」、或是「鵝口瘡」,是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病變。主要症狀,是在口腔內的唇、頰、舌及上顎等黏膜處,長出一個或多個大小不一的潰爛點,並且還會伴隨腫、痛的症狀。
為什麼你會經常嘴破?
我們常聽到人家說「火氣太大,才會嘴破」,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其實,導致嘴破的因素很多,一般常見的是由於睡眠不足、消化不良、壓力過大、或是精神緊張所引起的;另外,飲食過於油膩,吃太多炸烤、辛辣的食物,或是喝酒過多,引起鐵質、維生素B2及葉酸缺乏時,也會引起嘴破的症狀。甚至吃東西不慎咬傷或燙傷,也會導致嘴破。
有時,某些疾病,如罹患自體免疫性疾病、貝歇氏症、扁平苔蘚、天泡瘡或牛皮癬,嘴破是其症狀之一;同樣現象也發生在癌症末期及長期接受化療者的身上。
再者,因為口腔衛生習慣不良、細菌或病毒感染,甚至是本身體質過敏、使用藥物過敏等,都是產生嘴破的原因。還有因為吃檳榔、抽煙或喝酒過多導致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所產生的嘴破現象。
嘴破了,該怎麼辦?
嘴破的確是很惱人的事,因而良好的護理,有助於早日痊癒,也可以有效地降低疼痛感。
第一, 避免吃太硬、纖維太粗,或是太燙、太冰的食物,以免刺激到傷口,反而更疼痛。
第二, 隨時注意口腔衛生,吃完食物宜漱口。
第三, 飲食以清淡為主,過於酸鹹、辛辣的食物是大忌,應忌口。
第四, 適量補充維生素B群、維生素C及葉酸,不妨多喝葡萄柚汁或紅蘿蔔汁。
第五, 必要時,可以用藥水漱口或塗抹藥物,不過,最好是由醫師處方,不要自行亂塗抹偏方。
一般而言,只要適當地休息,嘴破通常在一個星期左右就會自動痊癒,甚至不用給予太多的治療。不過,如果整個潰瘍情況持續2~3個星期以上都不好,甚至連續反覆發作時,就得小心了,可能是口腔黏膜細胞發生病變,也可能是癌變的前兆,應該立即到醫院做詳細的血液檢查,以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提高免疫力讓你不再嘴破
振興醫院營養師謝宜芳認為,所謂的「火氣大引起嘴破」之說,指的就是缺乏免疫力。因此,要預防嘴破,就要從改善生活與飲食,提高免疫力著手。
首先,睡眠一定要充足,生活要規律,不要太疲勞、太緊張;其次,飲食上要多吃蔬果,並增加蛋白質的攝取,以增強抵抗力。還要經常刷牙漱口,保持口腔衛生,以減低細菌、病毒的感染。
此外,吃東西時,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以防止因咬傷或燙傷引發的潰瘍。當然,多運動,增強身體免疫力,也會減少嘴破的機會。
總之,嘴破的發生,其實是身體發出的一種訊息,提醒你:睡飽一點、不要亂吃東西,好好愛護身體,才能健康快樂。
TIPS
中醫觀點談嘴破
中醫將嘴破分為五大類型: 第一類型屬於心火旺盛:是因熬夜、失眠或思慮過度所引起,好發在舌上,且舌頭呈紅色;病人會有口乾、煩熱等症狀。
第二類型為陰虛火旺:是因疲累、久病失調或服用過多溫熱補品所致;潰點呈黃白色,病人常有失眠、盜汗、手足心熱等症狀。
第三類型為脾胃積熱:是因飲食失調所引起,潰瘍點多半會充血;病人會有便祕、尿黃、好喝冷飲等症狀。
第四類型,為脾胃虛寒:潰瘍點癒合慢,較不疼痛;病人會有胃脹、食慾減退,易腹瀉、舌苔白等症狀。
第五類型較為少見,是為肝寒犯胃:,是飲食過寒或過勞所引起,癒合慢且會反覆發作;病人多為體弱多病者,常有頭痛、手足冰冷、胃酸等症狀。
因為形成的原因不同,必須要辨症下藥,並配合飲食與作息來調理。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