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公平會為直銷到底做了什麼?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69期

    公平會為直銷到底做了什麼?


朗讀:

台灣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簡稱公平會)和直銷的關係到底是什麼?如果拿這句話問所有的直銷人,相信得到的答案肯定是不清不楚,若非如此,直銷世紀雜誌就不會時常得面對大眾關於「某某家直銷有沒有登記?」、「誰誰誰是不是合法」等尷尬問題了。

公平會到底在做什麼?
是的,小到全台灣直銷公司登記、報備與否,大到執行懲處不合法直銷公司,這些全都是公平會的事。事實上,嚴格說來,公平會與直銷的主要關係並非「輔導」,而是「管制」,也就是在不限制發展的前提下,為直銷生態把關,「由於直銷經營型態特殊,每當發生問題時,往往對社會及民生造成不小的影響,所以公平會對直銷發展的態度是依其合法性與否加以管束。」公平會委員鄭優表示。
所以公平會於1992年公布了「公平交易法」,並於公布後一年施行;又依照此法第23條第2項規定,於1992年發布「直銷管理辦法」,這兩個「法」,都是政府用來「有效規範管理」直銷業的。
事實上政府是以「報備從寬、管制從嚴」的立場出發,只要業者有心於直銷事業,政府必然展臂歡迎,持相關證件來報備登記即可;但是,報備了就表示願意被政府列為管束對象,公平會人員會定時或不時對您的事業好好照顧一番;不報備也可以,至少可以省去不少官方關愛的眼神,但你可能連被關愛的資格都沒有,就直接被迫關門了。

取締並非主要業務
公平會依照公平交易法及直銷管理辦法,對直銷從業人員以及一般民眾的服務有:
1.查緝:公平會身為直銷主管機關,可以前開二法對於直銷從業人員行使執法、調查及取締權,以積極查輯不法情事,導正變質直銷。
2.溝通:為使直銷產業環境更加良善、健全,公平會不斷與直銷業者進行雙向溝通,在檢視報備文件時,若不符規定,公平會會詳盡告知;在進行例行業務檢查時,接受業者各項諮詢、給予業者適當中肯的建議;並設有服務中心,提供各類法令解說、文宣資料及諮詢,業者及參加人可親往或以電話諮詢。(聯絡方式見文末)
3.資料:為使報備程序與報備資料規格化,公平會印製了「直銷事業報備書」、「變更報備書」及「報備須知」等,以提供新加入直銷產業的業者參考;並且編印有「如何判斷直銷產業合不合法」、處分違法的「直銷案例彙集」等宣導系列資料,以供一般民眾、業者參閱。鄭優指出,一般民眾或業者不用這些資料時並不會去找,等到需要時往往已經觸法,「甚至許多業者觸法了還弄不清楚為什麼,但是公平會並不會因為你不知情而從寬量罰。」
4.宣導:為使民眾及業者充分了解直銷相關法令及公平會的執行成效,除經常於廣播(中廣、警廣)媒體上宣導外,並建置電腦網站及查詢站。(網址見文末)又因直銷公司常至校園徵才,故公平會亦不定時選定商業專科學校及大學,宣導參加直銷應有的心態及如何選擇、判斷合法直銷公司。

角色功能不時選挑戰
過去一般民眾對於直銷均抱持著高度質疑,然於1992年公平交易法公布實施之後,就此確定了直銷的合法性,所以公平會一直以來希望發揮的功能,就是依法執行公平交易法,以維護民眾及消費者的權益,確保交易秩序的公平競爭、以及促進國家經濟的安定及繁榮。
但是這樣的角色功能卻時常遭到挑戰及質疑。「公平會雖在防止質變直銷的滋生及蔓延方面有著相當大的取締決心,但部分非正派經營的業者,不斷翻新非法直銷手法並且到處流竄,運用虛化的產品,鼓吹短期致富等不正當方式,確實使得公平會在掌握上及執行上可能產生缺漏,而造成社會經濟相當大的傷害。」鄭優表示,如:前年的3+1公排、去年的雙軌制風暴,甚至至今仍有許多合法經營的業者部份作為亦不盡合乎商業道德及倫理,如:以欺騙手段強拉學生入會、不允退貨等。同時目前亦有許多值得公平會關切的直銷活動在進行,如:經修改後的雙軌制業者動向、網際網路直銷、以及直銷商品網頁廣告、房屋買賣、生前契約等等,面對這種種的難題及挑戰,公平會如何藉由修法程序及其他管道的防堵及疏導,使不法的直銷業者能真正銷聲匿跡,確實需要很大的執法成本,「所以如何讓本會能夠及早掌握直銷業的資訊,進一步有效強化我們的管理工作,也一直是我們執法上的重點。」

單靠法令怎能有效管理
公平會成立迄今已6年多,若細數其執法成效也頗令人咋舌,「但是,如何加強與業者的溝通與宣導、健全遊戲規則、資訊取得透明化、評鑑系統及管理系統的運用等,卻旦在嚴格執法之外,公平會未來要努力的重點。」
事實上,依照公平會管理直銷6年多以來的經驗顯示,單靠政府法令的規範是不夠的,如何讓業者本身建立一個「管理機制」,才是大勢所趨,也是更適當的產業生態發展方向。因此,公平會在今年除了成立「直銷專案小組」,隨時監控市場狀況外,亦將大幅修正「直銷管理辦法」、擬定「加強直銷事業管理方案」。
鄭優表示,公平會於今年初即成立了「直銷專案小組」,並由其本人擔任召集人,而專案小組除就「直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詳加討論外,並指導業務處進一步強化管理工作及宣導。
而在修訂「直銷管理辦法」的方向上,則包括:
1.直銷事業應於開始營業之前(約半年)即報備;
2.對於準參加人權益的規範(如退貨權益保障);
3.年輕學子如欲參加直銷,則其法定代理人應同時提出書面同意書;
4.業者於接受公平會業務檢查時,其受檢書面資料應提報完備;
5.法規中增列業者不得以廣告為徵募直銷商的方式等等。

落實大社會小政府理想
而於擬定「加強刀層次直銷管理方案」方面,則包括:
1.建立便捷民眾查詢及申訴的管道:公平會於每月彙賴直銷報備名單,交由服務中心僅供民眾索取,並將該名單上載至公平會網頁,民眾可依照「縣市別」或「筆劃」自行檢索。此外,公平會第三處第四科亦設有電話紀錄簿,蒐集民眾意見。
2.直銷管理系統的開發:該系統分為「資料維護管理」、「資料查詢作業」、「報表
列印作業」及「網內網路查詢作業」四個子系統,此系統開發及建置計劃已於6月完成,今後公平會可藉以查詢報備事業之基本資料、檢查紀錄、檢舉紀錄、處分紀錄及經營概況調查等,對於直銷經營概況的掌握以及即時檢索以便回答民眾之詢問,可有相當大的助益。
4.宣導合作與非法直銷判別基準:將判斷「直銷合法與否」的標準編製上載網頁及廣播稿,並由公平會派員參加各縣市政府建設局或當地學校舉辦之「直銷面面觀」宣導說明會,同時編印「鮪魚層次直銷手冊」供民眾參閱、依循。
雖然公平會並不以輔導直銷為依歸,而是「監督」直銷使之正常合法發展為宗旨,但實際上公平會一直認為,既然要管就應管到重點,如此才能建立「大社會小政府」的理想境界,所以「管理機制」的有效運作,不只是公平會的主要功能,亦將是未來最主要的發展方向。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知人而後用人-談員工個別屬性

保持心情輕鬆

'95年台灣直銷商現況調查

企業是培育諾貝爾獎人才的好地方

不同不是缺點而是優點

卓越是競爭磨出來的

公民的品質

產品價值由顧客決定

直銷邀約方式創新的原則

打破封閉型障礙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