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人物

台灣每11分17秒增加一名癌症患者


分類 / 直銷人物
作者 /
期數 / 第98期

    台灣每11分17秒增加一名癌症患者


朗讀:

報告指出,'97年所有癌症粗發生率,由'96年的每10萬人200人,增加為215.46人。分析男女癌症發生率,男性癌症粗發生率,由'96年10萬人213.1人,增加為226.04人;女性則由每10萬人有186.16人,增加為204.28人。
'97年10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子宮頸、女性乳房、肝及肝內膽管、結腸、直腸、肺、氣管及支氣管、胃、攝護腺、口腔、皮膚、膀胱癌。
男性最常發生癌症部位,依序為肝及肝內膽管,肺、氣管及支氣管,結腸、直腸,口腔,胃,攝護腺,膀胱,鼻咽,食道及皮膚等十項。
女性最常發生癌症的部位,依序則為子宮頸,乳房,結腸、直腸,肝及肝內膽管、肺、氣管及支氣管,胃,皮膚,甲狀腺,卵巢、輸卵管、寬韌帶及子宮體。
衛生署保健處處長陳再晉說,若與'96年比較,男性口腔癌發生率攀升,首度超過胃癌。女性的肝癌發生率則高於肺癌。
台灣癌症患者:男性存活率較低 ,女性乳癌年輕化
根據衛生署統計發現,近年來台灣男性口腔癌、攝護腺癌的發生率有增加趨勢。女性罹癌則以乳癌與子宮頸癌比較多,且年輕化乳癌的趨勢相當明顯。
衛生署保健處處長陳再晉說,'9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男、女十大癌症發生率排序變動不大,但台灣男性多項癌症的發生率都遠高於女性,且5年存活率也比女性低。
男性喉癌發生率是女性的12.23倍,食道癌為10.7倍,口腔癌為7.8倍,肝癌為2.7倍,鼻咽癌為2.7倍,膀胱癌為2.1倍,肺癌為2.2倍。這些癌症多數與男性吸菸、嚼檳榔、喝酒的盛行率高有關。
若進一步做癌症5年存活率比較,女性為52.29%,遠高於男性31.81%。除因為好發於男性癌症先天上比較惡性之外,男性比沒有早期篩檢、早期治療概念也是主因。
在女性癌症方面,子宮頸癌、乳癌仍婦女最大威脅。陳再晉表示,統計中的子宮頸癌個案多半經子宮頸癌篩檢,在零期癌就發現,嚴格來說並不算是真正的癌症。但統計女性乳癌分析,台灣地區40歲以下的年輕乳癌患者佔所有乳癌病患的28%,比起國外的6%高出太多。
台灣婦女乳癌患者平均年齡比西方國家年輕20歲
根據和信醫院乳癌治療團隊最近在國際著名乳癌研究期刊「乳癌研究與治療雜誌」中,所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台灣女乳癌平均年齡較西方國家年輕20歲,其中癌症發生年齡小於40歲的婦女,其存活率較發生年齡大於40歲的為差,且更具攻擊性。
和信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級主治醫師鄭鴻鈞表示,乳癌發生,在西方國家大部分是在停經後,但在台灣,63%的病人在停經前診斷,停經後只佔37%,而早發性乳癌(年齡小於40歲)病人佔所有病人的29%。
鄭鴻鈞表示,對早發性乳癌患者,在臨床表現上較年齡大於40歲的乳癌更具攻擊性,分期之5年無病存活率分別為:第一期65%、第二期67%、第三期43%;但相較於年齡大於40歲者的乳癌,分期之5年無病存活率分別為:第一期95%、第二期85%、第三期70%。由此可見,初發乳癌年齡小於40歲者在所有期別的存活率,顯然較發生癌症年齡大於40歲者差。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李玄曲挑戰四大巔峰 豪傑本色 不讓鬚眉 

秉持誠信、以穩健步伐創出驚人業績

美兆:以「預防醫學」新視野跨足國際舞臺

老化止步!

久坐不動,小心「經濟艙症候群」!

拿手絕活便是養生妙方

直銷業經理人新的價值觀

在平凡中創造出不平凡的自我

電腦族殺手--胸廓出口症候群

都是大腸急躁症惹的禍!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