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價格大戰,利弊一瞬間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吳克
期數 / 第120期

    價格大戰,利弊一瞬間


朗讀:

景氣低迷,「價格破壞」成了業者刺激買氣的手段之一,只是「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低價策略運用如何妥善拿捏,才是行銷贏家的大考驗。
全球經濟不景氣,民眾消費意願低落,為了刺激購買慾望,許多行業都展開削價競爭。最近的例子就是全國加油站降低價格,以致中油、台塑等加油站跟進,展開一波割喉大戰,雖然這一場大戰很快落幕,但是何以會削價競爭,以及削價競爭所帶來的後果,倒是值得探索的。
凡是商品定價都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基本上會受到內部因素和外在環境的左右。一般而言,定價有幾種模式,例如成本加成定價法:依據產品的成本加上某一比例的費用作為定價準則;目標利潤定價法:廠商根據某一目標利潤來訂定價格;認知價值定價法:主要是依據購買者的認知價值來定價,而非根據成本或利潤;現行價格定價法:公司依據競爭者的價格來定價,彼此價格不相上下;投標定價法:公司依據競爭者會報出何種價格而定價,而非根據成本或利潤。
定價會有各種方法,但是企業會依環境或需要而調整價格,削價是調整價格的方法。以下幾個因素會影響企業調降價格:

降價的7種考量
第1是求生存。當公司生產過剩、市場競爭激烈、或者消費者需求改變的時候,公司為了繼續週轉,提高存貨的週轉率,求生存是首要目標,減價是為了暫時能夠生存,以等待景氣好轉,或者東山再起的機會,簡而言之,降價是以拖待變。
第2是擴大市場佔有率。有些公司希望擴大或維持市場佔有率,因為市場佔有率高,代表達到規模經濟,具有規模經濟,則學習曲線可以快速降低,相對應的是生產成本可以降低。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削價競爭是比較容易達成的策略。
第3是阻止新進入者。根據波特的5力分析,對現有廠商的威脅有5種,其中一種是有新進入者準備加入戰團,為了阻止新進入者加入市場,廠商可以先行降價,使得新進入者因無利可圖,而不加入市場競爭,等到新進入者退出之後,再重新調回原來的價格。
第4是收割策略使然。當某一項產品達到成熟,新產品將要上市,生產廠商可將舊產品的價格壓低,以吸引消費者購買,進行最後一次的收割策略,否則當產品過時,可能就變成廢物而一文不值。過時的電腦、手機都會採取這種方式促銷。
許多百貨公司也經常舉行「過季」商品拍賣會,秋冬來臨,夏季服飾即將過時,即使要賣,也得等到明年,而明年又會有其他的款式上市,與其將商品放在倉庫,不如低價脫手,折扣競爭於焉開始。
或者當廠商準備退出市場時,也會來個跳樓大拍賣。例如最近永琦百貨結束營業,全館大清倉,所有商品低價出售,否則商品退貨還得負擔倉儲成本,未來過時的產品也不容易銷售,不如先收回成本,落袋為安。
第5種思考模式是以低價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尤其當經濟不景氣,社會大眾荷包縮水時,低價可獲得市場迴響。如屈臣氐就宣稱,有多少種產品是最低價,「沒有在屈臣氐買,不要說是最低價」,低價可以吸引消費者上門,有集客效果,而且當消費者購買低價品時,可能順便購買其它商品,達到銷售目的。

降低後遺症才是真正贏家
前一陣子,有些小吃店打出「10元買1碗牛肉麵」的宣傳口號,結果消費者大排長龍,享受一頓便宜餐點,此舉也引起媒體矚目,平面或電子媒體大幅報導,小店知名度大幅提昇,其效果比登廣告還有效,其效益大過廣告費用,就是最佳例證。當然這策略不能長期使用,3、5天之後,又得恢復原價。
第6個原因是進貨成本低,售價就比市面一般價格要低上一大截。例如「10元商店」、「50元商店」、「69元書店」,都屬於這一類。
能夠低價銷售,這些商店各有其獨到的經營方式。例如前者具有全球的供應鏈做為後援,他們可以從全球市場進口最便宜的貨品,展開競爭。後者以切貨方式進貨,買進是以斤計算,賣出是以本計,當然比別家要便宜。
第七個原因是對競爭者價格改變的反應。當市場的競爭者降低價格時,廠商必須思考是否跟進,如果不跟進,可能會面臨市占率縮小的風險,跟進則會降低利潤。當然競爭對手降低價格的原因必須納入思考,而有不同的因應策略,如競爭者是有新產品推出,還是要退出市場而降價,原因不同,對應策略也不同。另外,降價是一家公司的作為,還是有許多公司同時在進行,也會影響策略的選擇。
削價競爭以達成一時的效果,但若經常使用也會帶來一些後遺症,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注意:1.消費者會養成打折時才購買的習慣,平常不願意消費,等到折扣戰來了才便宜,這樣對廠商的銷售並沒有幫助。
2.消費者以為低價出售的產品是瑕疵品,也就是會抱著便宜沒好貨的心理,長此以往,對公司的品牌形象會有傷害。
3.企業對過時產品進行削價競爭,但是精明的消費者也會擔心,將來零組件的補充會發生問題,這種心理會阻礙銷售。
4.削價大戰對企業長期發展並非良策,競爭者之間都無利可圖,甚至傷及企業元氣,所以在進行削價大戰時必須謹慎為之。
(本文轉載自工商時報,作者為工商時報記者)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運用公司資訊資源,不走旁門左道

直銷事業永續經營的三要素

創造一個雙贏的直銷空間直銷業行政支援大閱兵

直銷運作4密法

網路時代更需培養高思維

郭文顯引領服務品質革命 蔚為台灣旅館連鎖新勢力

三年雄霸亞洲‧五年縱橫天下佳聯積極佈局海外市場

直銷公司需要公關嗎?

點亮直銷事業成功明燈

直銷商的業務管理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