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人物

施慶萍:跨國經營,首重團隊合作!


分類 / 直銷人物
作者 / 沈世玲
期數 / 第114期

    施慶萍:跨國經營,首重團隊合作!


朗讀:

從台灣到美國留學,施慶萍是公司成立第二個加入經營的台灣人。名列美國科學名人錄、本身是理論物理學專家的她,選擇提早退休全職發展直銷事業;曾前後9次考核成為公司最高階領袖,同時也是千萬美金名人獎得主。
1.88年,施慶萍加入公司時,還在名列美國三大物理學系之一的馬利蘭大學教書,當時她是學校的永久教授、教的又是自己熱愛的物理,為什麼要做直銷?「一切還是在產品。一位朋友介紹了產品,使用後效果顯著,自己再以科學家的角度計算獎金,發覺獎金也很優厚,於是開始跟朋友介紹。」
施慶萍表示,剛開始公司規模還很小,雖然半年後迅速成長,但也沒想到國際市場的問題,只是因為自己的背景關係,交往的同學朋友,很多是台灣留學生與亞裔,隨著他們的加入,經營範圍才慢慢擴展。她強調,早期專心做美國市場,由於同學散佈在各城市,常是假日就開著車四處跑,用家庭聚會的方式,介紹產品與事業機會,較有規模後才租用旅館的會議場地辦說明會,不像今天大家都有自己的訓練中心。

樂在互助與充分分享
起步早固然搶得先機,但當時「簡單」的經營模式,絕非資源豐沛的今天可想像。施慶萍說,一切彷彿都來不及細想就發生了,但當她留職停薪兩年回學校,系主任問她有何規劃時,事業拓展十分順利的她,卻無法說出要離開學校。「物理畢竟是自己的興趣,所以又回去教了一年的書,但此次回去卻驚覺,因為工作壓力的關係,同事們都老了。」施慶萍自覺分心做兩件事並非好事,是到了該抉擇的時候。1995年,她提早從學校退休,全職從事直銷事業。
隨著下線夥伴的人數越來越多,施慶萍事業經營的規模也從過去的美、加拓展到香港、台灣、東南亞甚至世界各地,而如此跨越國界的經營,最大的挑戰則在「分身乏術」。
「你不可能自己跑遍全世界,所以解決之道就在建立組織團隊中『合作的文化』。發展國際市場,合作就是成敗關鍵,不管是上下線或是旁線,一定要深刻體悟互助合作的道理。」
隨著台灣加入WTO,事業國際化也勢在必行,在這方面屬「前輩級」施慶萍認為,市場未開前就進入並不明智,在較熟悉的市場做勝算才會大,而且必須尋找在當地事業有成、感興趣的人,逐步養成有經驗的領導人。「不要為開新市場而放掉舊市場,而兩者要兼顧,還是要團隊分工、合作才能完成。」

經營要訣深耕為先
她強調,至於經營的方向則視當地經濟狀況做調整,消費力低的地方以找人為先,消費力高則可重零售,組織耕耘有一定深度後再擴展寬度。
施慶萍說,多數做直銷的人都是半路出家,並沒有專業的銷售能力,因此若充分感受到產品的好、決定要經營時,有幾點一定要做到:1.真心推薦;2.平常心、持之以恆;3.要有團隊精神;4.投資時間。
「自己零售、組網的時間要掌握好,若只顧著建組織而無零售,則會不穩定。一定要幫助每個下線每月有固定的業績,其他時間再拿來建立組織網。」
公司在台灣的高階領袖有多數都是施慶萍的下線,擁有豐富經驗的她,目前的角色也從單純的上線成為公司與夥伴間的溝通橋樑,她說,直銷是個大家互相幫助而非互相競爭的事業,可以促成夥伴在短時間達成夢想,她覺得很棒。她也認為,在此行業,每個人都可以當領袖,重要的是你對夥伴有沒有深入了解與關愛,同時盡心盡力去幫他們。
施慶萍成功TIP:1.平常心
2.持之以恆

3.團結互助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草本美白DIY

張騰輝:全然改變、全力以赴

元氣果汁,在清涼中健康一夏

養心、養身、食療三管齊下

為「食品衛生師」立法催生

台灣每11分17秒增加一名癌症患者

陳聰賢—以新人之姿領導團隊運作

蔡家莉:成功者要有前瞻眼光、不服輸心態

學習開展美好的一切─沈杏仙以學習行動提昇自我、成就他人

一生珍愛直銷與公益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