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YES與NO的第3個答案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劉典嚴
期數 / 第105期

    YES與NO的第3個答案


朗讀:

你畫地自限了嗎?在行銷經營上,投入新市場前,切忌預設立場,唯有仔細分析顧客需求,才能避免誤判商機。
分析可謂是行銷的起點,若事先未做研究即進入市場,極易像盲人一樣失去方向。以下這則故事或許你早已聽過(雖說內容可能略有出入),卻值得就行銷角度玩味再三。

角度不同看法迴異
一位香港製鞋商,想要得知某個遙遠的南太平洋小島是否具備鞋類市場的潛力,於是派遣一處理訂單人員到小島上視察,在大略檢視環境後,此人以無線電回報:「這裡的人都不穿鞋子,故無市場可言。」商家老闆半信半疑,另派一名銷售人員到當地,結果該銷售人員以無線電回報:「這裡的人都未穿鞋,市場簡直是大的不可限量。」
通常坊間流傳的這則故事到此打住,商業心理學課程的講師多半如此詮釋,樂觀者與悲觀者在面臨同樣的商業環境時,會有迥然不同的看法。
不過,在「科特勒談行銷( Kotler on Marketing)」一書中,行銷大師科特勒則為故事繼續闡述:該商人又擔心那位銷售人員對於當地尚未穿鞋的潛在市場過於樂觀,於是他派遣了第3位人員前往。這次前往該地的是一位行銷人員,在經過和部落酋長及幾位原住民會晤後,最後他以無線電回報:「此地的人沒穿鞋者,皆染有腳部疾病。我已告訴酋長,鞋子對於預防腳疾的功效,他十分感興趣。
根據酋長的估計,如果每雙鞋子售價10元,大約有70%的人會購買鞋子來穿,因此我們在第1年大約可售出5千雙鞋子。把這些鞋子運送到當地,再加上建立銷售通路,平均每雙鞋子的合計成本約為6元,扣除成本開銷後,我們第1年可獲利2萬元,若以投資的金額來看,投資報酬率可達到20%,比我們一般的投資報酬率15%還高!我建議可以開始進軍此一市場。」

多方市場分析 推展產品銷售
柯特勒巧妙地將前往小島視察的3位劇中人,安排為不同領域的商場從業人員。第1位是處理訂單者,站在「產品導向(Product Orientation)的立場,這種思維圍繞在,企業理應在可接受的成本範圍內,以持續提高品質的產品或服務供應給顧客,倘若某市場區隔亳無商品需求時,便失去提供產品的必要,遑論提升品質。在見到小島居民的原始落後,此處理訂單人員直率地判斷小島亳無商機可言。
第2次,老闆變得聰明些,改派具推展能力的銷售員去探查,回來報告時自然就是一副sales的架式,滿腦子「銷售導向(Selling Orientation)」。此類觀點是顧客不會主動購買,而得依賴各種方法來刺激購買意願,一般而言,銷售導向泰半適用於「需要不強烈,很少主動購買」、「成交後很難取消交易」、「品質相近」、「短期內無重購可能性」,鞋子對小島居民而言,幾乎滿足這些狀況,所以這位銷售仁兄便極自信地認為,當地市場前景一片欣欣向榮。
由於答案的兩極化,激起老闆更加小心探求商機的真相。到了第3回,被派遣出任務的因為是行銷人員,懂得運用專業素養,對顧客需求不預設立場,仰賴謹慎地市場研究精神,並指出是否回收可符合公司財務目標的預定策略,以做為財務估計的準備。
透過這則改版後的賣鞋故事,可知在行銷經營哲學上,切忌預設立場,唯有仔細分析顧客需求後,才能進一步及推展產品銷售的相關事宜,商家對此不可不慎!
(本文作者育達商業技術學院行銷流通系講師)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化繁為簡,體系圖掌握組織運作命脈

扎根學習,「美容課」是團隊成長的基石

直銷的真正轉型在建立高生產力團隊

利他克己

密碼7:積極的辭彙

誰是直銷領袖

親愛的,讓我們結婚吧!---正式成交(Close)

凝聚組織向心力4大指標

管理者怎樣實施中國式管理?

B2B發燒,直銷網路商機出頭天?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