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解析獎金制度的架構(四)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劉豐銘
期數 / 第23期

    解析獎金制度的架構(四)


朗讀:

在不歸零制度下,為了防止不勞而獲或坐享其成,往往規定如果要領取下線組織網之差額業績獎金,個人當月須進貨達公司標準。這種方式保障了公司及組織之業績,也鼓勵要真正從事直銷事業者去創造零售業績。但是這個個人進貨額標準如果太低,容易造成囤貨,反而可領取之獎金遠超過標準,不用去零售,祇要花少許金額進貨擺在家裡即可有獎金可拿,何樂不為。個人進貨標準如果訂得太高,常會因達不到標準領不到獎金,造成失望沒信心,或者因為距離標準不多,用進貨來達成又造成囤貨。因此個人每月之進貨標準之高低訂定,應與公司之產品組合及價格有密切關係,如何設計又應考慮公司經營及組織網之發展。

不歸零制二分法
剛加入直銷事業的人,如果有業績並不一定有業績獎金可領。在不歸零制度下,可分為二類:(1)祇要加入,有業績即有獎金,但比率低。(2)加入後,須累積一定金額後,才會有獎金。也有加入時,須以零售價購入一定金額後才開始有業績獎金,而零售之毛利則歸於推薦人。此種以零售價進貨如果規定須由新加入者向公司進貨,似有違公平交易法中不可限制以末端零售價格之規定。如果向上線以零售價進貨,又往往有人情之存在,未依照零售價,這種情況有賴公司加強教育來改善。
業績獎金比率,在不歸零制下,有兩種型態,一種以直銷商價,即零售價減零售毛利。一種以零售價或以零售價為基準之某個比率。第一種型態,直銷商通常可直接向公司進貨,且所有人進貨價格均相同。第二種型態又分為兩種:
(1)一律以零售價進貨,業績獎金內也將零售毛利包含在內,可間接保障直銷商之零售利潤,降低直銷商削價行為,但公司須負擔增加部份之5%營業稅(或提高價格轉嫁於直銷商)。(2)依級位標準以零售價的某個比率為進貨價,此種型態通常是層層進貨,即最高級位方可向公司進貨,當然折數較高,次高級位則應向最高級位進貨,折數較最高級低,而產生差額利潤。

以公司進貨為主減少上下線紛爭
依此類推,此種型態,級數通常不會太多。為了管理方便,也有將此種層層進貨改為大家都可向公司進貨,由公司按級位給予不同進貨折數,但將差額每月發放予直銷商,如此較可減少上下線間,因須記錄進貨及計算獎金而產生之錯誤及互相之摩擦爭執。同時文書工作也減少,可有較多時間推展業務。以直銷商價及零售價進貨,對業績獎金之比率之計算基準也產生差異,一以直銷商價為分母,一以零售價為分母,看起來應該是後者高,但因基準不同,須化為一樣基準方可比較,這是很多人被誤導的原因。
為了提高直銷商之存活比率,業績獎金之制定,應考慮低階直銷商之獎金比率或降低獎金比率之晉升標準,然後在教育訓練上落實執行,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業績決定獎金多寡
業績獎金之多寡,決定於業績之大小,對於一個新人而言,不論在歸零或不歸零制度下,初期應以零售,並建立零售網為首要目標。逐漸地少量推薦下線或請上線協助推薦,並繼續發展零售網。在熟悉產品知識並學習各種推薦技巧後,也應有計劃地展開推薦工作,在有組織後,教育訓練工作之進行應配合公司、組織,綿密進行,並且不可貪心一次推薦太多下線而無暇照顧,反而造成推薦資源之浪費,並且也使被推薦人對直銷事業產生懷疑、反感甚至排斥,在事業永續經營的理念下,應多創造認同直銷事業的人(即使祇是愛用者),而不應再製造對直銷有負面想法的人,這是在運作時應持有的基本觀念。
業績獎金是整個獎金的基礎,各類獎金都由業績獎金引申發展。透過業績獎金的架構,也使組織發展時會有一定的模式。當然在運作時,會因為直銷商理念的不同,而產生不同型態的組織。

業績獎金的設計應先考慮組織發展
一般常見的制度,對組織型態的發展較無限制。但是有些制度在業績獎金部分會訂定進階時的組織架構,也就是升級時,下線須包含幾個某個級位的下線。如果所訂的升級標準太嚴,往往造成組織成長不均勻,形成塞車,大家都擠在同一級升不上去,又因無差額獎金可領,最後造成組織網瓦解,直銷商流失,如果標準訂得過鬆,大家通通都升到較高階或最高階,又抹煞了榮耀及被尊重的感覺,因為上下線大家都同階。因此在訂定這類標準時,得深思熟慮。近年來也有些制度在設計時,就將組織型態給固形化,有的是限定第一代下線之人數,形成標準金字塔形,先進來的人永遠佔最大便宜,慢加入的人根本無力超越,通常看到的是整個組織沒有文化,甚至不能稱之為組織。另外,也有制度是讓所有的人儘量去開太陽線,祇有去開太陽線才可能有較大收入,這也使得組織無深度,而且萬一中間產生斷層,就使得組織中斷,斷層如果一多,組織就開始萎縮瓦解了。
筆者認為在業績獎金的設計,應使得組織能自由發展,不應有過多形態上的限制,如此整個所形成的組織是在直銷商的掌握下發展,也可以很容易形成組織的文化及認同感。限制一多,自己想推荐的人,可能不是自己的下線或者不是第一代下線,組織網的結構就會顯得不夠嚴密,讓組織網緊密結合的因素,被制度給限制了,要發展成大組織且長久生存發展是絕對不可能的。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直銷報備與核准制度之探討」座談會紀實

創業說明會(OPPORTUNITY)

組織雙管齊下,三人即可成行

針砭退貨五大因,共創三贏榮景

直銷生涯停看聽

規範直銷的意義

是惡性競爭?還是良性互動?

解析獎金制度的架構(五)

破除直銷理論中的幾點迷思

ABC法則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