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沉默的流行病,得了會要你的命!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張力良
期數 / 第181期

    沉默的流行病,得了會要你的命!


朗讀:

張力良
不論男女,在正常的老化過程中,大約從35歲起,骨質量會開始慢慢減少,骨質減少的速度,受很多因素影響而加快或變慢,若骨質快速流失,骨骼會疏鬆、變脆、變弱,這就是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
什麼是「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的原文Osteoporosis,意思就是佈滿了孔隙的骨骼,孔隙多的骨骼和正常骨骼相比較,外型是一樣,但內部骨質單薄,造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現象,因而容易骨折,特別是人體中的脊椎骨、股骨及腕骨。
骨質疏鬆症通常沒有任何症狀,所以病人根本不知道已經罹病,等到發生骨折時,才知道是骨質疏鬆症所引起,所以這個疾病被稱為「無聲無息的流行病」,
一般常見症狀為發生骨折時的疼痛、腰酸背痛、行動不便、駝背和脊椎或關節變形等。

婦女、老人是主要受害者
據統計,骨質疏鬆症目前危害著全世界大約三分之一50歲以上的女性和五分之一50歲以上的男性。預計至2050年,世界各地,每年發生的臀部骨折預計將由目前的150多萬例,增加到600萬例以上;一旦發生一次脊椎骨折,一年內再次脊椎骨折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另外的研究指出,30歲以上的婦女,發生腕骨骨折的比例,遠比同年齡的男性高出10倍;臀部骨折的婦女,能恢復到原來正常功能的不到一半,但因骨折臥床三個月而發生併發症死亡的,卻高達20%,這類病人因為需要強制臥床靜養,故而容易發生像肺炎、血栓形成或栓塞等併發症。尤其是老年人臀部骨折後,死亡率高達40%,而五年的存活率只有20%。
看了這麼多數字,可別以為只有老女人、老男人才有骨質疏鬆症問題,隨著現代人工作型態及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年紀輕輕就有一把「老骨頭」的也大有人在,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每天穿著穿7、8公分高的高跟鞋、肩上揹著沉重的大包包、擦厚厚的防曬乳及粉底,一身薄薄的脂肪,沒什麼贅肉、也沒有肌肉,工作動腦子比動手多,眼睛8小時不離開電腦,上班吃快餐、酗咖啡,下班泡酒吧過大半夜,一到假日就睡到下午來補眠。
這些城市上班族一邊高呼著健康生活、一邊卻又隨意地打發生活,缺乏運動、也少見陽光,從每年的健檢報告中就能看出,很多疾病開始提前了,20多歲的年輕人,開始有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症,特別是骨質疏鬆症,因為無明顯症狀,很容易被忽略。

高危險群自救有撇步
預防骨質疏鬆症,先了解自己是否是「高危險群」?除了年長者,其他高危險群,包括停經期提早來臨的女性、長期鈣質攝取量不足者、長期坐辦公桌的人、體重過輕者、吸煙者、過量飲酒、咖啡及茶、遺傳因素及種族差異等。
要特別留意的是,一般等到骨折或X光診斷出有骨質疏鬆症時,病情往往已發展至後期,因此,定期利用「骨質密度測定儀」測定骨質密度(尤其是上述的高危險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是上上之策。另外,從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著手,也是大有助益。
‧養成運動習慣:現代人的運動量普遍不足,尤其是兒童,因為父母長輩們的疼愛與關心,出入多有車輛與電梯接送,再加上都市中活動空間不足,普遍喜好靜態活動,許多父母可能會為子女買股票,累積「股本」,積聚財富,但卻忽略了關係未來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骨本」,種下了他們成年後可能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遠因。

由於運動能刺激骨骼的生長與發育,若是自小便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可以強化肌肉的張力,使骨骼較能保存鈣質,尤其是戶外運動,更可以藉著陽光中紫外線的照射,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與利用,使鈣質的吸收增加,有利於骨本的儲存。

‧補充鈣質、儲備骨本:要預防骨質疏鬆症,鈣質攝取一定要足夠,不同年齡及狀況的鈣質攝取量並不相同,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建議,國人每日鈣質攝取量應達1000毫克才可滿足身體所需。
一般人的觀念中,似乎只有成年女性才需要補鈣,其實不然,成長中的孩童、孕婦、哺乳婦、老年人及想要「減重」者,足夠鈣質的攝取更是重要。而對於患有骨鬆症患者,建議在更年期前的婦女,每日應攝取1000毫克鈣質,更年期後則是1500毫克。

存骨本 鈣+維生素D
鈣質對人體的好處包括為構成牙齒和骨骼的主成分;預防骨質鬆症;幫助體重的控制;降低心血管疾病等。雖然攝取較多鈣質,是預防或治療骨質疏鬆症的重點,但是食物中會影響鈣質吸收的因素太多了,只是攝取大量鈣質,並不能確保身體可以充分利用。鈣質要能夠被吸收,首要條件是要有維生素D的幫助,因此在選用高鈣食物的同時,也要適度的曬太陽或補充維生素D,例如魚肝油(維生素D最佳來源),或者選用添加維生素D的強化牛乳,才能使鈣質吸收利用率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香菇中含有植物固醇類物質,可以藉由紫外線的照射而轉變為維生素D,因此吃素的人,可常吃經過日曬的香菇,以確保維生素不虞缺乏。喝牛奶會腹瀉的人,可在飯後以飲用少量(30~50c.c.)牛乳的方式進行訓練,也可選擇優酪乳或優格,尤其是含糖量較少的優格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如小魚乾、吻仔魚、鮭魚、沙丁魚、金勾蝦、蝦皮、傳統豆腐、豆干、黃豆、海帶、紫菜、芝麻、深綠色蔬菜等食物,都是富含鈣質的食物,不喝牛奶的人,可以利用白醋來烹調(如酸辣湯),或是在餐後喝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果汁,可以增加鈣質的吸收。

‧排除不良飲食習慣,減少骨質流失:根據研究,過量攝取鹽份(鈉)會使尿液中的鈣質流失增加,不僅對骨骼不利,也會使泌尿系統結石的機會增加。因此,醃製或罐頭食品,要儘量少吃。在烹調時也要注意鹽、味精、醬油、烏醋等調味品的用量。
現代人常人手一杯可樂汽水,這類飲料和加工的肉類(如香腸、火腿)中,通常會添加磷酸鹽,過量的磷,會影響腸道中鈣質的吸收,若不想賠了骨本又變胖,建議還是少喝為妙。
‧戒除不良嗜好:研究發現,酗酒和咖啡過量(每日六至八杯以上),都會使尿液中的鈣質的排出量大增,因此飲酒和咖啡都要適量。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保健食品未來超級新星──奇異子

複合原料,效果加倍

抗老化,預防疾病產品新趨勢:水素的奇蹟

日本話題保健品系列報導-1

健康飲水妙方1:適時適量最好!

擁有317億日圓的市場諾麗機能性深受矚目

台灣「納豆激酶」21億市場發展現況及未來展望座談會

流感知多少?小感冒可能引發健康大危機!

為你家寶貝做好健康防護!

飲食十戒,維護生命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