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認識輻射食物與自處之道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江晃榮
期數 / 第221期

    認識輻射食物與自處之道


朗讀: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地區發生了九級大地震,隨即引發海嘯,接著第三波災難是核能災變,核能電廠因溫度過高爐心熔解,導致輻射物質外洩,包括碘、鈷、銫及釙等,較輕者如碘浮到空中,已飄至北半球各地,較重的釙則沈降在核電廠附近土壤,無論哪一管道最終都到水及土中,經由食物鏈到達最頂端的人類,更何況日本已將上萬噸輻射水排入海洋,因此可預見未來輻射食物將是全球人類最驚恐的食品安全大事,大家對輻射食物有必要認識清楚,才能提出自處因應之道。

輻射知多少
人一出生到死亡每天都在接觸輻射,輻射事實上沒想像可怕,輻射可分為游離性及非游離性兩種,前者指宇宙射線、土壤及岩石中放射性元素、輻射銅筋、醫療放射線以及核能電廠等,後者則是大家所熟知的電磁場及電磁波等,來源包括微波、無線電波、可見光、紅外線等。
輻射劑量以西弗為單位,1西弗是指1公斤體重受到γ射線1焦耳的能量,毫西弗是西弗的千分之一,而微西弗是毫西弗的千分之一,通常表示法是「微西弗/時」或「毫西弗/年」兩種。
台灣地區民眾每年平均所接受到的天然背景輻射約為1.6毫西弗,背景輻射就像人體血壓、血糖一樣都有一正常數值,超過正常值就是異常,除了背景輻射外,每年所接受劑量限值為1毫西弗。
一般人較常接受到的輻射有搭飛機,由台北到美國西海岸一趟為0.09毫西弗,每天看電視一小時一年累計為0.02毫西弗,胸部X光攝影為0.02毫西弗,牙科全口X光0.01毫西弗,每天抽30根香菸累計一年則為13毫西弗,相當於650次胸部X光攝影,最為嚴重。
此外日常生活中較常接觸到的非游離性輻射有吹風機、微波爐、吸塵器、電熨斗以及電動刮鬍刀等,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盛行的小火鍋如同開放式的微波爐。
對於這些日常生活常見輻射的防護要遵守TSD原則,T代表時間(time),S代表屏蔽(shield),D代表距離(distance),也就是曝露時間盡可能短,屏蔽是人體與輻射源間加適當裝備以減少身體受?染,並且不要靠輻射源太近以及曝露太久等。

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輻射曝露會引發很多相關病變及危害,嚴重情況甚至會導致遺傳基因突變。
日常生活中周圍的輻射很難查覺,處於高電磁波環境中,有如冷水煮青蛙,放在冷水鍋裡的青蛙,慢慢被加溫,最後直到溫度過高死亡自己都不知道,每個人都有權利拒絕當「輻射族」,這是最基本的環境人權。
輻射照射了或進入體內,受損細胞不容易修復或可以很快新陳代謝排出體外,有些輻射造成之危害是不可逆的。有一些人認為輻射照射後沒感覺便以為沒事,更不會去防止一直照射,到最後已察覺到實質的傷害之時恐怕就來不及了!
事實上,單一輻射即可引發骨癌、肝癌、肺癌、泌尿道癌、乳癌、結腸癌或腸道癌等疾病,輻射線進入人體會集中在骨頭中,受污染者依年齡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先天性缺陷、畸形兒、小頭症、癌症等;若依接受輻射劑量大小及時間長短區別,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傷害。
急性方面,最嚴重者劑量高時會抑制正常細胞分裂,如高達大約5西弗時,50%的人會死亡,6西弗以上者若無適當醫護處理,死亡率百分之百。慢性傷害方面是指接受較少劑量且長期作用情況,主要會致癌,如白血症、血液中淋巴球的染色體變異、甲狀腺癌、乳癌、肺癌、不孕症、白內障、消化道癌症等等;劑量較低時,造成DNA遺傳基因的破壞,壽命縮短,最令人觸目驚心的是基因不但突變並遺傳至後代,後代顯現出某種疾病或造成青少年智能下降。
輻射線劑量更低,生物效應未達到1.5西弗時,可能產生噁心、嘔吐等症狀,短期內不會致命,但長期卻可能致癌,劑量與致癌也成正比,1.5西弗至4西弗時,會有中等程度的症狀,白血球減低等變化,4西弗以上會有極嚴重的症狀,皮膚斑點,數週內會有脫髮、食慾不振、虛弱、全身不適及胃腸等症狀。

抗輻射食物及保健食品
如何吃才能抗輻射是最近流行話題,抗氧化力高食物與食品及提升免疫力是不二法門,天然全穀是簡單的食品,不像肉類(包括多肉的魚)那樣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它們亦沒有那麼容易受到放射物污染。穀物含有豐富的纖維質和磷質,這兩種物質都有助預防輻射中毒,因為它們可以吸附毒素(包括放射毒素),協助身體把毒素排出。穀物容易使人產生飽感,因而減少了毒素留在內臟的時間,加速排毒。
體內酸鹹度接近中性有助防止放射物中毒,而天然的穀物便相當中性。此外,它們所含的鈣質可以減少放射性鍶,豐富的維生素B6 對保護胸腺健康十分重要,另外又有維生素 E 和硒,它們有助預防細胞受由輻射所導致的自由基損害。
若身處輻射雲範圍內,切勿進食精製或加工食品、高脂食品(包括奶品)、含有食糖的食品。食糖絕對要避免,因為它會導致鈣質流失,而與鈣結構相似的放射性鍶將會取而代之。攝取了放射性鍶,遲早會患上骨髓癌。
另外也可多吃柑橘類水果,美國紐澤西醫學院的動物實驗發現,柳橙汁可以讓大鼠的輻射暴露傷害減半。
亦可多吃大蒜、菇類。輻射暴露對免疫系統的破壞頗受專家關注,所以支持免疫系統運作的食物和本草,如大蒜、香菇、靈芝、冬蟲夏草等,被列入營養專家建議之中。

補充輔酵素Q10或?胱甘?,輔酵素Q10和?胱甘?在人體內扮演解毒角色,建議大家可考慮補充含有這種成份的營養品,可望降低輻射危害風險,或者是富含SOD酵素的保健食品。
也可選擇富含礦物質的綜合維生素,所謂放射性「元素」,精確來講,應該是放射性「礦物質」,它們跟一般飲食中所攝取的礦物質(例如:碘、鉀、鈣)結構相似,只是前者有放射性,後者沒有而已;如果日常飲食沒有吃到足夠的礦物質,就可能使身體比較容易吸收放射性元素。因此,每天補充富含礦物質的綜合維生素,也是最簡單的辦法。
總之,輻射並沒想像中可怕,但卻是無形殺手,日本核能災變已是全世界性?染,無法改變大環境只好改變自己,身體保養由平時做起才是根本之道!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癮君子最大挑戰-----戒斷症候群

老骨頭的新市場

六角能量水與水分子團──您喝的水是真正能量水嗎?

眼睛常見疾病

關節因應原料特集

健康產業跨國經營的試金石-東南亞市場

日本保健食品取代醫藥用營養劑

家有氣喘兒,怎麼辦?

公平會主管,法令續修定

減肥市場新潮流──抑制食慾

影音推薦